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熟悉归来铺翻番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天是晴的,天上的大朵云彩又不时把阳光遮挡。</p><p>李隆基等人确实没吃早饭,队伍过去时,早上十点了。</p><p>到地方的时候,大家愣了,怎么看怎么都觉得熟悉,这不就是李家庄子嘛!</p><p>他们看出来此地的布局跟灞水旁边的李家庄子一样,院落的位置和地面的情况,照着翻过来。</p><p>“洗洗手,吃饭。本来我这里没准备太多的饭菜,临时弄出的,数量少,诸位自己盛吧。”</p><p>李易笑着说,他知道情况,一群人在李家庄子住惯了,换个地方不适应。</p><p>洛阳宫的紫薇城本身又比长安的皇城小,没有庄户跑来跑去。</p><p>加上抓人查人,昨天下雨。</p><p>看到连饭菜都变了,脾气控制不住。</p><p>像老毕,他要得并非是几十道菜,心中有火气,想找个由头发。</p><p>其他人状态同样不怎么好,熟悉的宫殿布局又回来,会让人想起曾经。</p><p>皇宫是死的,李家庄子是活的。</p><p>“小易,远处一样不?”毕构果然情绪好起来。</p><p>“反正你找不到华清宫,只一小块地方,模仿灞水边最初的李家庄子改造。”</p><p>李易指指东西两边,找不到别的相同点。</p><p>“果然丰盛,老夫吃胡辣汤,还有馅饼,尚食局连个馅饼都不会烙。”毕构选择好吃食。</p><p>其实他打算吃包子,再一琢磨,岂不是和在宫里一样?不行,换个尚食局没有的。</p><p>“不错,尚食局不晓得给做炒菜。”卢怀慎看到有炒的菜,也找到尚食局的毛病。</p><p>“尚食局给你们安排早餐,现在十点多,你们喝完水,胃肠活动开了,我做几个炒菜。”</p><p>李易帮尚食局说话,尚食局如今跟李家庄子学习做饭,饭菜口味一样。</p><p>李家庄子有什么菜,尚食局便学什么菜,李家庄子创新出一道菜,尚食局的食谱多一道菜。</p><p>尚食局自己不研究新菜,不敢,吃出问题算谁的?</p><p>他们倒是出主意让李家庄子的人看看能不能做出来某一种菜,成功后,他们高兴。</p><p>尚食局的本事不差,陛下说吃碗莲子羹,尚食局做出来的是陛下爱吃的口味。</p><p>王皇后说吃莲子羹,那就是王皇后的习惯。</p><p>“螃蟹炖南瓜好吃,第二次吃,第一次在长安庄子里。诶?是不是少了什么?”</p><p>苏颋给自己盛的南瓜炖螃蟹,四下里看看,觉得还是跟庄子不一样。</p><p>“人,孩子们过两天乘火车过来。”</p><p>李易笑着说,庄子里一群孩子。</p><p>由于年龄段不同,总会在一些地方见到大大小小的孩子。</p><p>孩子们营养好,穿的衣服漂亮,收拾得干净。</p><p>三四岁的小娃娃们一起玩,发现个虫子都能蹲在那里看半天。</p><p>关键小娃娃们还能嘀嘀咕咕地说着大人听不懂的话,相互交流。</p><p>“对,少了孩子不热闹。”张九龄盛了米饭,正常吃午餐,早上他喝了不少水。</p><p>“各地的学子往洛阳赶,长安的乘火车,更西边的,还在路上,学子宴延后。”宋璟提议。</p><p>“不,有多少就让多少参加,后来的等人多一多,再开一次学子宴。”</p><p>李易有办法,谁规定学子宴只能开一次?</p>/p><p>李易笑着说,庄子里一群孩子。</p><p>由于年龄段不同,总会在一些地方见到大大小小的孩子。</p><p>孩子们营养好,穿的衣服漂亮,收拾得干净。</p><p>三四岁的小娃娃们一起玩,发现个虫子都能蹲在那里看半天。</p><p>关键小娃娃们还能嘀嘀咕咕地说着大人听不懂的话,相互交流。</p><p>“对,少了孩子不热闹。”张九龄盛了米饭,正常吃午餐,早上他喝了不少水。</p><p>“各地的学子往洛阳赶,长安的乘火车,更西边的,还在路上,学子宴延后。”宋璟提议。</p><p>“不,有多少就让多少参加,后来的等人多一多,再开一次学子宴。”</p><p>李易有办法,谁规定学子宴只能开一次?</p><p>这回卖螃蟹,下次看看还卖什么?</p><p>再等上两个来月,螃蟹不好吃了。</p><p>现在属于吃雌蟹的好时候,过上一个来月吃雄蟹。</p><p>“待学子们写完吃螃蟹的诗,选好的印到报纸上,送往出产大螃蟹的地方。”</p><p>李易解释他为何着急办学子宴,跟他卖螃蟹无关。</p><p>这钱他可赚可不赚,各湖泊的百姓能赚到才是他的目的。</p><p>说是几大湖泊大闸蟹好,实际小的湖泊一样有大闸蟹,产量低而已。</p><p>湖边的百姓不嫌弃螃蟹少,他们捞出来卖钱,增加的收入比往常多。</p><p>“易弟,圆圆呢?啊!闻恬呢?”李隆基四处看看,大女儿怎没见到?</p><p>“她和小兰出去回来了。”李易看到永穆公主与小兰出现。</p><p>两个人神色疲惫,情绪低落。</p><p>李隆基看一眼李易,问女儿:“去了何处?”</p><p>“买房子建闻恬兰香阁,价钱太贵,听说前几日才值二百缗的房子,今日变成六百缗。我要买的铺子又大,唉!”</p><p>永穆公主一脸愁色,居然翻着番地涨价。</p><p>“陛下过来,李家庄子扩大,他们自然认为大家收入提高。”</p><p>李易说着拉过永穆公主的手:“去洗洗手,转这么久,正好吃饭。”</p><p>“早知道提前买。”小兰嘟囔。</p><p>两个人去收拾,李隆基眼睛瞪大一圈:“怎能没有房子?拆个寺。”</p><p>他果断,女儿的闻恬兰香阁要开业,往南边三十里的小洛南村的闻恬兰香阁不算,洛阳宫中必须有。</p><p>离火车站和洛河近,买卖好做。</p><p>“寻常情况,不可拆寺观。”李易拒绝。</p><p>“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