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赠诗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梦庚只能记在心里,以求日后报答。</p>

<p>信的后面,就成了徐若琳的唠叨。</p>

<p>这位大小姐表示自己如今很无聊,困在府里,哪儿去不了。</p>

<p>每天只能琢磨他教的拼音、标点符号等东西,或者回味《国富论》。徐光启最近忙于政务,也没有什么新的学术成果让她学习。</p>

<p>可这些东西太少了,让她已经没有了新鲜感。</p>

<p>在信中徐若琳催问,左梦庚什么时候能将《国富论》后面的内容写出来。再三嘱咐,如果左梦庚写出来了,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给她送去。</p>

<p>徐若琳最郁闷的就是,在府里连个交流的人都没有。</p>

<p>徐光启不在家的时候,连二哥徐尔爵听她说的东西,都吓的逃之夭夭。</p>

<p>只恨自己不是男儿,可以自由自在到处行走。</p>

<p>那么她肯定第一时间去临清,和左梦庚研讨学问。</p>

<p>看着纸上带着幽香的簪花小楷,左梦庚的脑海里浮现出女孩娇丽明朗的模样,不禁露出了舒心的笑意。</p>

<p>这个时代的人中,他也只有和徐若琳相处时,才能感受到那种平等而相通的心灵触动。</p>

<p>枯坐良久,思绪几转。</p>

<p>左梦庚这才执笔,开始给徐若琳写回信。</p>

<p>相比起徐若琳学贯中西的文采,左梦庚的文学造诣真的拿不出手。</p>

<p>他也没有班门弄斧。</p>

<p>做不到徐若琳那样文情并茂,他就老老实实地走质朴的风格,语言更是以白话为主。</p>

<p>【得知你平安到家的消息,我就放心了。无论如何,经历过磨难之后,回到亲人的身边,有亲人的照顾,才明白亲情的可贵。玄扈公年事已高,不堪伤情。你的归来,是老人家最好的补药。】</p>

<p>见识了这个时代女性的状况,让他对徐若琳的幽怨颇有感触。</p>

<p>【我从不认为女子就该低人一等,女子也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成就。不要困闷,不要气馁,我相信未来的你会拥有无限广阔的世界和光明。】</p>

<p>说了许多,却总感觉苍白。不禁一叹,儿女情长果然非己所长。</p>

<p>究竟该如何宽慰和激励徐若琳,竟茫然无绪。</p>

<p>手提笔毫,头脑空白,也不知道徐若琳看到这些文字,会不会觉得他是在敷衍?</p>

<p>久久郁闷,最终一股邪火按捺不住,令他发了狠。再次提笔,做了一次可耻的文抄公。</p>

<p>【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p>

<p>写完再看,发现前面的千百文字加在一起,竟不及这一句诗词的万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