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销售税收寻有度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毕构一说李易,周围的人突然都有一点伤感。</p><p>包括宋璟,别看他总想找点李易的小毛病,他本心还是希望李易呆在庄子上。</p><p>人不在了,只留下一个装许多信的箱子。</p><p>“今年的上元节热闹一番。”李隆基说着给大家盛辣酱,苏颋没有。</p><p>“早知道我不吃那么多麻辣的火锅了。”苏颋眼馋,他从李家庄子弄了不少锅底儿料。</p><p>然后连吃好几天,为了不浪费。</p><p>先是一家人吃火锅,没吃了,扔了可惜,下顿再吃。</p><p>下顿的时候有的菜少了,再补点菜。</p><p>补完菜发现味道淡了,加麻辣料。</p><p>加完后发现又剩了,继续下顿吃。</p><p>就这样吃了好几天,一直吃出胃肠道问题,才忍痛丢掉那个火锅。</p><p>“鞭炮给边关的将士们送去了,不止郭知运那里,其他地方的也有。”</p><p>毕构在心疼,朝廷花钱购买,成本价,人力成本算进去了。</p><p>材料成本便宜,李家庄子的人工费高。</p><p>他还不能收税,一收税,价钱把税钱包含进去。</p><p>就跟李易那时有的店开增值税发票一样,不要发票一个价钱,要发票就额外拿钱。</p><p>能用来抵税的自然就会拿发票的税点,回去走账。</p><p>虽说按照法律,只要给出价钱,就必须包含了增值税发票。</p><p>实际操作中,大家自动规避。</p><p>根本管不了,尤其是小的店铺。</p><p>曾经李易那里的抚顺,挨着沈阳那个,有新的领导上来,要烧三把火。</p><p>干啥呢,查,查所有买卖的进货发票。</p><p>一个摆摊卖牙签的由于无法提供牙签的进货渠道发票,被罚了五千元。</p><p>然后整个挨着沈阳的一个地区,高湾,所有的店铺全部关门,不营业了,怕你过来查。</p><p>连续三天,新的领导火没了,跪了,不查了还不行么?</p><p>后来那个领导就被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了,他有别的问题。</p><p>毕构不晓得李易那时的事情,他对李家庄子的迷惑性操作感觉很茫然。</p><p>“陛下,若所有商人需缴税,额外增加税钱,皆学李家庄子,该如何?”</p><p>毕构愁,就怕别人都聪明。</p><p>李隆基诧异:“李家庄子别的买卖不是正常交税么?鞭炮人家本来不生产那么多,你非要买。</p><p>额外下单,额外加钱,难道有问题?朝廷定制购买的商品,非社会流通,不应该采取特殊政策么?”</p><p>李隆基不是以前的李隆基了,他懂的知识多。</p><p>别糊弄朕,朕整天跟易弟在一起,学到的比你多。</p><p>“臣是说其他的商户,朝廷采购,关于成本和税收。”毕构辩解。</p><p>“以成本价钱采购,何来税收一说?哦,朕知道你要说什么,商家销售商品,本身处在亏损状态,若再交税,不利于商家持续经营。</p><p>这个有,以后再说,待税收大部分地区开始施行,会有退税与补贴。</p><p>小范围试行收税,无法照顾全面,别的地方的人无法提供税收证明。”</p><p>李隆基依旧明白,易弟说过,凡是你能琢磨出来的,易弟早就写出来了。</p><p>毕构郁闷啊,当一个专业的臣子,结果没有陛下专业,忽悠不了哇!</p><p>“臣清楚,臣其实其实是想小易了。”毕构还能</p><p>别糊弄朕,朕整天跟易弟在一起,学到的比你多。</p><p>“臣是说其他的商户,朝廷采购,关于成本和税收。”毕构辩解。</p><p>“以成本价钱采购,何来税收一说?哦,朕知道你要说什么,商家销售商品,本身处在亏损状态,若再交税,不利于商家持续经营。</p><p>这个有,以后再说,待税收大部分地区开始施行,会有退税与补贴。</p><p>小范围试行收税,无法照顾全面,别的地方的人无法提供税收证明。”</p><p>李隆基依旧明白,易弟说过,凡是你能琢磨出来的,易弟早就写出来了。</p><p>毕构郁闷啊,当一个专业的臣子,结果没有陛下专业,忽悠不了哇!</p><p>“臣清楚,臣其实其实是想小易了。”毕构还能说啥?</p><p>“不要想他,多想想户部。”李隆基说完低头吃饭,你想什么小易?你的牙又没出问题。</p><p>“将来跟海外的人进行交换的时候,就是贸易,先扣税。”</p><p>隔玻璃看外面大海的李易心有灵犀般的也想到了税的问题。</p><p>他不去甲板,风大、天冷。</p><p>此时他才知道以前国家的海军多么不容易,三十多海里的速度,也就是将近六十公里的时速。</p><p>海军站在甲板上吹风,进行巡逻。</p><p>夏天还行,冬天纬度高的地方,本来气温就十来度,再那么吹,潮气又重。</p><p>吹一个小时该多难受啊,站岗又不是一个小时。</p><p>游艇的速度更快,李易才不出去呢。</p><p>说话时李易用干果嵌给永穆公主、小兰和大弟子掐榛子。</p><p>水漏过筛的榛子,基本上每一个榛子里都有仁,而且还比较大。</p><p>游艇上就这一种榛子,不可能带没仁和小的榛子出航。</p><p>“师父,别的地方咱们怎么收税?又不是大唐的人。”小丫头把自己想像成岛子上的人。</p><p>她认为你收税,跟我无关,我凭啥给你税?</p><p>“这个涉及到了出口税和进口税,外面的本地人不会承担大唐的税。</p><p>因为他们不是自己把东西带到大唐来卖,他们更不承认大躺的律法。</p><p>不过咱们大唐商人要交税,出口税。想让别人认同你,需要一个操作流程。”</p><p>李易给大弟子讲解,小丫头年岁不大,聪明着呢。</p><p>他举例子,比如到了一个地方,用丝绸换东西。</p><p>谈好交换比例,要收百分之三十的税,十尺的丝绸,给对方七尺。</p><p>对方当然不高兴了,偏我是不?</p><p>这个时候给对方一个收据,说不但有退税,还有补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