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闻道先后远夷来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李旦一时间未领会,却对李易的话表示赞同,自己心情好。</p><p>小易这孩子好学,想来要把自己的好思路加以完善,自己就如做茶一般,不争那功。</p><p>年岁大喽,许多事情看轻,年轻人需要机会。</p><p>双方开心地聊聊,李易观察李旦的气色,说话时的中气,都不错,放下心,携永穆公主告辞。</p><p>“李郎,太皇大父是不是出的主意不好?”永穆公主压低声音问。</p><p>“是木老丈。”李易先纠正,再说:“那本书后面有写,第一册,后面还有三册,越来越深。”</p><p>永穆公主抿嘴笑笑:“木老丈看到后面的话他的氧气袋里有氧气吧?我没见到。”</p><p>“想来不至于,他经历过无数风雨,何况书是我写的,看完最多哈哈一笑。说小易这孩子懂事。”</p><p>李易摇下头,李旦的人生大起大落。</p><p>“照书安排,成事几何?”永穆公主往李易身上又贴一贴。</p><p>外面飘雨雪,他们走在回廊中,电话线顺回廊布置,避免成蜘蛛网,顺便防大风吹和冬天结冰凌。</p><p>像一路铺到海州的电线杆,电话线并不单独悬挂,有更粗的铁丝连接,电话线绑在铁丝上。</p><p>铁丝上刷了漆,电话线外面包了纸并包了胶和漆。</p><p>一共八根电话线集束成捆,每个站点有分线、分机,洛阳还有电话人工交换转接房。</p><p>李易抬头看看电话线:“会乱,金融太超前,有人会从中牟利。等律法修完,再考虑。”</p><p>“年底能修好吧?没有实例,不好修。现在所用,都是你给出的内容。”</p><p>永穆公主对于修法知道,先有了什么问题,之后法再变更。</p><p>后朝必然先用前朝法,再修改,前朝律法在修改过程中,合则用,不合则弃。</p><p>每一回的修改,必然出现问题,发现需要解决,通过讨论、商议。</p><p>眼下不是,李郎直接拿出来,未发生的犯罪情况,律法就给加进去了。</p><p>想来许多人根本不明白新的一大堆律法干什么用的,等将来接触到,才会领悟。</p><p>“东主,电话,我们的人又被抓住啦!”一个小机器人跑过来。</p><p>它说的被抓住,保证是站在政事堂外面晒太阳的同伴。</p><p>平时就怕有急事找不到人,单独安排一个。</p><p>现在估计躲雨,进到政事堂,电话找不到人,找它。</p><p>“小易,有夷商抵达海州,两艘船,每船十一人,排水量估测不出来。”毕构的声音从机器人身上传出。</p><p>“好,知道了。”李易眼皮下拉,低头看地面。</p><p>“中午吃饭的时候说?”毕构又问,他得给李易一个时间分析和决策。</p><p>“我现在去政事堂。”李易不需要先考虑周全,到地方再商量。</p><p>一群大臣,哪个是白给的?</p><p>“好,我们等你。”毕构回话。</p><p>“我找小兰去闻恬兰香阁看看货物?”永穆公主知道政事堂自己不应该进去。</p><p>“在家呆着,下雨天,大家穿蓑衣、戴斗笠,容易隐藏身份。看看书,要不找动画片看。”</p><p>李易不同意,出去遇到危险的概率增加。</p><p>“我去帮忙弹棉花,戴口罩,踩一踩就行。”</p><p>永穆公主现在不想看书,缺氧,干活不需要脑力。</p><p>“成!主意防火。”李易这回答应。</p><p>棉花加工作坊里面,静电都要消,说?”毕构又问,他得给李易一个时间分析和决策。</p><p>“我现在去政事堂。”李易不需要先考虑周全,到地方再商量。</p><p>一群大臣,哪个是白给的?</p><p>“好,我们等你。”毕构回话。</p><p>“我找小兰去闻恬兰香阁看看货物?”永穆公主知道政事堂自己不应该进去。</p><p>“在家呆着,下雨天,大家穿蓑衣、戴斗笠,容易隐藏身份。看看书,要不找动画片看。”</p><p>李易不同意,出去遇到危险的概率增加。</p><p>“我去帮忙弹棉花,戴口罩,踩一踩就行。”</p><p>永穆公主现在不想看书,缺氧,干活不需要脑力。</p><p>“成!主意防火。”李易这回答应。</p><p>棉花加工作坊里面,静电都要消,更不用说明火。</p><p>同时都是小格局的房子,避免粉尘飘荡达到燃爆密度。</p><p>“知道,我换衣服和首饰。”永穆公主说完,带着小机器人走。</p><p>她自己的跟班随同,桃红一组的宫女太监站在李易旁边,他们要一起去,顺便作记录。</p><p>李易在回廊里绕啊绕的,尽量选择相对距离短的路线。</p><p>回廊跟迷宫似的,害得他又兑换了监控。</p><p>一路上遇到的官员相继问好,李易倒是没冷落了谁,一一回礼。</p><p>到政事堂时,一群团儿里的人也在,包括魏知古。</p><p>“小易知道天气不好,带东西前来为我等瞧情况。”</p><p>毕构见到血压仪和听诊器,以为李易专门带的。</p><p>“别误会,我刚去木老丈的地方瞧过,往回走的时候小机器人过来。”</p><p>李易说着把东西打开,反正都来了,测一测吧。</p><p>“船型什么样的?带哪些货物?身上的服饰、携带的武器,有详细的传回来没?”</p><p>李易边检查边询问,一个地方的人,携带的东西未必是当地的。</p><p>可能从家乡出来,到一个地方之后卖掉东西,再于当地换东西,继续往大唐来。</p><p>包括昆仑奴都能给运过来,昆仑奴是个统称,包含黑人和亚棕色人种。</p><p>李易要是亲自过去看看,保证能判断出对方的具体情况。</p><p>“海州人不是广州人,第一次接触,只知道运了很多象牙,什么象的也不懂。</p><p>另外有大量珍珠,带他们来的人说他们是大食人。</p><p>船上除了这些货物,另外就是一写黄麻制作的麻绳,还有贝壳制作的刀和吃饭的器皿。”</p><p>宋璟被测血压的时候把了解到的情况说出来。</p><p>“贝壳?珍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