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根源教育盖世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李隆基等人并不晓得他们看到的蒸汽机车头是什么,它属于蒸汽机车头最先进的,再想更新,那是内燃机。</p><p>反正对他们来说,只要是蒸汽机车头,就是最好的。</p><p>群臣再次知道,赵常奴挨的打不冤。</p><p>看看李易为大唐的贡献,背后说坏话就可以?</p><p>赵常奴在队伍后面,趴着呢,心情还不错,四个大疖子给处理掉,太医过来看过,说不会留下太大的瘢痕。</p><p>打出来了更痛快,不然需要糊药拔毒,一糊上疖子变大、变软,然后破开。</p><p>很多时候糊不好,会死人,感染了。</p><p>太医暗示赵常奴,回头应该给打板子的人送礼,人家真的是好好帮你打了。</p><p>挨了打的赵常奴丝毫不怨恨李易,李易帮忙说情,否则莫说二十杖,一下子把骨头打碎,然后瘫痪在床熬不过五天的见过没?</p><p>不打骨头的也有,一板子拍下,感觉没什么大问题,回家不久之后开始尿血</p><p>变成婕妤的赵丽妃守在自己兄长的身边,没凑到李隆基那里。</p><p>“兄长,待伤好,先去蓝田县找长孙昕,多学学,回头你得去盩厔县,刺史没了,李大夫仁至义尽。”</p><p>赵丽妃亲自给兄长换药,天热,脓血又出来,需要挤出去,涂药后盖小纱布。</p><p>她了解到以前的一些事情,长孙昕李易说过要死,皇后央求陛下把长孙昕给挪到蓝田县。</p><p>李易帮着长孙昕逆天改命,恩情大了。</p><p>“知道,当刺史就是死,别人与我说过。唉呦!本来回来就想找李易看看我屁股上的疖子,现在不用看了。</p><p>若他给看,难道能不现在更好?那顿杖子打的,一咬挺过来,我都感觉到疖子噗的一下就喷了。”</p><p>赵常奴活这么大,显然不白痴。</p><p>他心中有个事情,找李易看疖子,是否可以比挨打更痛快?</p><p>“李家庄子和张家村子有这样的,李东主直接切开,放引流条,几天就好。”赵丽妃不心疼兄长疼。</p><p>这点疼算什么?打喷疖子而已,又不是真的挨杖子。</p><p>“我到了盩厔县,我琢磨着能不能把铁路修过去,那天我以为我死定了。”感受过死亡的赵常奴转变很大。</p><p>当时被拖下去打,他哪知道有人给求情?他都吓尿裤子了。</p><p>“先养伤,今天晚上,我带你去李家庄子,求李易给你看看,能快点好不?天热,遭罪呀!”</p><p>赵丽妃有安排,自己的兄长确实得罪李易了,以兄长的关系和地位,李易保证不管。</p><p>当成患者去找李易,李易不会与兄长一般见识。</p><p>“易弟,京兆府其他的县,可否连出来铁路网?”李隆基问出赵常奴所想的事情。</p><p>“眼下不行,有那个钱,要先向其他地方使用,京兆府的水网和陆路都修得不错。</p><p>蓝田县用了,其他的县再走铁路,属于锦上添花,咱们要雪中送炭,找主干。</p><p>下一条铁路线通江南西道,其实我更想通蜀地,但那个难度太大。”</p><p>李易不敢去修四川的铁路,包括重庆。现在的重庆叫渝州,隶属山南西道。</p><p>西南、西、西北,李易觉得缓一缓,先挑好修的地方修。</p><p>最好修的地方当然是沿着京杭大运河来修了,另一个位置通湖北,这个也要修。</p><p>广州府到长p><p>当成患者去找李易,李易不会与兄长一般见识。</p><p>“易弟,京兆府其他的县,可否连出来铁路网?”李隆基问出赵常奴所想的事情。</p><p>“眼下不行,有那个钱,要先向其他地方使用,京兆府的水网和陆路都修得不错。</p><p>蓝田县用了,其他的县再走铁路,属于锦上添花,咱们要雪中送炭,找主干。</p><p>下一条铁路线通江南西道,其实我更想通蜀地,但那个难度太大。”</p><p>李易不敢去修四川的铁路,包括重庆。现在的重庆叫渝州,隶属山南西道。</p><p>西南、西、西北,李易觉得缓一缓,先挑好修的地方修。</p><p>最好修的地方当然是沿着京杭大运河来修了,另一个位置通湖北,这个也要修。</p><p>广州府到长江的路,因为海上贸易,有钱修,把铁路连过去。</p><p>等赚到钱了,再修其他的州府铁路。</p><p>“易弟,今年财政收入更多,你预估有五千万缗往上,还不够吗?”</p><p>李隆基着急,他想一口吃成个胖子。</p><p>“三哥,五千万缗,算不得什么,五百亿钱而已,无法全按照粮食来计算,都买粮食,粮价保证高。</p><p>十年之后,我在后面加个零,五亿缗,看着很多。然!在我眼中,依旧不行。”</p><p>李易知道一个国家的建设需要多少钱,五千亿钱很多吗?</p><p>十年的时间,海外扩张,新的农作物普及,五千亿钱没问题。</p><p>看跟谁比,与其他的国度比,碾压他们。</p><p>与李易曾经的国家比,太少了,科技跟不上,会出现发展瓶颈。</p><p>之后的十年,他要培养大量人才。</p><p>他那时的国家教育为什么是九年义务?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p><p>以十年为限,以五年为计划,百年后再回头看。</p><p>这九年义务教育,其实就足够了,民众基本上的一些生活需要的知识全具备了。</p><p>包括自己修电灯、水管、知道压力、明白水利、懂得化学反应</p><p>九年义务教育学完,要是有工具和时间,连自己家里的一些水电煤气管道什么的都摆弄不明白,就是说明把学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谢谢!</p><p>李易现在想着的教育,可不是从孩子开始培养。</p><p>大唐学子那么多,文学不用再教了吧?不需要写什么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对吧?</p><p>简单的算术逻辑思维能力也不用再额外教授,是不是?</p><p>不用学外语和政治,直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