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李司长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何为祖国?”

  在座的人,只有李贞丽不懂。

  因为关于国家、民族、政权等概念,在山东经过多年的宣传,已经深入人心。

  “祖国,就是我们的祖先、父辈和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这个概念,并非单指我们汉人,也包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女真人、蒙古人、苗人乃至于加入了我们的西洋番人。”

  李贞丽如同一块海绵,拼命地吸收着新知识。

  “那岂不是说,大明就是我们的祖国?”

  不等左梦庚说什么,她却问了一个危险的问题。

  “既然大明是祖国,将军您的曲子里也对祖国充满敬意,为何却要造反?”

  凡是跟左梦庚接触过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一个毛病。

  那就是直来直去。

  没办法,这就是军人的秉性。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眼里绝对不容沙子。

  曾经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左梦庚面前玩弄语言的技巧,结果都被他的单刀直入怼的欲生欲死。

  李贞丽也在适应这种说话的方式。

  她出身青楼,阅人无数,最擅长的就是看人下菜碟,投其所好。

  这段话吓的不少人惊恐难安,她却深信,自己一定安然无恙。

  果然,左梦庚不见震怒。

  “李姑娘觉着,如今的大明如何?咱们不提君臣贤明之类的废话,单单是百姓民生,可算安宁富足?”

  李贞丽露出艰涩的笑意,没有回答。

  也不需要回答。

  如今大明百姓过的什么日子,有目共睹。即使是最昧着良心的人,都不可能说出一个“好”字。

  左梦庚却深入概念。

  “大明当然是一个国家。不过大明是由地主阶级建立的,以维护封建旧贵族利益、压迫奴役普通百姓为宗旨的政权。当绝大多数的百姓在这个政权下,连基本的生存权都无法保证的时候,推翻它不是应该的吗?”

  李贞丽居然懂。

  “这便是将军提及的,地主阶级已经没落了的意思吗?”

  见左梦庚看过来,李贞丽道明原因。

  “山东诸位大贤的论战文章,小女子在南京全都拜读过,深受启发。”

  如今刘宗周、黄宗羲等人和复社的论战,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复社那边还在从儒学的伦理道德、天理人欲方面进行攻击,山东这边却开始加入越来越多的私货。

  去年九月间,在一篇文章中,经过左梦庚的许可,黄宗羲正式在其中提出了地主阶级以及阶级矛盾的概念,将其推向天下各处。

  文章一出,立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明面上、背地里的议论风起云涌,造成了许多人恐慌的同时,也令许多人茅塞顿开。

  作为大明思想最为开放和前端的江南,一下子混乱起来。

  对此观点视为洪水猛兽的人和支持的人竟然不分胜负,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纷纷发文,加入到了论战当中。

  整个大明文坛都被牵扯进来了。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件名垂千古的盛世,都想要在此扬名立万。

  却极少有人注意到,这其实是山东方面故意做的舆论引导。

  因为真正的胜利,并不在于论战本身,而是借助论战这件事,将新观念、新思想传到尽可能多的人的心中去。

  事实必然是胜于雄辩的。

  商贸的急速发展和民生的凋敝,备受欺压的商贾和奢华贪婪的地主,一项项的对比都开始深入人心。

  因此李贞丽对于“地主阶级”这样的词汇并不陌生。

  如今江南的士人谈经论道时,几乎也都是这样的词汇。

  关于历史进程的问题,左梦庚略微说了一些,令李贞丽大受启发,对于《我的祖国》这种乐曲,也感受的更加深了。

  她学着左梦庚的唱法现场来了一遍,立时让所有人msp;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件名垂千古的盛世,都想要在此扬名立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