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龙袍不识人教化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三艘船走远,消失在视野中,身穿龙袍的李隆基依旧在那里张望着。</p><p>他知道,自己的易弟随便能去哪,并不代表大唐可以去。</p><p>只有这支队伍成功抵达遥远的地方,再回来,才证明大唐的实力。</p><p>海外有很多矿石,种粮食一年能熟好几次,甚至有的土地把种子扔进去便长得很好。</p><p>粮食多,加上易弟出的主意,让百姓多生孩子,到时谁敢与大唐为敌?</p><p>“三郎,穿这衣服怪不舒服的。”一同饯行的王皇后身上穿凤袍,她摸摸自己的肚子。</p><p>“好,换。”李隆基转身从岸边往院子里走,他在李家庄子这边的岸上,不去另一边,怕有危险。</p><p>路上庄主们来来往往的,似乎没看到有人穿龙袍。</p><p>快到到院子的时候,宋德从旁边匆匆赶过来,见到李隆基:“三郎,庄子准备制作一批摔炮,以陛下的名义给孩子们玩耍,三郎以为如何?”</p><p>“善!”李隆基颔首。</p><p>“好!”宋德转身离开,十分自然。</p><p>旁边的毕构等人:“”</p><p>难道已经这个样子了吗?瞪着眼睛装不知道?你们难道不能敬业一些,演也要好好演啊。</p><p>“估计是不认识龙袍和扇盖什么的,庄户,哪见过世面。”张九龄在那小声低估。</p><p>“九龄啊,别说了,老夫算是看明白了。往后过来见陛下,直接叫黄门通报,没人理会咱。”</p><p>毕构摇摇头,他觉得张九龄在强行洗地。</p><p>啥叫不认识龙袍?现在是整个仪仗。</p><p>问问外面的百姓,有不知道的没?</p><p>张九龄笑笑:“好啊,省事儿,不过我还是觉得不通报为好,耽误时间。”</p><p>“算算日子,皇后”宋璟悄悄看一眼王皇后的肚子,去年五月份。</p><p>到了今年已经二月多,眼看着进三月,随时可能生孩子。</p><p>“李易不在。”苏颋明白是何意思,皇后会不会有危险。</p><p>“第二个孩子,容易,本宫状态不凑。”王皇后突然扭头,她听到了。</p><p>宰辅们赶紧低头,在背后讨论皇后生孩子的事情,显然不好。</p><p>这事儿应该跟陛下当面说,皇后生孩子可不是她自己的事情。</p><p>李隆基跟王皇后进院子换衣服,倚仗赶紧撤,太过招摇。</p><p>庄户们跑过来帮忙,需要折叠的给叠好,放进仓库,万一什么时候再用呢。</p><p>庄子原来没有,从兴庆宫拿来,就留在庄子,算备一套,反正又没人敢穿。</p><p>“陛下没有忘记我。”长孙昕指挥着,他原来的职务就是给李隆基管理这些东西。</p><p>此回他又被临时叫来,一同高兴高兴。</p><p>他带着夫人和小妾一起来,顺便把徐家的双胞胎给领到庄子玩耍,等明天他回去的时候再送带上。</p><p>“咱家的地全安排妥当,眼下不急着考虑种什么。”长孙昕的夫人考虑另一见事情。</p><p>别人种地,现在开始盘算播种的顺序,去年冬小麦的,今年收获后种哪种?</p><p>去年没种小麦的,今年要种水田,几月份收割,翻出根子种大白菜?地肥够不够?</p><p&g候再用呢。</p><p>庄子原来没有,从兴庆宫拿来,就留在庄子,算备一套,反正又没人敢穿。</p><p>“陛下没有忘记我。”长孙昕指挥着,他原来的职务就是给李隆基管理这些东西。</p><p>此回他又被临时叫来,一同高兴高兴。</p><p>他带着夫人和小妾一起来,顺便把徐家的双胞胎给领到庄子玩耍,等明天他回去的时候再送带上。</p><p>“咱家的地全安排妥当,眼下不急着考虑种什么。”长孙昕的夫人考虑另一见事情。</p><p>别人种地,现在开始盘算播种的顺序,去年冬小麦的,今年收获后种哪种?</p><p>去年没种小麦的,今年要种水田,几月份收割,翻出根子种大白菜?地肥够不够?</p><p>不跟粮食作物轮换着种的菜地,考虑得更多,需要让地里总是有应季的蔬菜成熟。</p><p>黄瓜、茄子、茼蒿、生菜、豇豆、香菜、韭菜、小白菜、小葱、大葱,菜地的布局安排是门学问。</p><p>等以后有了西红柿、云豆、南瓜等作物,一并考虑进去。</p><p>包括粮田的玉米、高粱、土豆、地瓜。</p><p>长孙昕先点下头,又面带愁色:“怕李易回来不给我们种,何况即便种了,咱还敢卖?”</p><p>“吃,吃一点。先学会怎么种,等种子多了,一旦放开,第一茬保证赚钱。”长孙昕夫人给出她的打算。</p><p>“对,种一茬,收获,再扩大面积,收获,继续一次,种子够了,三年。</p><p>不会,蔬菜若出种子,李易定然用大棚抢时间。</p><p>玻璃大棚抢出来一茬的时间,两年后大唐各地便有种子。”</p><p>长孙昕目前啥都不琢磨,整天算李易。</p><p>他发现跟在李易后面赚钱多,夫人怀着孩子呢,等生完男孩儿,妾就可以生。</p><p>然后弄个高点位置的虚职,把孩子荫官。</p><p>至于说陪在陛下身边,有什么用?能不能当上大官,并不在于陛下总能看到你,得问李易。</p><p>侍郎往下,陛下与宰辅指派,尚书和宰相,李易不点头</p><p>“李郎,朝廷的船队应是快出发了吧?迎着此时的风,帆船不易前进。”</p><p>甲板上,永穆公主头发没扎,被风吹得飘舞。</p><p>船只直线航行,受风的影响,左舷的海浪大,能够感受到船的起伏。</p><p>“现今的军队船帆使用棉线纺织,比较结实,不用刷桐油,在同能性能上,比麻的轻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