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炮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忠臣不事二主,节妇不侍二夫。回去告诉黄台吉,莫要痴心妄想了。”

  张春神情坚毅,可明显老了许多。

  不知不觉,他已经被俘一年多了。

  时光如白驹,留在他的心底的只有绝望。

  他明白,自己回不去了。

  杜度拢着手,走过来,和他并肩而立。

  “这两根参呢,你是一定要选的。一根留下,一根离开。不知道你会选哪根呢?”

  张春侧目过来。

  “哼,大丈夫死则死矣,不受羞辱。尔等这般伎俩,徒增笑柄罢了。”

  杜度哈哈大笑,环视周围,方圆百步之内都没有人。

  “难道张大人就甘心困在这三官庙内,了此残生?”

  张春反问道:“难道黄台吉打算与天朝议和?”

  自从被俘后,张春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几次与黄台吉对话,他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游说黄台吉和明朝议和,消弭战事。

  不是他怕了。

  经过大凌河一战,张春敏锐地意识到,短期内消灭后金已经不可能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住和后金的战事,然后调动力量先将国内的民乱平定。

  待内部安稳之后,才是集合全国之力攻略后金的好时机。

  攘外必先安内这一套,古往今来,一点都不稀奇。

  只可惜,张春面对的,是雄才大略的黄台吉。

  黄台吉焉能不知西北的民乱是削弱大明的好机会?

  他屡次派兵攻略九边,入侵大明,而每次的时机都是农民起义遭遇低谷的时候,不难猜测他的用心。

  因此对于张春的劝和,黄台吉置若罔闻,只给了他两个选择。

  要么为后金所用,要么就关着吧。

  张春气节为先,想出的办法无效,便一直被羁押在这三官庙内。

  不过后金方面对他看管的并不算很严密,也不单单是他,所有被俘、被抓的明朝官员,不管愿不愿意投降的,后金方面的看押都很宽松。

  就比如说张春,只要不走出这个院子就行。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后金方面信心十足,料定他们跑不出沈阳。

  杜度把装人参的盒子打开,呈递给张春看。

  “黄台吉英明神武,你的心思骗不过他的。还是选选人参吧,选好了,说不定不一样呢。”

  张春的眼睛当即眯了起来。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不一样。

  杜度没有称呼大汗,而是直呼其名。

  这意味着什么?

  看他似乎品味出来了,杜度将装人参的盒子塞到他的手里,临走前说了一句话。

  “我是褚英之子,还是长子。”

  ………………………………

  “有杜度这样的强援,我们成功的希望又大了几分。”

  冷僧机很雀跃,见识了吴将的手段后,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

  “杜度乃是名将,有他投靠过来,足够黄台吉喝一壶的了。”

  吴将随手翻书,对他的想法嗤之以鼻。

  “杜度?不过是弃子罢了。”

  冷僧机顿住,百思不得其解。

  “杜度位高权重,何况已经表露心迹,为何会是弃子?”

  吴将的脸上波澜不惊。

  “杜度只是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觉得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