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国事民事江湖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黄河的水流过了十多万年经无数此改道,始终被人类利用与畏惧。</p><p>不管后代的人怎样把它叫作母亲河,它跟母亲却没有丁点的关系。</p><p>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p><p>三门峡所在,天蒙蒙亮时围拢了许多百姓。</p><p>新的运河修通,绕开了最危险的三门。</p><p>河水依旧浩荡,却少了湍急与暗礁,渔船撑着长篙一次次在运河中探底儿。</p><p>挑担子的人扬声叫卖着早餐,围观的百姓大多选择喝粥吃馒头,带荤馅的比素馅的贵一钱,素馅的比不带馅的贵半钱。</p><p>另外还有卖馄饨的挑担子,一端直接挑陶炉,架锅,烧焦碳。</p><p>自从李家庄子给出焦碳制作技术,许多人用上了,单位时间内供热不大,但时间长,耐烧。</p><p>纤夫们感受着新的栈道,之前修的时候他们参与,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纤夫怎么修最好。</p><p>栈道上旁边岩壁处可把扶借力的地方太多了,用铁锔子砸进去,再钉干木头楔子。</p><p>一次钉好几个小楔子,遇到水的话会膨胀,相互之间有挤压力,还不容易把旁边的岩石给挤碎。</p><p>没有木头架子的栈道会在路上修出石头的凸起与浅坑,尽量给磨光滑,这个是手扶与脚踩。</p><p>险要地方的纤夫不允许穿鞋、戴手套,一旦脱落,整个队伍跟着面临危险。</p><p>旁边还有绞盘,绳子只要前面松一点,随时能绕在绞盘上,大家可以歇一歇。</p><p>上面额外多了一个滑道,有卡扣顺下来,每个纤夫的腰和腿中间有个兜的绳结。</p><p>绳结前面为活扣,一拽就开,避免绳结在某种情况下害了人。</p><p>连着人工运河的清淤,一套设备一年维护,十万缗。</p><p>百姓们不懂得经济,他们只认为陛下天恩,挖运河,本就少了许多人走三门峡死去。</p><p>还有给纤夫们的辅助,行船速度更快,水流平稳,大家想卖东西,叫人撑着小船送。</p><p>“好技术。”此地从施工便来了其他蕃邦的使臣,今日通航,倭国的使臣称赞。</p><p>“是钱。”旁边吐蕃的使臣眼中只有钱,栈道上用了许多的钢铁,还有混凝土。</p><p>纤夫们所用的绳子不再是麻绳,换成棉麻混纺的绳子,麻一律为细麻,更结实。</p><p>大唐对棉花的制作工艺比之前卖的别处的白叠子好上许多倍,织完布后染色。</p><p>白的不好洗,稍微脏一点,马上能看出来。</p><p>棉布怎么洗?李家庄子发明了搓衣板。</p><p>细麻制作的衣服用棒子砸,洗丝制作的在水中浣,</p><p>棉布的容易砸坏,浣还浣不干净,于是有了搓衣板。</p><p>搓衣板搓麻的东西手疼,搓纱的纱坏,似乎只为棉花而发明。</p><p>“航运便捷,莫不是钱?”倭国人反驳吐蕃人,两边不挨着,他们无须给吐蕃人面子。</p><p>有本事你吐蕃来打我日本,来,游过来。</p><p>“与钱何关?”吐蕃这个使臣比较笨。</p><p>“航行速度越快,物资流通越多,税收自然增加。</p><p>说是每年维护费用十万,额外多赚的钱,远超维护费用。</p><p>基础投入带动经济发展,不止大唐朝廷财政增加,沿岸百姓跟着过好日子。”</p><p>倭国使臣研究得gt;<p>细麻制作的衣服用棒子砸,洗丝制作的在水中浣,</p><p>棉布的容易砸坏,浣还浣不干净,于是有了搓衣板。</p><p>搓衣板搓麻的东西手疼,搓纱的纱坏,似乎只为棉花而发明。</p><p>“航运便捷,莫不是钱?”倭国人反驳吐蕃人,两边不挨着,他们无须给吐蕃人面子。</p><p>有本事你吐蕃来打我日本,来,游过来。</p><p>“与钱何关?”吐蕃这个使臣比较笨。</p><p>“航行速度越快,物资流通越多,税收自然增加。</p><p>说是每年维护费用十万,额外多赚的钱,远超维护费用。</p><p>基础投入带动经济发展,不止大唐朝廷财政增加,沿岸百姓跟着过好日子。”</p><p>倭国使臣研究得比较透,可聪明了。</p><p>“听闻李易不在长安,已出海,归程于海州登陆。”</p><p>吐蕃使臣被鄙视一下,装着不生气,说李易。</p><p>“你吐蕃想埋伏?可用我们帮忙?”倭国使臣压低声音。</p><p>“不,只是一说而已,何以埋伏,李东主对我吐蕃有大恩呢。”吐蕃使臣咬牙切齿。</p><p>他可不信倭国人,自己万一一答应,对方告密怎么办?</p><p>正如对方所表现的样子,知道自己的吐蕃打不过去,所以对吐蕃不见丝毫敬畏之心。</p><p>若是有大船,就登陆打你倭国。</p><p>倭国使臣微微一笑,不说话了,他确实要告密。</p><p>他还不知道吐蕃使臣在考虑登陆打他日本的事情,否则他会笑死。</p><p>换成如今的大唐,那个李易说出兵打,自己还可能害怕,吐蕃……呵呵!</p><p>其他有水连着大唐的小蕃邦,看个热闹,他们根本不想与大唐为敌。</p><p>至于刺杀李易,他们还是不想,怕失败。</p><p>李易会飞,一次没打死,叫李易跑掉,自己的地方估计寸草不生。</p><p>啥?派死士去刺杀,被抓了不承认?李易挨打了,需要谁承认?之前的吐蕃、突厥,承认了吗?后来不得赔偿?</p><p>多长时间的事情了?李易还未准备好。</p><p>现在李易根基稳了,想打谁就打谁,新造出来的火枪,小孩子学两天都能杀敌。</p><p>七八岁的孩子趴着打枪,百步开外与弓箭熟手对射不会落于下风。</p><p>培养一个好弓手要用多长时间?培养一个枪手,几天而已,反正数量够多,就能打败敌人。</p><p>吃着早餐的大唐百姓不考虑国家大事,一个新建立起来的水边驿站刚刚修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