第146章 146.营造第二个家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万程和高秀菊当然不能承认那晚上的事了。



这事儿你还不能问。凭刘万程的聪明,你去问他的行踪,他立马就会警觉,再想抓他,恐怕就更困难了。



再说,刘万程把公司做到这么大,狐朋狗友一大堆,他随便找个有身份的人,给他证明那晚他们在一起打牌,打了一晚上,而且都有谁参与,你敢不信?那对他来说一点不难啊。



而且,这事儿还不能让徐洁和徐艳知道。张静和吴晓波可没有要给刘万程惹麻烦的想法。



这年头,有钱人私下里,谁的生活会那么冰清玉洁?就是张静这种单身贵族女人,也不见得就那么守身如玉。



如果为这些事儿把刘万程的家庭搞乱,让他没有精力经营公司,那反而是弄巧成拙了。



就是张静和吴晓波怕打草惊蛇,不敢问刘万程那晚去哪儿了,刘万程也开始警觉了。



那时候,手机卡还没有那么严格,非要实名制。他托人办两张卡,偷偷给高秀菊一张,再给她买个手机,两个人想说什么,就可以随便说了。



防刘万程这种人,张静和吴晓波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莫名其妙消失一天,除了徐洁问他去哪儿了,为什么电话打不通以外,竟然没人问他的行踪,刘万程感觉太意外了。这等于是告诉他,他在公司里可有可无啊,直接就没有存在感了。



可这也不能怪别人啊,主要是怪他。他用的这帮人,个个都是精英啊。



公司总部就不用说了,有吴晓波、张静这二位,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只要没有大的决策性变动,人家根本不用他操心。而且,人家把他的过问当做是捣乱,根本就不搭理他。



精密制造分厂本来就事儿不多,十分稳定。



铸造分厂有高强和张年发两员大将,生产秩序井然。每天那班后总结会开的,他看见都头疼,直接不想过去受罪。



新成立的数控机加分厂,属于合资公司,公司的一半股份,属于江山机器有限责任公司。但管理权和用人权是万程工贸的。



王浩这几年算是真正成长起来了,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看到管理的实质。



担任精密制造分厂经理的时候,由于设备都是进口的,故障率很低。但数控机加分厂,设备都是国产低端数控,这个故障率会达到怎样惊人的数字,他心里没有底。因此,他主动跟公司提出来,在引进设备之前,要首先跟设备生产厂家沟通,请他们代培维修人员。而且,他要求维修人员不能算工人,必须按技术员的标准对待。



刘万程这个不外行,王浩能把问题看这么远,让他很欣慰。于是,他组建了以有经验的机电一体化大学生为主的机修队伍。原来二分厂的维修组,只留下两个有丰富维修经验的老工人,和那些大学生一起,去厂家学习机床维修,其余全部另行分配工作。



王浩的预见是对的。数控机加分厂正式投入生产之后,由于机床数量太少,必须三班倒才能满足生产需求。这些国产设备很快就开始找麻烦了。



按理说,设备没出保修期,出现故障之后,生产厂家应该免费维修。可是,厂家拖拉的售后服务水平,直接不敢依靠。



设备出故障,从打电话联系生产厂家,到厂家派人过来,至少得等一个星期。厂家设备质量差,售后人员忙不过来呀。然后,总算盼到售后人员过来,不是这里不对,就是那里不行,有的时候,一台设备能给你拖三个月!



刘万程前世是见识过乡镇企业引进国产先进设备以后,出现的这些情况的。这其实也不能怪生产厂家,他们能想到产品更新换代,已经相当不容易了。由于生产技术和经验不足,产品质量差也是正常的。管理体质不能迅速和国际标准接轨,没有看到售后服务的重要性,这也情有可原。



可这样一种情况,设备使用单位受不了啊,要不好多国内搞先进设备生产的厂家最终也没有挺过去,同样倒闭了呢,技术和理念跟发达国家相比,差的太远了!



设备坏了,总不能放着成堆的产品不干,等着厂家修个三两个月吧?



有了自己熟练的维修工人,刘万程就可以轻松避开过去乡企吃过的这个大亏,不等厂家来人,自己动手修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至于修复费用,那当然得自己掏了,国内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合格的律法或者规定,来

设备出故障,从打电话联系生产厂家,到厂家派人过来,至少得等一个星期。厂家设备质量差,售后人员忙不过来呀。然后,总算盼到售后人员过来,不是这里不对,就是那里不行,有的时候,一台设备能给你拖三个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