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 国家财政如养殖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三哥你帮我看看,我抽出不手来。”李易很自然地把该给谁的东西给谁。</p><p>李隆基拿过宰相的上书,看看漆封,挑开。</p><p>扫一眼,宰相们知道规矩了,着急的事情别写那么文,不着急的可以写成赋。</p><p>内容不多,主要问如何安排后勤。</p><p>“易弟,从更远的地方因大雪,吐蕃部族归顺,宰辅们担心。”李隆基对李易说。</p><p>宰相担心,他不担心,不就是后勤么。</p><p>李易轻轻点头:“辎重运输,属于社会经济环节中的一部分。</p><p>拿出来一百万缗的粮食,运到地方剩三十万缗的数量。</p><p>感觉上是吃亏了,实际上并没有。因为……”</p><p>李易说理论,告诉大家,牲畜和人力的付出,本身有回报。</p><p>回报就是赚钱,尤其是冬天,冬天北方生产困难,喂养牲畜成本高。</p><p>与天暖时的农耕不同,有的甚至就专门负责运输,并不参与田地的工作。</p><p>这样冬天则收入降低,现在运输辎重,牲畜能吃更好的料,养牲畜的人也有钱赚。</p><p>最后这个钱,还是要流通的,并没有消失。</p><p>真正消耗的是国家财政收入,获得的是一大群归顺的百姓。</p><p>百姓是资源,将来能够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p><p>此事的辎重运输消耗的钱财,相当于公共事业。</p><p>如修路和完善水利,跟养猪差不多。</p><p>买猪崽子,然后喂,仔猪是钱,喂的饲料更是钱,当猪养肥了,赚得也多呀。</p><p>“肉,烂在锅里,在财政能够轻松支撑的时候,边关人口增加对大唐有利。</p><p>现在开始陆续收税,收税的覆盖面越大,大唐的财政收入越多。”</p><p>李易最后终结,就这么点事儿。</p><p>“竟然是这样?现在户部还有多少钱?”李旦听懂了,问一下朝廷的钱财。</p><p>“应该还有六百多万缗吧,还没花出去,明年规划,找老毕。”李易知道,他计算着呢。</p><p>铁路的铁轨等方面一下子就把钱扔进去了,要速度,就得多花钱。</p><p>李旦使劲叹口气:“居然还能剩下这么多的钱。”</p><p>“过完年就没了,我不希望朝廷财政结余太多,给他们安排,然后冬天两都的大棚和商税又会补充。</p><p>明年京兆府周边的州和河南府周边的州都要交税,”</p><p>李易才不允许大量财政结余出现,说明有资金沉淀了。</p><p>李旦笑一声:“听小易的。”</p><p>他发现自己瞎操心,根本无须去管。</p><p>“易弟,钱从户部出?”李隆基得问,你都安排明白了,现在属于额外支出。</p><p>“李家庄子出,借给朝廷,回头从税上扣。然后咱们这个投入啊,属于大唐、吐蕃合作项目基础投入。</p><p>将来分红的时候,必须扣除成本,资金本身的成本和时间成本,也就是利息。</p><p>咱们不容易,属于帮吐蕃在冬季最关键的时候养民,百姓需要我们。”</p><p>李易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叫人看了可感动了。</p><p>小丫头冯青黛就一脸崇拜,仰头看着师父:“师父,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还为吐蕃的百姓着想。”</p><p>李易低头:“……”</p><p>“青黛呀,师父不是那样他发现自己瞎操心,根本无须去管。</p><p>“易弟,钱从户部出?”李隆基得问,你都安排明白了,现在属于额外支出。</p><p>“李家庄子出,借给朝廷,回头从税上扣。然后咱们这个投入啊,属于大唐、吐蕃合作项目基础投入。</p><p>将来分红的时候,必须扣除成本,资金本身的成本和时间成本,也就是利息。</p><p>咱们不容易,属于帮吐蕃在冬季最关键的时候养民,百姓需要我们。”</p><p>李易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叫人看了可感动了。</p><p>小丫头冯青黛就一脸崇拜,仰头看着师父:“师父,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还为吐蕃的百姓着想。”</p><p>李易低头:“……”</p><p>“青黛呀,师父不是那样的人,师父在算计。以后教你人间善恶,给你作完手术,慢慢来。”</p><p>李易不想骗开山大弟子,别把我想成圣人,我动起手来黑着呢。</p><p>我属于心黑手黑,脱了袜子脚丫子更黑的那种。</p><p>“师父我知道啦,被师父算计的人是坏人。”青黛理解得透彻。</p><p>“回去后,找到死囚,师父带你看怎么用介入手术进行球撑开,你就需要撑开,然后就好了,很简单。”</p><p>李易对自己的开山大弟子已经满意到无以复加的程度。</p><p>这个手术简单,对,相对简单,就是一个地方太狭窄了,然后弄个气球进去。</p><p>十秒钟之内,把气球撑开,狭窄的地方给拉大,会有创伤,不过没什么大问题,能长好,然后收起球,拿出来。</p><p>就十秒,时间越短越好。</p><p>李易需要练习介入,找多一些的死囚,把自己和助手的手法练出来。</p><p>之前练过,拿死人练,死人的肌肉、血管、血压的情况更活人不同。</p><p>在他那时,最初七八九十年代,附近有大厂子的医院的医生的水平就高。</p><p>不是说学得好,是练习的次数多。</p><p>李易需要活人来练手,必死的死囚,给一个活的机会,相信百分之九十的死囚都愿意。</p><p>“嗯!”小丫头现在变得无忧无虑的,自己可以活很多年啦,那样就能帮助不少人。</p><p>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这般,赚的钱并不多,伏牛山周围的地方百姓生活水平不够高。</p><p>哪怕有老君山,李世民给弄的名字,还是不行。</p><p>一些时候冯氏在补贴,药材上的,患者就拿不出来钱,山里有药材,救,还是不救?</p><p>采药是时间,冯氏之前还有一点点冷漠,就是吃不起昂贵药的人,他们不补贴。</p>&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