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出气非是为私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尝尝蚝油的海胆蒸蛋,看看口味上的差别。”</p><p>李隆基满意李易的安排,新的蒸蛋做好,他招呼众人吃。</p><p>“那些个田产……”宋璟看向毕构。</p><p>“老夫想进团儿,不管收税的事情了,怕被百姓拆零碎了。”</p><p>毕构装成一副怕怕的样子,单独面对李隆基时他都没这样的表情。</p><p>大家一时间沉默,想着李易的声望,若李易欲当皇帝……</p><p>“田产的收益拿出来成立基金,所赚利润以其他方式给河南府的百姓。”</p><p>李易打破了安静的氛围,拿到手的东西他不单独留着。</p><p>“当真是自作孽!如此也好,各世家大族会安稳。”</p><p>柳冲说佛、道,再提其他的家族,他专门研究此事,还因此被下毒。</p><p>世家厉害还是佛教、道教厉害?你们看看洛阳宫的寺观,顿悟没?</p><p>“一人之威,可至如斯。”刘幽求感慨。</p><p>“没有陛下的信任恩准,没有姚相和毕相的竭力支持,又何来今日洛阳之情之景?”</p><p>李易往外推功劳,至少毕构当府尹时见自己面,转头便开始帮忙。</p><p>而治理蝗虫本是历史上姚崇做的事情,自己操作的时候,姚崇未阻拦。</p><p>“就知道挑好听的说,可不准在报纸上说老夫的坏话。”</p><p>毕构回忆当时带百姓直面蝗灾的情况,眼圈微红。</p><p>“对,说好话,说哪个大臣做什么利国利民的事情。</p><p>占下来一半固定产业的税就不交了,直接给百姓。”</p><p>李易提醒一下,那个基金不盈利。</p><p>毕构颔首,拿起一个蒸蛋吃。</p><p>大家已经把别人的东西当成李易的了,佛教和道教干不过李易。</p><p>……</p><p>此时去别人的寺和观游览的百姓在分赃,香留下,给陛下和李东主的长生牌位点。</p><p>其他的东西送往学堂与悲田坊,百姓不要。</p><p>他们知道抢别人的东西不对,抢的目的是为李东主出气。</p><p>鸡蛋和香油拿回家,属于为自己捞好处。</p><p>像窗户框了、门板了、石墩了,改一改,学堂与悲田坊能用。</p><p>毛边纸包个东西了、擦个屁股都行,孩子上厕所用棍子、厕筹,万一伤了怎么办?</p><p>一时间学堂和悲田坊外面堆了大量的东西,有百姓帮着整理,别乱糟糟的。</p><p>山长、教喻和一群孩子们站在旁边看热闹。</p><p>孩子们属于兴奋,太好玩儿啦!抢的寺和观哦!</p><p>山长和教喻发愁,东西要不要?给别人还回去?又不晓得谁被抢了多少。</p><p>派人去找洛阳县的县令,县令病了,无法理政。</p><p>找河南府的府尹,府尹张说去小洛南村泡温汤了,啊不对,是到陛下临驾所在面圣。</p><p>很快接到电话的李家庄子在紫薇城的人跑出来到各个学堂,告诉大家收下,没多少钱。</p><p>悲田坊只有一个,鸡蛋、稻子、麦子、香油、肉干,在坊的中间堆成一座座小山。</p><p>鸡蛋的山最低,竹筐,里面有稻壳或麦麸,鸡蛋放在当中保存。</p><p>悲田坊中一股草药味儿,能自己出门的就自己出来看,不能自己出来的有轮椅。</p><p>买自行车贵,洛阳的悲田坊轮椅李家庄子赠送,可用不可丢,不定期查一次。</p><p>西要不要?给别人还回去?又不晓得谁被抢了多少。</p><p>派人去找洛阳县的县令,县令病了,无法理政。</p><p>找河南府的府尹,府尹张说去小洛南村泡温汤了,啊不对,是到陛下临驾所在面圣。</p><p>很快接到电话的李家庄子在紫薇城的人跑出来到各个学堂,告诉大家收下,没多少钱。</p><p>悲田坊只有一个,鸡蛋、稻子、麦子、香油、肉干,在坊的中间堆成一座座小山。</p><p>鸡蛋的山最低,竹筐,里面有稻壳或麦麸,鸡蛋放在当中保存。</p><p>悲田坊中一股草药味儿,能自己出门的就自己出来看,不能自己出来的有轮椅。</p><p>买自行车贵,洛阳的悲田坊轮椅李家庄子赠送,可用不可丢,不定期查一次。</p><p>悲田坊在部分性质上与李易时的救助站差不多,但优于救助站。</p><p>能到悲田坊的人,除非自己愿意走,否则没人驱赶。</p><p>悲田坊的伙食不算差,酒楼的剩菜会送来,这不是河南府整体经济发展了嘛!</p><p>另外家中资产多的人,还会捐赠。</p><p>一下子送来大量的东西,他们看傻眼,都给我们?要吃到什么时候?</p><p>悲田坊的管事人员和‘自愿者’开始入账,东西越多,他们底气越足。</p><p>这不是从别处陆续有大量人口到洛阳么,有的人其实身体不好,到地方后就倒下了,又无亲无靠的。</p><p>这样的人送到悲田坊,先养着,养好了再出去工作。</p><p>至于说把东西私下里贩卖掉,换成钱自己贪墨,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p><p>长安的就有被收拾的,报纸上写,总有人盯着悲田坊。</p><p>悲田坊的东西多了不怕,他们会联系河南府地方上的一些县和村落。</p><p>当地有的人属于能进入悲田坊的就送到洛阳宫的悲田坊,地方上也有临时安置人的所在。</p><p>多出来的东西向地方送,比如某个村子,有一户人家,只剩下一个人,生病了,没人照顾。</p><p>若是村子里的大姓,官府要求其他同姓的人养。</p><p>不是村子里大姓的,村子会提供一点帮助,村子富裕还行,穷的话给予的帮助便少。</p><p>这样的人要么进悲田坊,要么悲田坊送过去东西。</p><p>还有妇人带两三个孩子,死了丈夫,公婆有的卧床不起,同样给东西。</p><p>东西多了,送起来轻松,包括义工,他们自己也能带回家里一点。</p><p>他们高兴不已,洛阳宫的城里和城外的寺观正在打扫。</p><p>提议传消息的几个主持最郁闷,他们说的叫李易知道大道煌煌,非人力可改。</p><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