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药物难制曹操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小半个时辰过去,三个宰相相继赶到。</p><p>毕构家远,最后一个抵达,前面两个人已经看完战报,脸带着喜色。</p><p>毕构拿过来战报观瞧:“陛下张孝嵩又立大功了。”</p><p>“嗯!”李隆基颔首。</p><p>“可要调回来?”毕构觉得两次战役,张孝嵩的功劳过大。</p><p>“不调,放在那里。”李隆基拒绝,他不怕张孝嵩功高。</p><p>可以赏赐,还没赏到头呢。</p><p>“不怕……”毕构欲言又止。</p><p>“方才朕派人给易弟送了信,易弟回信说就让其呆着,若有机会,张孝嵩自己决定是否出兵突厥施。”</p><p>李隆基说出原因,不是朕一个人的意思,李易也是如此想。</p><p>“既然是小易出声,便留吧。”毕构没什么好说的。</p><p>李易很神奇,之前就是李易说不要把张孝嵩下狱。</p><p>现在得到好结果了,张孝嵩能征善战。</p><p>张孝嵩其实是文官,不是武将,他进士及第。</p><p>“陛下,当传扬天下。”宋璟对张孝嵩不熟悉,他回来的时候,张孝嵩已经打完了西域的战役。</p><p>平时没人提起,今天才晓得,还有一个被李易保下的人那么厉害。</p><p>“明日报纸会有,然后有人会带着报纸给各地报社送去,报社再把重要内容刻印出来。”</p><p>李隆基认可宋璟的提议,并且已经在操作了。</p><p>现在的报纸是李家庄子印出来,快报的人骑马走驿站给各处的报社送去。</p><p>报社留出一些版面誊抄报纸,再油印。</p><p>头一天送到,第二天会出现。</p><p>各地的读书人买了报纸,愿意找个地方读给不识字的人听。</p><p>然后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会和其他人讨论,说朝政、说日常小窍门、说连载故事中的主人公。</p><p>凡是有报纸发行的地方,百姓都在努力学习拼音和识字。</p><p>报纸的出现,丰富了百姓的生活,让百姓觉得自己离朝廷很近。</p><p>比如说京兆府修轨道了、有轮船了、冬天的雪橇了、怎么收的税了、晚有路灯了……</p><p>甚至是还写陛下今天吃了什么饭,这都有。</p><p>一般情况下是瞎写,百姓不在乎,当真的看。</p><p>包括陛下去见太皇和豆卢贵妃,为太皇演奏曲子,太皇晒太阳很高兴。</p><p>想要不缺钙,不能总呆在屋子里,要晒太阳,但别晒中暑了。</p><p>报纸的内容,使百姓心中对大唐的皇帝有一个描绘,每个人的可能都不同,相同的是陛下距离自己不远。</p><p>这是李易的手段,时间长了,百姓心中的皇帝是个鲜活的人物,而非概念。</p><p>……</p><p>“希望受伤的战士们能够挺过来,抗生素,青霉素是最简单的,青霉素……”</p><p>李易得到战报后睡不着了,想着前线受伤的战士,琢磨用什么办法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p><p>他已经用了大量的中药当杀菌药,比起抗生素,还是不行。</p><p>青霉素的制造比飞机大炮还难,原子弹仅仅比青霉素批量生产晚了三年。</p><p>采取土方法弄出来的不稳定的青霉素,还不如使用中药呢。</p><p>“主要是设备问题,还有更多的针管、针头,哪一个都不好批量生产,菌种我倒是有,换,然后用来培养。”</p><。</p><p>这是李易的手段,时间长了,百姓心中的皇帝是个鲜活的人物,而非概念。</p><p>……</p><p>“希望受伤的战士们能够挺过来,抗生素,青霉素是最简单的,青霉素……”</p><p>李易得到战报后睡不着了,想着前线受伤的战士,琢磨用什么办法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p><p>他已经用了大量的中药当杀菌药,比起抗生素,还是不行。</p><p>青霉素的制造比飞机大炮还难,原子弹仅仅比青霉素批量生产晚了三年。</p><p>采取土方法弄出来的不稳定的青霉素,还不如使用中药呢。</p><p>“主要是设备问题,还有更多的针管、针头,哪一个都不好批量生产,菌种我倒是有,换,然后用来培养。”</p><p>李易嘟囔着,又躺下睡去,不敢想,越想越头疼。</p><p>他能指望的是二百六十二个学子努力学习,一部分对物理化学生物学不感兴趣的人可以当官。</p><p>另一部分人进入研究领域,再培养一些人。</p><p>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技术体系更别指望一天成功。</p><p>翌日早。</p><p>“卖报啦,我军大捷,以不到九百人的牺牲歼敌近三万,俘虏敌军近两万。”</p><p>“卖报卖报!安西都护府立大功了,张孝嵩转战千里,疯狂突袭,先灭大食军队,再溃苏禄之部。”</p><p>“大捷,大捷,今日早朝,陛下再次大赦天下。”</p><p>报童喊者骑车过去了,昨天晚和今天早已经知道大概情况的人,依旧振奋。</p><p>确定了,报纸写了,不会错。</p><p>如今京兆府之前的百姓,几乎一家订一份报纸。</p><p>他们会认字了,报纸降到两钱一份,一份八张,单面印刷。</p><p>背面就相当于买了写字的纸,还能用来糊墙和糊窗户。</p><p>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份十张的情况,广告多。</p><p>包括一些有钱的富贵子弟帮南曲看的姑娘作推广,可以写在报纸。</p><p>或者哪个大家族的几岁孩子写了首诗,赶紧送到‘报社’宣传,要说孩子怎么回事儿,再说诗写得多好。</p><p>这都是钱啊,李家庄子接,反正又不是自己的孩子,坑吧。</p><p>覃家的三个人又起来晚了,身的酸疼有所减弱。</p><p>李易等他们一起吃早饭。</p><p>“听说打胜仗了,咱们和谁打的?”覃水听到庄户说了,还问了问,但没记住。</p><p>那些个名字太难记了,她还不知道大唐跟吐蕃、白衣大食、突厥连年征战呢。</p><p>太过遥远,陆州确实是最远的地方了,不要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