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长安边关结一情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当有资格进单间的人落座的时候,外面的西南蛮俘虏一队队出发。</p><p>他们已经知道积分什么的其实无所谓,李东主最在乎是否归心。</p><p>他们能找来的家人都到了,还没有到的,就是被别人给弄走的,在等待的时候,更家卖力工作。</p><p>“易弟,此西南蛮俘虏可信?”李隆基把自己的餐盘放下,听到宋德的汇报,问李易。</p><p>“一个官员被贬谪了,到岭南那里,九龄的家那边,然后等着要回京城的时候,另一个好友见到了他和他的歌伎。</p><p>于是写了一首诗,是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p><p>李易把苏轼的定风波搬出来,关键在于最后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p><p>李易曾经还认为大唐接受不了词和曲,结果发现,大唐文人什么都能接受。</p><p>再一想李白时候,李白写诗可不是一律近体,他也长短句。</p><p>这就跟他那时的人一样,听歌和看诗,好不好,不在乎固定的节奏与格律。</p><p>人对美的欣赏其实有着共通性,包括西方歌剧使用茉莉花旋律。</p><p>“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李郎,好美!”永穆公主被迷到了。</p><p>“是啊,我抄的这个诗,那个人确实厉害。”</p><p>李易承认,自己在文学方面,比不了苏轼,虽然自己也很努力地学过。</p><p>自己只能模仿,每一个人的风格模仿一下,但不入神。</p><p>不是自己写不了入神的东西,是一旦写出来,就表露出自己的内心,自己不愿意把内心展露给其他人。</p><p>所以自己别看从小就开始学文学,却永远达不到巅峰。</p><p>自己不够自信,不管在医术、文学、音乐、美食、经商,等方面,始终处在恐惧状态中。</p><p>想要获得最高的地位,一直不行,故此自卑。</p><p>“李郎,你总说抄,你不抄的呢?我相信你。”</p><p>永穆公主不愿意听李易一写出什么好的诗就说抄,总是谦虚作甚啊。</p><p>李易端起酒杯,仰头把二两六十三度的白酒给灌下去,看着永穆公主说“抄不抄都一样,我有本事抄,就有本事自己写。”</p><p>李易豪迈了,决定改变自己。</p><p>那些历史上的诗人接受的教育,自己也接受过,而且自己所在的时空信息量多大呀!</p><p>何况自己随时能查,有系统,系统哎呀,系统挺好的,不知道它吃不吃饭?</p><p>系统“”感动</p><p>“嗯!”永穆公主开心地夹她自己点的茄盒。</p><p>她觉得她见到李易之后,就像活在梦里一样,不,梦都不敢梦。</p><p>“易弟对边民所治,当真有方。”</p><p>李隆基不管儿女情长,他对其他部族的治理方面最为闹心。</p><p>今朝有降,明日复叛。不用,边关有缺用之,边关不稳。</p><p>“百姓所图,只在安稳。如狼群行规,强者当王。”李易对此有过研究。</p><p>谁强大,大多数人就会去依附。</p><p>但终究有人不是,这才叫脊梁。</p><p>最美丽的其实都是逆行者,当祖国处在贫穷落后阶段时刻想尽办法归国的,就是榜样。</p><p>当祖国发展起来,之前瞧不起祖国的人再回来,待遇就不一样了,只是商业金钱嗯!”永穆公主开心地夹她自己点的茄盒。</p><p>她觉得她见到李易之后,就像活在梦里一样,不,梦都不敢梦。</p><p>“易弟对边民所治,当真有方。”</p><p>李隆基不管儿女情长,他对其他部族的治理方面最为闹心。</p><p>今朝有降,明日复叛。不用,边关有缺用之,边关不稳。</p><p>“百姓所图,只在安稳。如狼群行规,强者当王。”李易对此有过研究。</p><p>谁强大,大多数人就会去依附。</p><p>但终究有人不是,这才叫脊梁。</p><p>最美丽的其实都是逆行者,当祖国处在贫穷落后阶段时刻想尽办法归国的,就是榜样。</p><p>当祖国发展起来,之前瞧不起祖国的人再回来,待遇就不一样了,只是商业金钱上的关系。</p><p>李易不会去指责,但态度绝对不同,尤其是现在。</p><p>李易说着,给永穆公主夹了一个腊八蒜,已经腌制好了。</p><p>腊八蒜在任何时候都能腌制,就是醋和蒜。</p><p>腊月的时候为什么好?那是专指北方。</p><p>北方温度低,低温环境下用陈醋来腌制腊八蒜,菌群少,有害的那种。</p><p>永穆公主扭头看一眼小兰,又看李易。</p><p>李易再夹一瓣蒜放到小兰的碟子里,小兰看到蒜,低头,一滴泪水掉到碗里,她赶紧用筷子夹起来吃掉。</p><p>她已经很知足了,能够坐在这个单间里吃饭。</p><p>“不要吃太饱,吃完了,咱们去扫雪,主要是堆雪人。”</p><p>李易告诉永穆公主,一会儿有活动。</p><p>胡萝卜、竹扫帚什么的他都叫人准备好了。</p><p>他的记忆中,小时候北方总是堆雪人。</p><p>后来大家都为了生活,或者说是生存,父母已经无暇带着孩子堆雪人了。</p><p>大唐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堆雪人,没有意义。</p><p>李易想堆,堆给孩子们看。</p><p>应该回家呆着的孩子,现在都住在李家庄子了。</p><p>就是永穆公主要教导的孩子,人家家长放心,人走了,还是把孩子送过来。</p><p>“李郎,边关的将士现在能吃到茄盒吗?”永穆公主突然想起了吐蕃那里的大唐将士。</p><p>“没有,绝对吃不到,今年来不及。送东西也要送最需要的。”</p><p>李易摆摆手,他知道那边的情况。</p><p>将士能够保持营养均衡就行,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就这三样。</p><p>维生素是许多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