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端阳佳节缅先贤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秦如意是诗雅阁的掌柜,并且是大家族的人,当然有资格能够进入这种场合。

  很快,这里陆陆续续的坐满了人,申时也快到了,这时候,夏大人在一群人的拥簇下,总算是慢悠悠的走来了。

  围在他身边的人七嘴八舌的奉承的,他们中有人如果说的话有意思,那么夏大人就会笑上几声,而那个把夏大人逗笑的人,则一脸庆幸的样子。

  苏离看着这样的一幕后,轻声哼了一句,就再也没有开口。

  秦如意当然也看不惯这些个平日里不好好用功增长自身知识,只懂得一天到晚想着如何去阿谀奉承人的滑头。

  “诸位,还请速速落座,申时即将到了,夏大人也到了。”

  众人听到这话后,赶紧找个位置坐下来,随后,夏四海被众人拥簇下,落座在了台子之上,并且是坐在了众人的最中央。

  毕竟今日活动的发起人就是这夏四海,所以众人也不敢抢了他的风头。

  “咳咳,今日能够受邀来此的人,都是我雍州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再不济,那也是读书人。”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今日是什么日子,所以我等今日才会同聚在此,好了,话不多说,接下来,夏某人宣布,此次活动正式开始。首先,夏某人这厢有礼了。”

  这夏四海说完,给众人做了个礼。

  “今日,是端阳佳节,我等最先当一同缅怀大儒屈子,屈子那爱国的风骨,值得我等后辈学习,这第一杯酒让我们一同举杯,敬屈子。”

  随后众人一同举杯,然后共同说:“敬屈子。”

  夏四海见众人说完后,率先将酒一饮而尽,随后众人共同将酒喝尽。

  当然,现场还有女眷,她们则是以茶代酒,象征性的喝一口。他们喝完后,就立刻有侍女将他们的杯盏再次满上。

  “接下来,我等读书人当一同诵《离骚》,感悟屈子的爱国情怀。”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终于,经过半个时辰的背诵,众人总算将屈子写的《离骚》背完了。这首《离骚》共有两千五百字,众人背的那叫一个声文并茂,感情投入,恨不得自己化身为屈子一般。

  众女眷看到这群读书人摇头晃脑的模样,一个个忍着笑意,憋的难受。当然她们可不敢笑出来,这种场合如果笑出来,那可就惨了。

  苏离混在当中也摇头晃脑的背着,摇了半天头,没有感悟到屈子的爱国情怀,反而让头脑昏昏沉沉的,同时也口干舌燥的。

  “这首《离骚》背完,想必大家早都口干舌燥了吧,来,我等再举杯,这一杯,是我夏某人敬大家的,我先干为敬。”夏四海说完,举杯将酒一饮而尽。

  “今日受夏大人所邀,是我等之幸,在下敬夏大人。”这个人说完,也将酒一饮而尽。

  说话的人都是收到了夏四海请柬的人,他们比台子下面坐着的人要更有面子,因为他们是夏四海亲自邀请来的,并且能够坐在夏四海的旁边,足以说明他们的地位。

  “是啊,我等敬夏大人。”

  随后又是一阵附和声和吹捧声。

  夏四海听着众人的吹捧,倒也没觉得什么,毕竟这都是人之常情。

  “诸位太客气了,接下来我们就一同享用这端阳节特有的粽子,让我们边吃边聊。”

  随后,有侍女给每个桌子上都上了粽子,众人就一同开始享用。苏离也尝了尝这粽子,可味道和自己家里做的却差远了。

  但这里这么多人,他总不能说粽子不好吃这话吧,所以只能忍着将自己盘子里的粽子和媚娘秦如意分着吃完,倒也不是真的难以下咽,只不过是真的不好吃而已。

  在众人一同吃粽子的时候,就有舞女上来表演歌舞,当然这些都是助兴的。

  众人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天色也逐渐变暗了,远去的夕阳宣告着白天的结束,天边的月儿也悄悄的爬上了夜空。

  夏四海看着众人吃喝的也差不多了,于是喝了一口酒,润了润嗓子。

  “诸位,我们光这么吃喝多没意思?现在日落月升,气温宜人,我觉得,我们应当来作诗,一同来缅怀先贤,诸位觉得如何?”

  “好啊,这个提议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