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财源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p>“你就说做什么买卖吧?”</p>

<p>左梦庚说话之前,先观察了一下几人的装束。</p>

<p>“各位,玳瑁、药玉等物,却不知做来如何?”</p>

<p>此言一出,几个人的神色纷纷精彩起来。</p>

<p>张好古没那么多心眼,抓起腰间的药玉来回摆动。</p>

<p>“这玩意儿当然好,堪比金石。就比如我这块,足足花了我一百多两银子呢。”</p>

<p>张好古佩戴的那块药玉,通体盈绿,温润细滑,还被雕刻成了财神送喜的样子,很是令人瞩目。</p>

<p>王蔚然也有一块药玉,通体奶白色,两头粗中间细,好似葫芦。</p>

<p>“我这块仙葫药玉,也花费了七十余量白银。”</p>

<p>在座几人,玳瑁、药玉的配件竟然都有,而且还都是上等货色。</p>

<p>“左兄懂得做这药玉?”</p>

<p>王蔚然最先醒悟过来,眼神微妙。</p>

<p>这不是谦虚的时候。</p>

<p>“不但懂,还能做出最天下无双的来。”</p>

<p>他又道:“各位应当见过眼镜吧?”</p>

<p>几人纷纷点头,王蔚然更道:“曾祖晚年时就曾用过眼镜,如今还保存在蒲州老家。那副眼镜明若虚无,还能将书上字体放大,着实帮了曾祖不少大忙。”</p>

<p>他跟着问道:“诸位可知那副眼镜,花费几何?”</p>

<p>众人摇头,这没法猜。</p>

<p>以王家的豪富,王蔚然都露出了肉疼的表情。</p>

<p>“足足花费了一千五百两银子,才从佛郎机商人处购得。”</p>

<p>眼镜早已有之,明代的应用最多。只不过造价昂贵,普通人是用不起的。</p>

<p>即使是最便宜的眼镜,也需要一匹马的价格。</p>

<p>王崇古用的,那肯定是西洋舶来的精品,值一千多两银子并不奇怪。</p>

<p>大明本土也是能做眼镜的,多数是用天然水晶磨制。当然,精度、舒适度都要差一些。</p>

<p>而且和后世的眼镜还是有些区别的。</p>

<p>《大明王朝》中徐阶佩戴的那副眼镜是穿帮镜头,而严嵩佩戴的那种,也就是用绳子挂在耳朵上的,才是这个时代眼镜的模样。</p>

<p>左梦庚笑吟吟地道:“倘若小弟说,能造出成本不过一两的眼镜、玳瑁、药玉来,不知道这个生意能否做的?”</p>

<p>平地惊雷都不足以形容众人的样子。</p>

<p>耿章光一个趔趄,好悬摔倒。</p>

<p>“怎么可能?”</p>

<p>王蔚然直接破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