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货币纪念回本钱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一小队羽林飞骑在夜色下快速离去,他们需提前把九口人的事情汇报给李易。</p><p>此家男方姓班,消息送回去,具体如何处理,看李易安排。</p><p>羽林飞骑到秦岭上抓兔子,下雪之后,动物行走有痕迹,容易寻找窝。</p><p>不止班家人遇到羽林飞骑,另有上山抓野鸡的人也被羽林飞骑救过。</p><p>野鸡好抓,只是山上不只有野鸡,更有野兽。</p><p>一家九口吃过饭,还擦了个热水澡,用手巾沾热水擦。带着放松的神情沉沉睡去。</p><p>太阳从东边的地平线上跳出来,百姓们开始准备过小年,明天,腊月二十四。</p><p>也有从今天晚上开始算的,半夜一过,就算小年。</p><p>李易休息,养精蓄锐,准备拿死囚练手,传管子,需要助手配合。</p><p>李隆基也没去上早朝,没有什么事情。</p><p>以前都是两个宰辅,如今四个。</p><p>那时年底宰辅忙碌,主要忙于钱财,没钱啊。</p><p>年怎么过?花多少?过了年三十儿,进入春天,一年的事情哪里用钱?</p><p>如今财政的钱使劲花,反正自己不花,李易也会帮着花。</p><p>毕构四人在李家庄子吃早饭,不急着去政事堂。</p><p>“明年的预算全部作好,目前要等明年夏收时粮食增产情况,百八十万的钱不多,哪里需要,安排吧。”</p><p>毕构咽下口中的葱油饼,言及朝廷派钱之事。</p><p>他现在说话自动省略单位缗,每一个数字,如果后面没加钱,就代表缗。</p><p>宋璟三人理所当然地点头,表示认同,对,一百万缗,小钱儿。</p><p>他们都忘了几年前朝廷一年收租子加起来折算钱不到八百万缗的时候了。</p><p>今年朝廷收入三千余万缗,不算租子,租子更多。</p><p>百姓在报纸上学到了,如何积肥、怎们使用先进的工具、节省时间后开展副业。</p><p>即便不开展副业,休息的时间长,对身体的伤害则小,能够恢复。</p><p>一般的副业都是养家禽,人工孵化,鸡、鸭、鹅采用方法不让抱窝,多生蛋、不减体重。</p><p>要不是李易帮着直接花掉一千五百万缗,宰辅们已经不会花钱了。</p><p>“明年钱更多。”苏颋在发愁,他感觉自己驾驭不了那许多钱财,即便他不直接管钱。</p><p>“不怕,问李易。”张九龄想得开,钱多了如何用掉,相信李易有办法。</p><p>“明年朝廷印纸币,如何?”宋璟惦记夺权,李家庄子的兑换券越印越多。</p><p>自己身为宰辅,无法控制货币发行。</p><p>“印钱有成本,小易提及过,大唐物产越丰富,小额货币需求量越大。</p><p>印分钱和一角钱,每印出来一张就赔一部分钱。</p><p>书上怎么写的来着?货币成本与货币流通的关系,包含货币磨损和流通环节中的周转次数。”</p><p>毕构说的书就是李易写给他们的,里面学问大着呢。</p><p>“吃饭吃饭,过年能休息几天,唉!”宋璟头疼。</p><p>李易给出来的各种书,学着费劲,哪怕语言已经够浅显直白了。</p><p>等四个人吃完饭去上班,李隆基与李易才起来。</p><p>喝一大杯温水、洗澡、吃饭。</p><p>“易弟,庄子里还有货gt;<p>自己身为宰辅,无法控制货币发行。</p><p>“印钱有成本,小易提及过,大唐物产越丰富,小额货币需求量越大。</p><p>印分钱和一角钱,每印出来一张就赔一部分钱。</p><p>书上怎么写的来着?货币成本与货币流通的关系,包含货币磨损和流通环节中的周转次数。”</p><p>毕构说的书就是李易写给他们的,里面学问大着呢。</p><p>“吃饭吃饭,过年能休息几天,唉!”宋璟头疼。</p><p>李易给出来的各种书,学着费劲,哪怕语言已经够浅显直白了。</p><p>等四个人吃完饭去上班,李隆基与李易才起来。</p><p>喝一大杯温水、洗澡、吃饭。</p><p>“易弟,庄子里还有货币抵押品几许?”李隆基发现兑换券越来越好用,怕庄子东西不够。</p><p>“京兆府的货币回流量在增加,说明长安的经济地位提高,河南府的东都需要跟着提高。”</p><p>李易没提有多少货币抵押品,他说货币回流。</p><p>李家庄子在大量出售奢侈品,每一次出售都是高比例的利润。</p><p>这个利润就是抵押品,回流速度越快、净利润越多,那么抵押品也就跟着增长。</p><p>“陛下手中的黄金和白银太多,能否先给你庄子,你庄子出货币?</p><p>然后发行到更远的地方,增加纸币的使用量?</p><p>纸币携带方便,某一种程度上节省货币运输损耗,减少无效损耗。”</p><p>李隆基看李易抄的书,很认真呢。</p><p>听李易一说即知是何意思,兑换券在一个地方转,利润是增加了,对于推广纸币不利。</p><p>他想把自己的黄金和白银换成李家庄子的兑换券,然后直接放外面州府,进到县里。</p><p>“行!”李易想了下,答应用李隆基的钱来印钱。</p><p>“兑换券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扣掉,让陛下出。”李隆基害怕坑了李易。</p><p>自己拿价值一百万缗的黄金换到有一百万缗的兑换券,成本李易承担。</p><p>货币流通中的税收和百姓节省下来的货币运输损耗,进入循环后,朝廷得利。</p><p>李易摆下手:“不用,那个发行下纪念币就行,我能从中赚到钱。”</p><p>“怎么个纪念?”李隆基从不怀疑李易说能赚钱的事情。</p><p>“重新设计版面,增加铸造难度,这是非纸币的。纸币的印刷更精美,能够流通,亦可收藏”</p><p>李易给李隆基讲纪念币,纪念币的发行,一般情况下是等额发行。</p><p>李易要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