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贸易新政知底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农家一锅出</p><p>“从今日起,卖货物的大唐商人交一成税,卖的夷商交一成税,买的夷商交一成税。jsjr”</p><p>广州海边码头,有人读着贴在那里的告示上的话。</p><p>大唐的商人听了不觉得如何,与他们无关,他们之前也交一成的税。</p><p>而且广州在修路,一条条狭窄和根本不应该算是路的路上,百姓们在挖凿。</p><p>这就是他们交的税钱,从码头开始,一直通过大庾岭到更北面的路,全修好了。</p><p>还有驿站,十里一驿。</p><p>运输货物对于驿站的依赖不是太高,大家都是有武装保护。</p><p>送信却不一样,走驿站,多给钱,信会很快被送到目的地。</p><p>一封信愿意花一缗钱,相隔两千里,五天内送到,一天四百里。</p><p>对于曾经朝廷的六百里急报和八百里加急,显得慢了。</p><p>不过比以前让人送信,快了何止十倍。</p><p>商人们觉得驿站的人辛苦了,驿站又不是一个人赚钱,一群人,一缗一个人一钱都拿不到。</p><p>也有商人认为还可以,不是一个商人送信,每天几十上百个商人要写信往来。</p><p>有的甚至是从夷商那里买一点样品,装在小包裹中连着信一起送走,五天内送到家。</p><p>家里那边看样品,再回信,五天内送回来。</p><p>若愿意花五百缗钱,能够把一个不超过二十斤重的包裹三天内从广州送到长安。</p><p>别管人家怎么跑,五十万钱,保证给你跑到。</p><p>比八百里加急还快,一路将近四千多里了吧?一天跑一千四五百里?马要怎么跑?</p><p>然!目前为止没有人愿意花那个钱,二十斤的什么东西值五百缗?造反的文书?</p><p>他们还不清楚,朝廷加急,从长安到河西节度使,一天内抵达。</p><p>过程简单,冲刺,骑上好的军马便冲刺,到下一个驿站立即换马再冲刺。</p><p>“多花一成的钱?总涨。”</p><p>“去别的地方看看?绕开他们?”</p><p>“绕不了,旁边还有一个告示说只要发现有人私下买卖举报的人拿货物的一半钱财。”</p><p>“哪来的那么多钱赏赐?”</p><p>“没收,把我们的东西和大唐商人的东西全收走。”</p><p>“会有人举报?”</p><p>“你说呢?”</p><p>“换成是我我举报。”</p><p>“自己人都会举报只要不是同一艘船的货物的人。”</p><p>夷商们郁闷,多花钱意味着利润少了一成。</p><p>“交吧,交五成的税还是能赚许多。”</p><p>“大唐什么都不做直接赚钱。”</p><p>“告示说要修好的码头,还有库房。”</p><p>“他们很多商人在用一个叫李家庄子的兑换券,你们有吗?”</p><p>“我换回去了几百缗的,全是一钱的在我那里当钱用我担保,很好用。”</p><p>“我也试试。”</p><p>夷商们的话题换到了兑换券上,大唐说的税,在他们可承受范围内。</p><p>他们的利润可不是百分之二十,他们跑一趟船至少五倍利润,远的地方甚至超过十倍。</p><p>海边站着一群人拿武器的人,覃水坐在用草编织的太阳伞棚子下面喝冰水。</p><p>她的人负责治安顺便帮忙查验货物。</p><p>广州府的人以前还能捞点油水,看到新来的一群人gt;“大唐什么都不做直接赚钱。”</p><p>“告示说要修好的码头,还有库房。”</p><p>“他们很多商人在用一个叫李家庄子的兑换券,你们有吗?”</p><p>“我换回去了几百缗的,全是一钱的在我那里当钱用我担保,很好用。”</p><p>“我也试试。”</p><p>夷商们的话题换到了兑换券上,大唐说的税,在他们可承受范围内。</p><p>他们的利润可不是百分之二十,他们跑一趟船至少五倍利润,远的地方甚至超过十倍。</p><p>海边站着一群人拿武器的人,覃水坐在用草编织的太阳伞棚子下面喝冰水。</p><p>她的人负责治安顺便帮忙查验货物。</p><p>广州府的人以前还能捞点油水,看到新来的一群人抢买卖有人想搞事儿。</p><p>等知道对方是陆州覃家寨子的覃水时瞬间打消念头。</p><p>尤其是货物和人手不全是覃家的,陆州一大片地方的各寨子都有份子和人手在。</p><p>敢伤害她,一个月内,信不信那边出来十万兵到此攻打?</p><p>大唐朝廷不会为了一个主动挑事的人而招惹如此多的山民。</p><p>若被他们抓住,不,应该在被抓之前自杀,给自己一个痛快。</p><p>“你喝这么多的冰水不怕生病?”卫岳峰和张九龄都在。</p><p>卫岳峰看覃水不停地喝冰水,担心对方喝出问题。</p><p>“喝完这碗就不喝了,咱们的冬天不结冰,想储冰找不到办法。还好能用硝石制冰,以前没享受过。”</p><p>覃水露出可怜的表情,日子苦哇!</p><p>“东主说,往后本地没有冰,可用船运,从登州、莱州等地,把冰装在船上。</p><p>运到这边的时候,冰不会化太多,有码头,商人们钱多,卖给他们,还有夷商。”</p><p>羽林飞骑的人在喝茶水,绿茶,他们的福利,谈到了将来的事情。</p><p>李易说过,船只出海,淡水不容易保存,有几种方法。</p><p>一种是他有办法蒸馏海水,然后用硝石制冷凝结。</p><p>一种是带上大的酒桶,里面装着黄酒,喝黄酒解渴,黄酒储存好了不会坏。</p><p>一种则是带冰,一路走着一路取冰吃。</p><p>一种是罐头,大瓶子装的水果罐头,打开一个一船的人吃,说是还能补充维生素什么的。</p><p>如果船够大,甚至可以种菜,带着泥土和用来制作肥料的罐子。</p><p>不用在船上养猪,应该养马,东主说另一个地方没有马。</p><p>覃水又喝一口冰水“我们也要造大船,阿大说要入大唐的籍贯,每年交点钱也行。”</p><p>“为何?”张九龄不认为对方需要交租子,大唐管不了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