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章 退休出行平顶山(中秋愉快)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若没有修的路,走两天算快的。

  路边十里一驿的棚子搭起来,上面铺了油毡纸用来防雨水。

  午饭没人吃,李易等人喝酒吃串儿,其他人吃点心和干果。

  下午三点半,队伍晃悠着终于抵达目的地,未去襄城,直接到煤矿。

  羽林飞骑提前告知消息,煤矿的厨房在努力做饭,并不时瞅一眼北面的路,等待陛下与李东主。

  “蒸汽机倒是不缺煤,顺便为蒸汽机的平底船提供燃料。”

  在一片迎接的欢呼声落下后,姚崇找个高的地方举望远镜观看。

  本地有两条大河,一条为汝水,一条叫滍水,后者在李易那时称呼为沙河,顾名思义,含沙量高。

  挖煤使用上了蒸汽机的勾机,如修巴拿马运河时候的设备,没有液压。

  小铁轨铺过去,小车连着钢丝索,另一端乃蒸汽机的绞索机。

  挖一勺子煤,放进小车中,随着绳索运动,把煤运到外面。

  外面是洗煤的地方,但水不往河里排,有专门的坑,并不深,一个接一个。

  洗下去的煤粉进坑,矸子挑出来放到一边,块煤运走。

  当一个坑里积攒的煤粉到一定程度后,有人挖出来,放到船上,这个免费。

  船只带着煤粉去其他地方卖,价格低廉,别处的百姓买来打成煤坯烧火。

  附近的百姓则推独轮车或赶牲口的车到此拿煤。

  煤粉不要钱,煤块他们需要帮着洗出来要带走的三倍数量,用工换。

  通常拉一车煤块,回去跟煤坯配合着能烧上三个月,冬天烧一个半月。

  今天过来装煤的百姓装好煤后就不走了,等着,等一起吃饭。

  前天他们才吃过流水席,从七月初七吃到七月十一。

  李易同样举个望远镜看:“还成,劳保方面无缺。”

  他看到大家带着脏了的口罩,证明一直有,否则会换成新的白色口罩,作样子。

  口罩就是一层层纱布摞到一起,没有别的,通常戴半天换一个,专门的人负责清洗,再上锅蒸。

  一洗一大堆,之后不知道哪个属于谁,加一个蒸的工序,随便拿。

  本地不缺水,更不缺烧水的煤。

  “过去看看。”李隆基推小机器人往洗煤的地方走。

  “脏了,脏了,东主我身上的颜色会乱七八糟的,我强烈要求改变。”

  零三三同样被推着,话多,这里都是煤,轱辘先变黑。

  “好,我给你刷成黑的,就不会变了。”李易说着四处踅摸,想找油漆。

  “那不完蛋了嘛?我是说洗洗,东主你别找了,回头洗就行,我这可是原漆。”

  零三三瞬间从心了,感觉怎么都斗不过东主,它们原漆带珠光的,再刷成黑的,改不回来了就。

  其他的小机器人不那么话多,被推着的时候大脑袋转来转去,判断是否有危险。

  李隆基站到一个洗煤人的面前,对方停下动作,把口罩摘下来:“陛下好!李东主好!永穆公主好、新宁公主好,伱们也好。”

  姚崇等人:“……”

  李隆基颔首:“好,好!洗煤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

  这个洗煤人先看身边的头头。

  “看我作甚?陛下问你就答,有啥说啥。”头头怒了,我又没苛待你们。

  洗煤人转回头,抬起双手:“要胶布,指甲逢和指头的地方有裂的口子,缠麻不好用。”

  “好,这便……易弟怎般说?”李隆基刚要答应,突然发现李易皱眉头。

  李易挠挠头:“杜仲是药材,多龄树可才用局剥方式获得树皮,同时使用碱可以提取胶,部分特征如橡胶。

  庄子里的人有橡胶手套和橡胶靴子,用在洗煤上不错,胶带其实治标不治本。

  找多年龄的,尤其是二十年及以上的杜仲树,加上玛雅都护府的橡胶,给一些工种提供防护。”

  李易知道什么东西最好,手套、靴子,手裂口子,天天还要洗煤,胶带没什么用,一沾水便透,对身体伤害更重。

  “三哥,工业时代到来了,回头我给相应的工种发东西。

  先免费,坏了要给我拿回来,我还能继续加工,漏孔儿的话小的就黏合上。

  塑料也能出来,先高价卖,赚钱,给有钱人一个提高身份的机会。”

  李易不说给不给胶布,那东西李隆基说送便送,无所谓的。

  李隆基恍然:“你作手术戴的手套?”

  “那个是最好的,寻常干活用不上,科研与医疗的东西为顶级。橡胶和塑料,皆能回收,二次加工,甚至三次加工。

  好的塑料盆,用上二十年都不会坏,不好的,一年自己就糟了。

  但橡胶的产品,保存期没那么长,受自然特性影响,回收后可以做鞋底。”

  李易一边说一边在零三三的屏幕上下指令,让庄子那边出飞机给送来橡胶手套。

  靴子暂时不用,皮靴子涂胶即可,手套用兔皮涂胶,也可以替代橡胶手套。

  人家洗煤的人好不容易见一次陛下,提要求,自然得立即给。

  庄子那边开始装机,飞机准备起飞,到这边空投,直线距离一百多公里,一会儿就飞到。

  李隆基也不闲着,亲自带女婿洗煤,体验生活。

  李易端着藤条的筐,一筐筐地送煤过来洗,他那时候以前是铁丝的筐,现在没有同样的条件,只好用藤条的。

  翁婿二人吭哧吭哧洗煤,累得满身大汗。

  一刻钟过去,天上出现机群,五架飞机飞过来,速度和高度降低,从上面往下扔包裹。

  扔完转一圈,又飞走。

  “三哥,橡胶手套来了,咱不洗了哦!”李易不愿意干这种活儿,没有意义。

  “这飞机好,作战半径两千多里,寻常的地方一个半时辰飞到,快点飞的话装的东西少,现在属于正常巡航速度。”

  李隆基果然停下,不洗了,他看着飞机远去。

  他知道有了这样的飞机,大唐就无敌。

  飞机上装的武器越多,飞行距离越短,速度越快,同样飞行距离越短。

  正常巡航,带上很多子弹,一千里范围内随便飞。

  这叫作战半径,飞过去还要飞回来。

  哪怕一小时飞三百里的速度,一千里一个半时辰,敌人还在行军呢,甚至敌人的营帐刚扎好。

  机群就过去了,对着主营帐疯狂扫射,再扔个炸弹……

  大唐及周边地方打仗,哪个能防备千里之外?

  即,距离敌人一千里的地方把机场建好,就能欺负死别人。

  莫说寻常部队,羽林飞推小机器人往洗煤的地方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