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实与虚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为了这次论战,张采将刘宗周在松江府的讲学内容通读了十次都不止。

  通过这样的研究,张采自以为找到了针对的办法。

  在张采看来,刘宗周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从以往的“心”“性”之学,转而步入了求“理”的阶段。

  是的,张采以为刘宗周所言的“求真”“务实”就是在求理。

  之所以会有这种偏差,其实也不能怪他。

  实在是这个时代的文人脱离不开儒家的范畴,任何思想在他们看来,都是儒家之下的学问。

  而实际上,刘宗周经过左梦庚的熏陶和认知的蜕变后,学问早已从务虚进入到了务实的阶段。

  刘宗周提倡的“求真”“务实”就是真正的求真、务实,是对这个世界本质和现实的追索,远非儒家那种虚无缥缈的空论。

  张采将刘宗周的“求真”“务实”当成了儒家的“理”的概念,带来的一个误差就是……

  他觉得他赢定了。

  一个还在求理的人,怎么可能战胜他这个求道的人呢?

  道,才是学问的根本啊!

  而理,不过是表象罢了。

  这个偏差,让张采觉着,可以通过论道来完成层次上的碾压,进而取得论战的胜利。

  他根本就不知道,如今左梦庚阵营的学问,早已脱离了儒家的范畴。

  而对于所谓的道,刘宗周等人不但有深入的研究,而且认知更加的深刻。

  儒家空虚缥缈的道,碰到实质唯物的道,从一开始就摩擦出了激烈的火花。

  归尔复提出“道”的理念,本已埋好后手,准备在左梦庚方入彀后一一使出,彻底奠定胜局。

  未曾想到,黄宗羲单刀直入。

  何为道?

  这个提问看起来平平无奇,可却把一切乱花迷眼的装饰都给冲破了,回归到了“道”的本质上。

  幸好归尔复也不是酒囊饭袋,反应极快。

  “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几乎是每一个儒生都知道的答案,但黄宗羲不满足。

  “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为何一阴一阳既谓道?”

  归尔复冷汗下来了。

  别说是他,张采阵营的许多人都有些吃不住了。

  实在是黄宗羲提问的方式和角度太古怪了,进入了他们从未思索的领域。

  归尔复脑筋急转,勉勉强强道:“道乃天地万物之始也。”

  许多人听了,不禁点头。因为许多人的学问里,对于“道”就是这么解释的。

  可黄宗羲的问题依旧犀利。

  “我在问你,道是什么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