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真相(求追读)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ibqg.net);感谢大家的支持!!



<p>齐平不记得,曾在哪里看过一句话:真相往往就在不经意间。</p>

<p>此刻,当安平郡主说出这番话来,他脑海中的迷雾瞬间散开,豁然开朗。</p>

<p>“我……我……”安平给吓住了,支吾起来,忘了自己刚说的话。</p>

<p>不过,齐平也只是下意识反问,一拍桌子,兴奋道:</p>

<p>“我的确想差了,走入了思维误区。”</p>

<p>长宁看来:“什么?”</p>

<p>齐平站在桌前,吐气道:</p>

<p>“我最早猜测,这些案子或许存在内在联系,看似散乱无序,但必然存在一条暗线串联,所以,试图从卷宗中寻找十四起惨案共同点。</p>

<p>这个思路没错,但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点。</p>

<p>那便是……这十四起案子,未必全是对方的目标!”</p>

<p>顿了顿,他整理语言,说道:</p>

<p>“郡主方才说,倘若十四起案子都涉及老一辈,那无论是什么恩怨,都不太可能没人记得,这个道理,我们知道,匪徒自然也知道。”</p>

<p>“让我们换位思考,假定我们是匪徒,想要杀死一些人,但又不想被官府查出内在联系,会如何?”</p>

<p>长宁公主眼睛一亮:“混淆视听!”</p>

<p>她说道:“若是只杀几户,很容易被发觉异常,最好的办法,便是多杀一些,将水搅浑,这样一来,即便调查,也会被大量的无关线索干扰,从而掩藏真实目的。”</p>

<p>齐平赞道:</p>

<p>“公主聪慧,就是这个道理。从已知看,这伙匪徒并非莽撞之辈,懂得用劫掠钱财来掩饰,每次出手,也都有准备。</p>

<p>这样的人,很可能会故意杀一些无关者,制造信息干扰。</p>

<p>想来,这也是府城的人没有将多起案子串联起来的原因,在孙家灭门案前,对方几乎没有露出马脚,直到这次。</p>

<p>因为某种原因,仓促动手,才让我们找到了破绽。”</p>

<p>长宁公主频频点头,缓缓踱步:</p>

<p>“有理。若你的猜测为真,那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排除干扰。”</p>

<p>如何排除?</p>

<p>自然是将老一辈与江湖无关的案子剔除。</p>

<p>两人目光汇聚在桌上,齐平迅速着手,挑拣起来,很快,桌上只剩下三份卷宗。</p>

<p>其中两份,都与孙谦礼的人生经历高度相似:</p>

<p>长宁公主频频点头,缓缓踱步:</p>

<p>“有理。若你的猜测为真,那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排除干扰。”</p>

<p>如何排除?</p>

<p>自然是将老一辈与江湖无关的案子剔除。</p>

<p>两人目光汇聚在桌上,齐平迅速着手,挑拣起来,很快,桌上只剩下三份卷宗。</p>

<p>其中两份,都与孙谦礼的人生经历高度相似:</p>

<p>昔年战乱,离乡闯江湖,大约三十年前,携带金银回到故土,创建家业。</p>

<p>三十年,不过两代人,在这个年代,只要不挥霍,足够做个富家翁。</p>

<p>这令齐平精神大振。</p>

<p>至于第三份,稍有特殊,是阳丘县大沟村惨案,几户人都被波及,死者皆是宗亲,世代居住本地,与另外三起不同。</p>

<p>只是,卷宗记载,昔年许氏宗族曾有一人落草为寇,战乱平息后,返回宗族,散了许多银钱,不久病亡。</p>

<p>勉强也算。</p>

<p>“董洪武、方全林、许远山……再加上孙谦礼。”齐平吐气道,“就是这四人了。”</p>

<p>坐在椅子上,双手托腮的安平疑惑道:“接下来呢?要仔细调查他们吗?”</p>

<p>齐平沉默下来。</p>

<p>按照正常逻辑,自该如此,可是……这是古代,而且,这四人都已去世,当年又战乱,想要调查,谈何容易?</p>

<p>没有完善的户籍资料,文字记录,连当年的老人存世的都不多,如何继续查?</p>

<p>窗外雨水沙沙,案件再次陷入了僵局。</p>

<p>而就在这时候,杵在火盆边,裹着毯子的齐姝突然开口:“许远山?这名字我听过。”</p>

<p>三人豁然扭头。</p>

<p>齐刷刷看向少女。</p>

<p>身板瘦削,穿着粗布衣裳的女孩缩了下脖子,从毯子里取出那本《大河英雄传》,翻到其中一页:</p>

<p>“书里有个故事,讲的一个绿林好汉,就叫许远山。”</p>

<p>啥?</p>

<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