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年岁越老越值钱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遇到新的情况,今天不赶路,大家住在一片废墟之上。</p><p>刚加入的部族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比如说哺乳期的孩子。</p><p>妇人帮着挖,自己都累坏了,又少了吃的,加上焦虑,奶水少。</p><p>其他六个部族奶孩子的妇人帮着喂孩子,她们即便在夜晚风吹雪的时刻都没担忧过。</p><p>西南蛮去捕的猎物,最肥美的地方专门给她们吃,只放一点点盐,增加奶水。</p><p>野菜也可着她们先吃,蔬菜不能缺,马奶为她们加餐。</p><p>老人们则在努力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知道没有大唐军队过来的后果。</p><p>大雪下完,食物短缺,老人年岁大干不动力气活的,就带到野外,给点吃的,通常为一顿的饭。</p><p>有的懂事,不用别人带,自己趁着夜晚悄悄离去。</p><p>而一同睡觉的人听着动静,躺在那里久久难以入眠。</p><p>今年不会,李家庄子的队伍太强大了,始终保持着大家有足够的东西吃。</p><p>自己要努力做干活,别叫人瞧着碍眼。</p><p>老人们通常用棒子捶打从雪里掏出来的乌拉草,打柔软了给大家用。</p><p>体力还好的老人带上大的孩子找到乌拉草生长的地方,负责掏雪。</p><p>孩子手上拿小刀,割不硬的乌拉草,打成小捆,拿去喂马。</p><p>女人帮忙做饭、扎爬犁。</p><p>男人拴绳子爬树,活用长竿打枯树枝,挑选好的地方截成一段段的当柴火。</p><p>房子中扒出来的东西,统一管理,尤其是粮食。</p><p>新加入的部族众人对此无意见,能让我吃饱,活着抵达大唐即可。</p><p>大多数人休息时,李家庄子的人拿出来干姜末。</p><p>看着是碎末,切实生姜时切成米粒大小的块,干了之后缩成比芝麻还小的粒。</p><p>抓一把放大锅里用水煮,很快干姜被泡开,变成大粒的姜汤水。</p><p>众人喝着暖暖身子,避免生病。</p><p>一个普通的只放了一点盐的姜水,一群人居然喝出了幸福感。</p><p>处理动物厉害的大孩子莫阿干手上还有没洗干净的狍子血,他端半碗姜水凑到大人这边。</p><p>他犹豫了片刻,问李恩中:“你们那里的人老了,直接挖坑埋了吗?”</p><p>“你是说去世?死了?要停尸几日,再埋。”李恩中点头。</p><p>“不是死了,活着,干不动活儿。”莫阿干摇头。</p><p>“干不动活儿不怕,能动嘴就行,年岁月大的越值钱,见了陛下可以不行礼。</p><p>即便只有一个凳子,陛下不坐,也要让老者坐。</p><p>衙门里还得给钱,主要是给粮食,每月一给。</p><p>若生病,衙门派人接去医治,家中有老人或生病年岁不足耄耋的,免一人租庸调……”</p><p>李恩中介绍大唐对待老人的制度,越老越值钱,使劲给东西。</p><p>能活到九十岁,一家人都跟着享福,有的可以五世同堂。</p><p>老人活这么大岁数,本身证明孩子孝顺,孩子拿不到地方的科举资格,直接给孝廉证明,去考科举。</p><p>一户人家男女都超过八十岁,朝廷给立牌坊,这家人孝顺啊!&l;<p>“干不动活儿不怕,能动嘴就行,年岁月大的越值钱,见了陛下可以不行礼。</p><p>即便只有一个凳子,陛下不坐,也要让老者坐。</p><p>衙门里还得给钱,主要是给粮食,每月一给。</p><p>若生病,衙门派人接去医治,家中有老人或生病年岁不足耄耋的,免一人租庸调……”</p><p>李恩中介绍大唐对待老人的制度,越老越值钱,使劲给东西。</p><p>能活到九十岁,一家人都跟着享福,有的可以五世同堂。</p><p>老人活这么大岁数,本身证明孩子孝顺,孩子拿不到地方的科举资格,直接给孝廉证明,去考科举。</p><p>一户人家男女都超过八十岁,朝廷给立牌坊,这家人孝顺啊!</p><p>而七十岁的耄耋之龄,地方衙门隔三差五、逢年过节前去拜访,嘘寒问暖。</p><p>以此证明自己治民有方,看,这么大岁数还活着,我的治下。</p><p>七十九岁生病,当官的比其家人还着急,再坚持坚持,到八十,挺住,我给你弄人参去。</p><p>李恩中像讲故事一般说出来,莫阿干瞪傻眼,越老越好?</p><p>不用干活?家里人可以有一个也不干活的?再老一点派人照顾?给布和粮食?</p><p>“我家阿翁到大唐,下大雪不会被扔出去?”</p><p>莫阿干想问一下自己这些人的待遇,自己后去的。</p><p>“谁敢?太上皇还活着呢。扔老人是影射太上皇年岁过大,该死了?”</p><p>李恩中扣帽子,证明不会扔,谁承担得起这么大的帽子?乃灭族之灾。</p><p>“啊!”莫阿干眼中露出喜意,又发愁:“我阿翁一到天冷的时候腿疼,走不得路,我背着阿翁走,能免我的租吗?”</p><p>“你哪来的租?你到大唐去上学。你阿翁的根治估计不行,我家东主有办法让他不那么疼。”</p><p>“啊,我不交租?你再说说你们庄子的老人平时干什么活儿。”</p><p>莫阿干想听,他对为来充满了幻想与憧憬。</p><p>“李家庄子的老人……他们想干啥就干啥。有人愿意纳鞋底儿,有人愿意编筐。</p><p>干这样事情的每天会限制,干多了累。他们下棋、晒太阳看孩子玩耍、晾晒菜干。</p><p>其他的时候锻炼身体,在长安冬天戴上护具滑冰,夏天结伴在附近的山里采蘑菇、晒蘑菇。</p><p>他们闲不住,总不运动对身体不好,都想多活几年,看看大唐天下。”</p><p>李恩东说着眼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