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接连收获壮士还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新的葵花籽潮湿,李易挑大的磕一个,看看仁,比较满意。</p><p>“能吃就先吃,其他的晾晒,干了之后用簸箕,或者放风车里吹。”</p><p>李易吃几个,嫌费劲,葵花籽不干,磕着太软。</p><p>拿指甲抠是最好的,但他没留指甲。</p><p>永穆公主和小兰抓着磕,蹭的手和嘴角都是绒毛。</p><p>吃了一把,永穆公主看看小兰嘴的样子,不吃了:“李郎,怎么处理可以没有这个绒毛?”</p><p>“煮,加上调料煮,想五香的豆子那样做,然后再烘干。</p><p>直接炒,炒完了还是有黑的东西在上面,其实煮也有,就是相对少。”</p><p>李易对葵花籽没啥好办法,除非不磕,直接用设备脱粒,那个干净。</p><p>只是瓜子不磕,吃什么瓜子啊?乐趣就在于咔嚓咔嚓磕,包括西瓜籽、南瓜籽。</p><p>“咱们种南瓜,那个籽也挺好吃的,能够当药用,以膳为主。”</p><p>李易想到南瓜籽,发现又多了个零嘴儿。</p><p>政事堂中,姚崇等人也在,他们最近没有大的案子要处理,略微清闲。</p><p>他们在喝茶水、磕瓜子,西瓜的籽。</p><p>现在西瓜朝两极化培育,籽大籽多的单独种,再选里面籽多籽大的。</p><p>另一条分支则是籽小籽少瓜甜、瓜大。</p><p>还有各种杂交,看看能不能长出来神奇的东西。</p><p>司农寺一直负责这样的事情,许多年前便开始。</p><p>现在资金多,他们逮到啥都想嫁接、杂交,万一发现一种好东西,利国利民。</p><p>说好了的,出成绩就记载成他们,谁管的、谁操作的,放到一本书里,印出很多,叫以后的人知道。</p><p>“喝酒还是盐霜小土豆好,醋熘的土豆吃着略微硬,口感差。”苏颋在评价菜。</p><p>“醋熘的好吃,脆脆的,汁多的那个太软,适合牙口不好的人吃。”毕构持反对意见。</p><p>“要我说,还是土豆泥最好,尤其在吃过水饭的时候,放上葱花和鸡蛋酱,比盐水豆子香。”柳冲有自己的想法。</p><p>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菜应该怎么做才对,主要目的为了缓解今天受到冲击后的心情。</p><p>从海外带回来的物种开始收获,亩产一个比一个高。</p><p>原来拿土豆与水稻、小麦比,后来明白,土豆要跟蔬菜去比。</p><p>“后突厥的五千精锐骑兵给咱们提供了机会,明年在草原上种,那里的百姓再不用担心吃不饱饭。”</p><p>心情放松后,宋璟说正事,由李易推动,整个大唐得利,李易的功劳大过天,无所谓了。</p><p>“小易说要先卖给夷商,骗一部分钱。”毕构提起前些日子和李易说过的话。</p><p>“卖给夷商,大唐百姓种什么?”姚崇显得不高兴。</p><p>“卖一点,比如一粒种子多少钱,珍贵的种子小易说按粒数。</p><p>卖完夷商,大唐百姓论斤称,不指望拿种子赚百姓的钱。</p><p>百姓的物产高,大唐不种地的百姓就有便宜的东西吃。”</p><p>毕构解释,卖少许,用来种的,回去自己慢慢种,越种越多。</p><p>苏颋喝口茶水,放下杯子:“今年李易还要继续种,到明年能出多少种子?想来无法推广出去。”</p>lt;/p><p>心情放松后,宋璟说正事,由李易推动,整个大唐得利,李易的功劳大过天,无所谓了。</p><p>“小易说要先卖给夷商,骗一部分钱。”毕构提起前些日子和李易说过的话。</p><p>“卖给夷商,大唐百姓种什么?”姚崇显得不高兴。</p><p>“卖一点,比如一粒种子多少钱,珍贵的种子小易说按粒数。</p><p>卖完夷商,大唐百姓论斤称,不指望拿种子赚百姓的钱。</p><p>百姓的物产高,大唐不种地的百姓就有便宜的东西吃。”</p><p>毕构解释,卖少许,用来种的,回去自己慢慢种,越种越多。</p><p>苏颋喝口茶水,放下杯子:“今年李易还要继续种,到明年能出多少种子?想来无法推广出去。”</p><p>“在草原种的可以是种子,别处找不到大面积的闲置土地。</p><p>草原要提前翻耕,晒地,等着要种了再熟地,来不及。</p><p>今天冬天把后突厥赶远远,其他的部族归顺大唐,正好令他们翻耕。”</p><p>张九龄盘算来年开春,不等草长出来,先耕地,到夏天看看地怎么样。</p><p>这点所有人皆赞同,草原的土地太多了,草能长起来一人高,说明土地肥沃。</p><p>别的时候没人在草原翻耕,怕打仗,种地的人手差太多,都在准备战斗。</p><p>“河北道的土地亦不错,没了奚族、契丹犯边之忧,应大量种植麦子。</p><p>别处有的百姓田少,允许他们迁徙,租赁给他们牲畜、农具、种子。</p><p>等收获后慢慢还,免除他们的租庸调。</p><p>他们种出来的直接卖了换钱,税都可以前几年不收。”</p><p>毕构变大方了,不盯着田里的那点钱,反正种完、养殖完,要出售,整个大唐受益。</p><p>修黄河大桥的目的便在于方便运输,把河北道的粮食运过桥,走铁路。</p><p>等蒸汽机船多,夏天运输又快又省钱。</p><p>在那之前,漕船依旧要作为运输主力。</p><p>众人说着,发现有种莫名的轻松感,茶水喝着嘴里甜,还有一点点咸味儿,没错,绝对不是吃五香瓜子吃的。</p><p>在新物种持续收获的时候,轰隆轰隆的火车又一次抵达长安车站。</p><p>与前几天不同的是,运来的并非货物,是人。</p><p>海军们站在火车的车厢里被送到长安,没有载客车厢,正造着。</p><p>他们可以坐在车厢里,坐下看不到外面,当然,站着也看不到。</p><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