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物产诱之拒受贿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大家继续吃着,李易吃得慢,三个人速度快。</p><p>他们吃完了一次又去盛,他们饭量确实大,看样子赶路很累。</p><p>吃饱了,三人露出满足的表情。</p><p>李易派人安排他们去休息,一路风餐露宿的,一旦安稳下来,休息不好,会生病。</p><p>李易查资料,陆州是个小地方,在钦州湾出口。</p><p>在广西钦州乌雷龄的位置,记载的是户四百九十四,口两千六百七十四。</p><p>这个数字并不准,后世人所写,写的时候也不知道参照哪一个时期。</p><p>显然数字不包括山民,山民无户籍。</p><p>当地的土贡是银、玳瑁、裛皮、翠羽、甲香。</p><p>银就是白银,广西有银子,玳瑁就是海龟科的像乌龟一样的东西。</p><p>裛皮正常查资料查不到,没有,不过裛的意思是香。</p><p>后面翠羽指的是翠羽草,药材。甲香是螺类,也是药材。</p><p>那么李易分析一下,当地的裛皮是说香皮,广西有香皮树,草药。</p><p>这下就明白了,除了银子之外,都是药材。</p><p>陆州的银子从哪个矿里出来的?凤凰山银矿不是,凤凰山银矿在隆安县,远着呢。</p><p>只能是博白县的中苏银矿一代,然后当地有零散分布,就收集起来当成土贡。</p><p>“估计当地还没找到银矿的矿脉,想发展,必须有人愿意去,把矿脉点出来。”</p><p>李易在考虑用什么让地方人愿意修路,仅仅是海贸,不足以支撑。</p><p>广西还有很多矿,铝土矿、铅锌矿、锡矿、钨矿、锰矿、锑矿、金矿、铜矿、煤矿。</p><p>只要把好挖的点出来,当地人,不,外面的人也愿意帮着修路。</p><p>当然,也可能会有人想着送到海边,走海路运输,不过山民不会同意。</p><p>好不容易有了值钱的东西,指望用来修路,你们走水路是几个意思?</p><p>“煤矿的品质不错,就是需要建井,建井危险,速度还慢,短时间内烧木炭吧。</p><p>运煤矿也行,从哪个地方采煤往那里运呢?广州?广州有吗?福建有煤矿……”</p><p>李易犹豫了,福建那里的煤矿似乎都得打井,还不如在广西打呢。</p><p>而且福建煤的品质远远比不上广西这边的,福建属于江南东道,沿海地区。</p><p>大唐的沿海地区的百姓生活似乎都不怎么好,杭州、扬州、苏州倒是不错,因为有运河。</p><p>“要不就从马鞍山那边铁矿周围的煤矿运煤,走长江入海。”李易想到一个地方。</p><p>大唐巡查团的人过去了,也不晓得现在什么情况。</p><p>李易知道最大的露天矿在哪,河东道,朔州。</p><p>他那时的安太堡露天煤矿,有好多煤,但距离‘外面’太近,不适合现在拿出来。</p><p>当地其实有人在挖,拣一些煤烧。</p><p>河东道煤矿多着呢,露天矿也不少。</p><p>……</p><p>李易考虑怎么调动别人修路的积极性,覃石大一家三口在庄子里溜达。</p><p>李家庄子显然比他们的寨子群落好,比他们自己住的主寨也好。</p><p>水泥的地面、水泥的沟渠,从皇庄上下来的水始终在流淌,水里还有小鱼呢。</p><p>路上没有任何杂物,有牲畜进出,却未留下粪便。</p><p>庄户们穿的衣服干净整洁,有穿的比较脏旧衣服的人是去工坊区。&</p><p>李易知道最大的露天矿在哪,河东道,朔州。</p><p>他那时的安太堡露天煤矿,有好多煤,但距离‘外面’太近,不适合现在拿出来。</p><p>当地其实有人在挖,拣一些煤烧。</p><p>河东道煤矿多着呢,露天矿也不少。</p><p>……</p><p>李易考虑怎么调动别人修路的积极性,覃石大一家三口在庄子里溜达。</p><p>李家庄子显然比他们的寨子群落好,比他们自己住的主寨也好。</p><p>水泥的地面、水泥的沟渠,从皇庄上下来的水始终在流淌,水里还有小鱼呢。</p><p>路上没有任何杂物,有牲畜进出,却未留下粪便。</p><p>庄户们穿的衣服干净整洁,有穿的比较脏旧衣服的人是去工坊区。</p><p>“阿爹,京兆府的人比我们那里有钱。”</p><p>覃水摸一摸自己身上穿的新衣服,看看庄户的样子,判断出来。</p><p>“皇帝呆的地方当然比咱们那里好,咱们不自己过来,没人管陆州。”覃海抱怨。</p><p>他抱怨陆州刺史,什么活都不管,一有政令送到寨子,保证是让人去干活。</p><p>还有到了需要上交土贡的时候,陆州有户籍的人根本凑不齐那么多的东西。</p><p>最后是寨子帮忙补上,也不知道要多少,感觉一年比一年多。</p><p>听说应该是官府掏钱买,结果陆州衙门也不给钱。</p><p>好在自己也不交租子,就算两抵了。</p><p>女子看到了旋转木马,有上幼儿园年岁的孩子下午就不上课了,在那里玩耍。</p><p>有的孩子在吹泡泡,一阵微风吹来,一群飞到女子近前,她伸手去接,到手上炸开。</p><p>“阿爹,寨子有河,回去也修一个,怎么修?”女子看木马转来转去,也想玩儿。</p><p>覃海看一眼,对父亲说:“阿爹,要把东西给李东主?”</p><p>他说的东西是三个人带的银子,一路上舍不得花,背了米,找溪水喝,或有人家的地方讨水喝。</p><p>银子用来行贿,不知道朝堂上的官员找谁,拿银子开路。</p><p>“晚饭的时候给,看能把事情定下来不。”</p><p>覃石大还不确定李易是随便一说,还是确实愿意帮忙。</p><p>三个人又转一转,回去睡觉,天黑的时候他们才醒,身上酸疼。</p><p>赶路的时候始终担心,一放松下来,疲劳上身。</p><p>三人出来,又被带去洗澡,小浴池,父子一个池子,另一个池子桃红陪伴覃水。</p><p>水是从骊山温泉取的,把竹筒剖开,一截搭一截。</p><p>骊山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