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一字当前必呼稳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李隆基听愣了,李易说那个接手的人,服务员工资一个月三百钱到五百之间。</p><p>而之前打样的服务员,工资最少最少两千钱,如果效益好,还有额外奖金。</p><p>人家服务起来当然尽心,始终微笑。</p><p>这个经营上面赚不了多少钱,依靠这个工资,想收回投入的本钱,每个十年八年不可能。</p><p>然,人家卖饭店,连着之前的利润,一下子赚一倍。</p><p>其实哪怕百分之五十都行,若半年时间能卖出去,百分之三十亦可。</p><p>半年一换,十年可就是一百九十倍。</p><p>只要人手不停地培养,给高工资,从银行贷款,利息才多少?</p><p>经营起来的回报率又是几许?非常划算。</p><p>“还有一种模式,属于长期回报,不卖,而是租,同样一批好服务员”</p><p>李易又讲起另一种操作方法。</p><p>买饭店,服务员厉害,一年就能把成本的百分之二十赚回来。</p><p>之后换地方,这个房子出租,贷款买的,加上之前赚的,后期的租赁费用正好能够抵得上还款。</p><p>要是钱多的话,可以长贷短还。</p><p>之后再用这个房子贷款,去别的地方继续买饭店。</p><p>越干房产越多,一般看情况,生意特别好,可以干两年。</p><p>新鲜劲儿过去了,就一年。</p><p>凡是接手继续干的,就会发现,自己不赚钱啊。</p><p>那对呗!一个是服务员不行,工资少,一个是周围消费的群体不爱吃了。</p><p>“既如此,易弟怎不去做?”李隆基学会了,还有这等操作?</p><p>“我方才说的是牌子不够硬的,我李家庄子开店,不卖也不租,像醉仙居。</p><p>我都不开连锁,我要保证我李家庄子的店,只要开一个,就是一个地方的牌面。</p><p>这叫品牌价值,加盟费模式的连锁开出去,最后的结局都是完了。</p><p>别人圈到了钱可以破产,李家庄子行吗?李家庄子若是倒了”</p><p>李易说着作数钱的样子,指头互相搓。</p><p>李隆基汗在一瞬间出来了:“对,易弟,你稳住。”</p><p>他反应过来,李家庄子倒了,兑换券怎么办?</p><p>“稳着呢,看城南我庄子的买卖,多红火?利润并不少,百姓还高兴。”</p><p>李易笑着点头,他不敢浪,每一步必须踏踏实实。</p><p>李家庄子不是庄子,是连绵山峦、是无垠大海。</p><p>李成器喝口酒,一大早就喝,低头沉吟一下:“易弟,城南的买卖,冲击了东西两市。”</p><p>“东西两市黄了?城南的低价销售,冲击的是外来商人的利润。</p><p>我城南压着价,东西两市的价格抬不起来,他们只能去压外来供货商的价格。</p><p>外来供应商的单价低了,只要数量多,还是有足够的利润。</p><p>不在长安卖,你卖到别的地方,那里的货物吞吐量能够支撑这种大规模销售和采购吗?</p><p>若不加限制,两极分化严重,大唐必然埋下隐患。”</p><p>李易继续给别人上政治经济课,想要多赚钱,就得研究新的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商品品质。</p><p>包括奢侈品,谁能把奢侈品的牌子立起来,谁有本事。</p><p>日常生活用品,不可以超出平均消费水平。</p><p>“李郎,是说粮食和油?别的可以不吃,这两个不吃不行。”永穆公主在努力学习。</p>是外来商人的利润。</p><p>我城南压着价,东西两市的价格抬不起来,他们只能去压外来供货商的价格。</p><p>外来供应商的单价低了,只要数量多,还是有足够的利润。</p><p>不在长安卖,你卖到别的地方,那里的货物吞吐量能够支撑这种大规模销售和采购吗?</p><p>若不加限制,两极分化严重,大唐必然埋下隐患。”</p><p>李易继续给别人上政治经济课,想要多赚钱,就得研究新的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商品品质。</p><p>包括奢侈品,谁能把奢侈品的牌子立起来,谁有本事。</p><p>日常生活用品,不可以超出平均消费水平。</p><p>“李郎,是说粮食和油?别的可以不吃,这两个不吃不行。”永穆公主在努力学习。</p><p>她活得自在开心,不像李易那时的一些女子,要买包、买跑车,最好是还有游艇。</p><p>她们需要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没毛病。</p><p>从古至今,凡是在其他方面不能为自己获取地位的,都用脸和身材说话。</p><p>南曲的价格为啥那么高?人家大家有才又有财。</p><p>永穆公主不用,她是公主,她追求什么社会地位?</p><p>当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怎么死的?</p><p>等嫁给李易,要什么地位?李易夫人这个称呼的地位够用不?</p><p>以永穆公主的身份来做事,有人会盯着,一旦有点什么问题,御史台的人敢弹劾。</p><p>以李易媳妇儿的身份行事,别人选择性眼盲,啥都没听到、啥也看不见,御史台的人忙着呢,哪有工夫去找她的麻烦。</p><p>万一有人缺心眼,真就弹劾了,到中书省,宰相们一看,卧槽,留中吧,完事儿。</p><p>留在中书省不发布出去,叫留中不发。</p><p>顺便有人赶紧跑到李家庄子,告诉宋德,有人弹劾你家夫人啦,老谁家那个小谁。</p><p>跑着来的,回去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自行车的车把上挂了许多东西,还有后坐也堆了东西。</p><p>自行车和其他的东西都是报信人的,怀里还揣一摞子兑换券。</p><p>李家庄子在第二天的报纸上的一个小角落说因为庄子亏损,故此老谁家的那个小谁的福利没了。</p><p>当天,弹劾永穆公主的人就社会性死亡。</p><p>除非自己种地,不然就是真正的死亡。</p><p>官员不会跟他说话,他家人出去买菜,整个京兆府的卖菜人,没一个会卖。</p><p>“其他的副食亦如是,比如葱姜蒜,还有肉什么的。”李易微微摇头。</p><p>“那别人大量购买,要抓吗?囤积居奇?”永穆公主调皮地吹了一下额前的刘海。</p><p>刘海不是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