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民生在实非飘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顾客消费多,必须提供相应的服务。</p><p>寻常的炒白菜或醋熘白菜,都是白菜心。</p><p>豆芽掐头去味,只留中间的一段。</p><p>豇豆挑最嫩的一部分,每一段差不多一样。”</p><p>旬信在旁边负责解答,长得丑的大管事没在,他得努力表现。</p><p>即便他怎么表现他依旧是第二,不可能超越。</p><p>宋德是第一拨跟着李易的人,关键他还懂事儿,不曾依仗‘老人’的身份欺负谁。</p><p>“白菜帮子哪去了?”刘幽求能伸不能屈的性格让他对百姓的事情不是很了解,他还要参与。</p><p>“吃了!不给顾客吃,有工作人员,另外小洛南村,凡年满十四岁者,每人一天一钱,醉仙居给做饭吃。”</p><p>旬信回答,并不因对方进团儿而轻视。</p><p>“主食也给?”刘幽求没想明白,主食一起给,李家庄子赔钱。</p><p>“有顾客十人,酒菜颇丰,另点主食包子无数,席间多以饮酒,不食主食,又不打包,弃之。”</p><p>旬信没宋德的本事,他尽量让自己说的话文一点。</p><p>反正凭他现在的水平他考不上科举,论语没背下来。</p><p>“客十,酒菜包子无算,但饮,余者弃。”</p><p>刘幽求听着别扭,给翻译一下。</p><p>“多谢指点!”旬信明白啦!我的还不够文,果然进团儿的都厉害。</p><p>其他人听了对旬信的观感很好,至少人家努力了,还好学,文学就是积累。</p><p>上平台,有一群人,羽林飞骑没动作。</p><p>“易弟他们……”李隆基见到那么多人身上穿的衣服华美,不是说不营业了么?</p><p>“余怀德他们,过来后就在这里住。”李易朝那边招手。</p><p>余怀德一帮人不带随从,自己走过来,双手前伸平端,手心向上。</p><p>“无须如此。”李隆基放心。</p><p>“民等见过陛下。”余怀德领头鞠躬。</p><p>“洛阳与长安气候略有不同,可还适应?”</p><p>李隆基对他们的观感好,这些人撑着京兆府及周边州府的经济,捐款搭棚子、修路、军资。</p><p>“谢陛下关心,一切安好。前几日有顾客到,剩下的菜和包子也好吃。”</p><p>余怀德又一次鞠躬回答,他嘴交还有三鲜馅包子的韭菜沫子呢。</p><p>“你们吃别人的剩菜?”李隆基诧异,你们没钱吗?你们一个个的身家……</p><p>“回陛下,东主不收我们的钱,贵客多是一道菜吃几口,甚至不吃。</p><p>扔了怪可惜的,我等到外面买卖东西,餐风露宿,吃惯了苦。</p><p>菜热一热吃了不会生病,主食更是,省了东主招待我等的钱。</p><p>我等倒不是缺钱,那钱财留着帮百姓和捐或将士更好。”</p><p>余怀德说实话,表明他有钱,他就是不愿意用在这个时候。</p><p>“好,家中明年有应举之人?”</p><p>李隆基颔首,对,一般人敢跟你们比钱财?</p><p>“有,大概二十四人,经商纳税,给了名额,皆赖陛下恩德。”余怀德回话。</p><p>“时务策当有一道此题,不可外传。走吧,去下个地方。”</p><p>李隆基说一下,不再理会余怀德等人。</p><p>“谢陛下!”一群人深鞠躬。</p><p>他们明白了,这就是透题了,自己等人不就是吃个剩饭剩菜嘛!</p><p>拿分的题呀,不晓得有多少学子因此无法挤进甲第前面去。</p><p>“老余,你们千万不能说,说了我就会知道。”</p>财留着帮百姓和捐或将士更好。”</p><p>余怀德说实话,表明他有钱,他就是不愿意用在这个时候。</p><p>“好,家中明年有应举之人?”</p><p>李隆基颔首,对,一般人敢跟你们比钱财?</p><p>“有,大概二十四人,经商纳税,给了名额,皆赖陛下恩德。”余怀德回话。</p><p>“时务策当有一道此题,不可外传。走吧,去下个地方。”</p><p>李隆基说一下,不再理会余怀德等人。</p><p>“谢陛下!”一群人深鞠躬。</p><p>他们明白了,这就是透题了,自己等人不就是吃个剩饭剩菜嘛!</p><p>拿分的题呀,不晓得有多少学子因此无法挤进甲第前面去。</p><p>“老余,你们千万不能说,说了我就会知道。”</p><p>李易提醒一句,意思是陛下能知晓。</p><p>“傻子才往外传呢,我们子弟要考科举。”</p><p>余怀德恨不能把心掏出来,我家的人考科举,我泄题?</p><p>“嗯!夫君子之行,修身哉?养德乎?且记,不可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破题。</p><p>上德之德,君之德;下德之德,民之德。</p><p>为官者,为民也。教民以德,自是下德;民不失德,君有上德。”</p><p>李易把题给说出来了,并且说了怎么解题。</p><p>诸葛亮的《诫子书是题,答的时候千万别答老子的《道德经。</p><p>道德经这段讲的是上位者,跟普通百姓无关。</p><p>像你吃别人剩的包子,这个就不符合道德经的上德,你是下德不失德,你层次不够,格局小了。</p><p>但百姓要那么高的格局?百姓不要道,要生活。</p><p>而道法自然,百姓有吃有喝活着才是自然啊!</p><p>说完李易也走了,跟上队伍,能说的他都说了。</p><p>余怀德等人使劲背,赶紧找纸笔写下来,这题满分了。</p><p>“小易,按照道德经,你做的事情都是下德。”</p><p>毕构等李易到近前,笑着说。</p><p>“是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p><p>我哪个都不符合,尤其是圣人不积,圣人不积我积,但后面是一样的。</p><p>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p><p>没毛病,我帮助别人,我自己就有好处,我给别人的东西多,我自己赚的也多。</p><p>原来老子也是会做买卖的人啊,厉害!学道德经能学会经商之道。</p><p>至于说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那是不可能的。</p><p>草木尚争一缕阳光,而后茁壮。禽畜亦争一口奶食,方能成长。”</p><p>李易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