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夜行黄河怀远渡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解决了好几个事情,当晚李隆基在庄子住下。</p><p>李易吃完饭,去看四个患者,四个人还需要住院。</p><p>值得庆幸的是,小剂量抗生素对当下的病菌非常好用。</p><p>两个孩子的母亲能够说两句话,喝肉粥,吞咽的时候嗓子还是疼,不过肿胀的程度有所减缓。</p><p>在继续冷敷的时候,李易给了喉痛消炎丸,有麻醉作用,里面有蟾酥。</p><p>之前李易不敢给女子含,含完了,麻醉的过程中会刺激毛细血管,增加肿胀,又会在麻醉喉咙后,让人觉得堵塞呼吸通道。</p><p>结果就是出现窒息现象,还得插管。</p><p>两个孩子晚因此多吃了半碗饭,高兴。</p><p>姐弟两个一直担心娘没了,在东市的时候也没放下心。</p><p>直到进到李家庄子,并且知道这是李家庄子,给自己娘看病的是李东主本人。</p><p>姐弟二人才放下心,据说李东主死人都能救活,需要耗李东主许多年的寿禄。</p><p>别人都睡得踏实,十二个人却在提心吊胆,害怕杀头。</p><p>死和死不一样,绞是死,斩也是死。</p><p>在无法避免死掉的情况下,能选择的话,都愿意绞,留个全尸。</p><p>没挨百姓打的大汉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别人的力气大,那居然是羽林飞骑。</p><p>听说过羽林飞骑厉害,不曾想厉害如斯。</p><p>今夜对他们来说最为难熬,根本无法入睡。</p><p>……</p><p>“再有一刻左右会到怀远,别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到怀远码头,才可以放松。”</p><p>黄河之,一艘艘轮船顶着水流前进。</p><p>阴历四月初,天没有月亮,星星显得额外亮。</p><p>轮船轮子击打水的动静掩盖住了两岸的虫鸣兽吼。</p><p>船队的人轮换蹬踏,速度不快,却一直在往前。</p><p>挑在船头的柴油灯吸引了不少昆虫,早出的蛾子一次次撞在玻璃罩。</p><p>船员们身一股花露水的味道,防止被蚊子叮。</p><p>万一叮出来疟疾,还要消耗送给前面人的截疟丸。</p><p>每一个地方都会送一些药丸,告诉别人得了疟疾赶紧吃。</p><p>又航行一会儿,前方出现了光亮,怀远县码头的火把。</p><p>怀远县属于军事重地,用来防备突厥。</p><p>当地人的生活不是很好,现在长安气温高,当地还是偏冷。</p><p>怀远是李易那时的银川范围,在长城口处。</p><p>有个贺兰山,算是当地最有名也最大的山。</p><p>后世岳飞写的满江红中的踏破贺兰山缺便是指这里,大唐现在没丢,属于自己的。</p><p>但也没成立朔方节度使,历史要等几年才有。</p><p>估计现在不会有了,李易不需要什么节度使。</p><p>壶口瀑布在通航,节度啥?给节度使那么大的权利?</p><p>怀远码头有不少渔船,有的人打渔,就回家,有的人会睡在船,有篷子。</p><p>当轮船船队的人看到怀远码头火把的时候,码头的人同样看到了水面的灯光。</p><p>“老杆子,快起来,那是什么东西?鬼火?”</p><p>一个守码头看船的士兵,喊身边应该跟他一起值夜的人。</p><p>码头兼带着驿站的功能,叫水驿。</p><p>遇到紧急情况,他写的满江红中的踏破贺兰山缺便是指这里,大唐现在没丢,属于自己的。</p><p>但也没成立朔方节度使,历史要等几年才有。</p><p>估计现在不会有了,李易不需要什么节度使。</p><p>壶口瀑布在通航,节度啥?给节度使那么大的权利?</p><p>怀远码头有不少渔船,有的人打渔,就回家,有的人会睡在船,有篷子。</p><p>当轮船船队的人看到怀远码头火把的时候,码头的人同样看到了水面的灯光。</p><p>“老杆子,快起来,那是什么东西?鬼火?”</p><p>一个守码头看船的士兵,喊身边应该跟他一起值夜的人。</p><p>码头兼带着驿站的功能,叫水驿。</p><p>遇到紧急情况,他们会摆渡到河对岸,河对岸的驿站派出快马跑,然后翻山越岭,直奔长安。</p><p>路不好走,说是二十里一驿,有的地方三十里都找不到。</p><p>不过现在有人在建驿站,十里一驿,朝廷花费大量钱财。</p><p>被喊的人睁开眼睛,又揉一揉,观望:“船,是船,仔细看。”</p><p>“看不清楚,我一到晚眼睛就模糊。”喊人的军士又使劲看看,确实模糊。</p><p>“报纸不是说了么,缺少什么维生素,要吃肝、胡萝卜,胡萝卜前几天种下了,不收种子,过两个月就能吃。”</p><p>老杆子站起来:“不少船啊,快,快点……”</p><p>喊他起来的军士立即拿过一个锣,咣咣咣使劲敲。</p><p>“快点迎接,谁让你敲这个锣的?”老杆子快哭了。</p><p>锣声一响,所有人全醒了,士兵慌乱中拿身边的武器。</p><p>负责水驿住在船的人立即松绳子,准备随时摆渡,根本不去管水流湍急与否,军情如火。</p><p>在篷船中睡觉的渔民拿着刀站到船头,若有外敌,他也要跟着杀,冲岸去杀。</p><p>要么杀退敌人,要么自己被杀死。</p><p>不是他有多么爱国,而是他家人在岸,突厥打过来,下跪是没用的。</p><p>双方只有生死,没有第三个选择。</p><p>逃跑的话,家人被杀被凌辱,自己活着有什么意思?</p><p>守在船是因为下了虾笼,虾笼中放了一些鱼肠子什么的,明天早看有多少虾。</p><p>码头锣一响,岸的跟着响,越传越远,在岸住的人纷纷带武器出来,小孩子都拿根长矛。</p><p>老人没力气打仗,拿出来火镰,准备随时把房子给点了,自己就烧死在火中。</p><p>妇人把更小的孩子抱在怀里,手是锥子或剪刀,一旦不行了,先杀孩子再自杀。</p><p>她们不会跟敌人去拼,一旦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