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江淮战火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你居然怕蜜蜂?”唐月轻笑的前俯后仰,指着李涟说道:“那你岂不是不吃蜂蜜?哈哈哈哈,胆小鬼!”

  等笑的差不多了,唐月轻看着李涟正微笑着望着自己。又计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门口的距离,默默的从椅子上挪开,蹲下抱住头。

  “轻点。”

  “奴家知道了。”李涟温柔的说了一声,飞起一脚。

  “啊!”

  院子里的老杜打了个冷颤,缩了缩脖子,赶忙提起酒坛子和鸡肉跑回了房间。库房里的老翟手一抖,算盘打错了几个,摇着头提起来清零,重新算了起来。

  宿州,淮北大营,威严又不失儒雅的陈存身着盔甲,坐在帅帐里,看着手里的纸眉头紧皱,高处恭和一众将领分列在下首。

  陈存看完,冷哼道:“这个林仁肇,分兵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如今正围着寿春城,还有一路由唐将吴青松率领,正往宿州而来,想要阻止我们,拖延支援寿春的速度。诸位将军,谁敢为先锋,斩杀此贼?”

  高处恭想都没想,出列抱拳道:“将军,末将愿往!”

  陈存摸着胡须点头称赞道:“好!不愧是高将军的儿子!本帅给你调五千人马,速速迎敌开路!本帅自率大军再后,随你而来。”

  “得令!”

  高处恭出了大帐,提着银枪,点齐兵马,往寿春方向南行,刚出了宿州地界,便看到前方的“唐”字大旗,一支唐军与高处恭狭路相逢。

  为首的唐将吴青松,是个三十多岁的大汉,提一把长刀走在最前。见宋军出现,摆好阵势,驱马上前。

  “宋军都听着,本将军乃是徽州马军都指挥使吴青松!不想死的快快离去!”

  高处恭懒得搭话,一骑当先冲向吴青松,吴青松见这宋将年轻,心里不屑,于是大喝一声,举起大刀奔向高处恭。两马相交,兵器碰撞的声音响彻战场——“锵!”

  马匹错过,高处恭勒马回头,又飞奔过来,吴青松心中惊惧,刚才一交手,他就感觉到对方力气特别大,他的手都被的发麻,一抬头,见这宋将又冲了过来,吴青松只好硬着头皮再次相对,高处恭一枪刺了过来,吴青松闪身躲过,横劈向高处恭,高处恭往后一仰,躺在马背躲过大刀,长枪横扫向吴青松的后背,枪头划破铠甲,冒着火星,登时在他背上扫出一道血痕,高处恭怕他跑了,勒的马儿前蹄悬空,立了起来,立刻回头追上吴青松,吴青松大惊失色。慌忙要取弓,谁知高处恭反手拿起银枪,投标枪一样投了出去,一枪从吴青松的身体穿透,刺下马来。高处恭策马踩过吴青松,将银枪从尸体上拔出,奔向唐军。

  宋军见主帅如此威武,军心振奋,整齐的冲向唐军,一时间杀声震天,弓矢如雨。唐军慌不择路,四散而逃,溃退而去。

  高处恭一路率兵追杀,追了九十里,一直杀到寿春城北五十里,才停下步伐,安营扎寨。宋军主力缓缓跟到,高处恭跪迎陈存,陈存拉着高处恭的手哈哈大笑:“真是少年英雄啊!高将军这首战便斩杀李唐大将!军中振奋!来来来,进帐说话。”

  宋军高级军官都进到大帐,高处恭便禀报情况:“将军,林仁肇大营在城东三十里的淮河南岸,末将探查清楚了,此时围城的主帅是唐将魏咏时,如今林仁肇应该还在南岸,不如我们一鼓作气,掩杀过去,城中军马自会接应,围城可解。”

  陈存一脸喜色,说道:“高将军确实勇猛过人,但太过心急了。林仁肇派魏咏时围城,就足以看出此人不凡,况且我军这些日子接连跋涉,已经是疲惫不堪了。今日先休整一翻,待明日天亮,咱们再解寿春之围。高将军辛苦了,好好休息。”

  高处恭想要说什么,见陈存摆手,心意已决,只好拱手道:“末将遵命。”

  第二天,朝阳从寿春城楼上照射下来,整个城墙映在一片金色中,温度渐渐暖和,鸟鸣声响彻树林。

  寿春的东北城外,两方军马对阵而立,李唐中军里,胡子花白的林仁肇,身着铠甲,披着黑色披风,正凝重的看着前方的宋军。他的身边是一个少年将军,跨着红马,手提星斑马朔,一身白色盔甲,面容俊朗,棱角分明。两边还有书记,各镇指挥使,校尉等人。

  高处恭在后,跟着陈存策马上前,陈存高声喊道:“淮北节度使陈存,请林老将军出来一议!”

  林仁肇缓缓的闭上了眼睛,顿了一下,睁开双眼,驱马上前。那少年将军紧紧跟随。四人走到两军正中央,停下马来。

  陈存抱拳行礼,林仁肇见状,也礼貌的还礼。

  “老将军无故率军侵入我境,致使江淮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实为不义之举,如今陛下令我大起禁军十万,南下抵御。老将军可速速退回江南,不使将士拼命,黎明受苦,方为大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