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阻无所阻则开放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宋璟说李易不同意,按照他的想法,印报纸的技术可以传。</p><p>用来宣传大唐教化,相信朝堂上的不少人,还会觉得种子也应该给倭国带回去。</p><p>以前就是这样,比如大唐的许多作物,之前没有,从前面的朝代出使西域带回来。</p><p>葡萄还是几十年前送来的呢,然后大唐开始种植,葡萄酒价钱很高。</p><p>到了李易这里,李易似乎觉得什么东西都是宝贝,不可以给别人。</p><p>“小易不答应,旁人又有何法?油墨掌握在他手中,朝廷印书都只能从李家庄子取。”</p><p>毕构阐述东西是谁研究的,还有种子是谁帮着找来的。</p><p>若非小易要让更多的人吃到胡萝卜,他是不会把种子拿出来给人种。</p><p>辣椒他就不给,用来赚钱。</p><p>药材种子不属于他,倭国缺能在药材种子里夹杂其他东西,一时间又难以检查出来。</p><p>苏颋在这点上支持李易:“印刷的东西给了,万一对方研究出来兑换券,印制假钱,大唐可承受不住。”</p><p>“回复他们,就说热气球太危险,从天上掉下来会丢掉性命,不适合给别人。</p><p>而一些个种子或许能够让倭国的粮食减产,为了保护倭国的粮食,不得带出去。</p><p>医书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朝廷医书不够用,他们可以自己购买。</p><p>医术,他们想交流可以去一同听课,这个不好拒绝。”</p><p>宋璟想出来一些个不是理由的理由,相信倭国人会明白。</p><p>倭国还想要,自己想办法送到海边,海岸线那么长,拦不住。</p><p>“老夫给小易写封信。”毕构要问问,此事李易话语权最大。</p><p>李易接到信的时候,正在制作弹簧的玩具枪,可以打黄豆粒,也能打小石子。</p><p>“大哥,卖给富贵人家的孩子,销路应该不错吧?”</p><p>李易组装上一支竹子制作的手枪,还没涂漆,看着很漂亮。</p><p>单发的枪,拉一下,打一发。</p><p>用弹簧也能制作出来连发的,射程却很近,不好玩。</p><p>李成器试着打了几下:“夏天孩子们拿唧筒打水仗,工盟接到大量的订单,有商人看到其中的商机。”</p><p>他说起另一个事情,证明孩子们喜欢玩儿。</p><p>“这枪的弹簧力量不大,打石子的话,告诉孩子不准对着人,怕打到眼睛上。”</p><p>李易其实不觉得孩子用这样的枪会增加伤害。</p><p>孩子还有丢石子的、制作小弓箭的,当然,弓箭孩子们明白不可以对着人射。</p><p>“毕构的意思是让你列一个清单,哪样东西不教给倭国、什么东西不可以带出去。”</p><p>李成器一起看的信,问一下。</p><p>李易皱眉头,他比较纠结,大唐的海上封锁不行。</p><p>别说大唐,他那时还是有船只在海上偷渡、走私。</p><p>海岸线长,需要管理的地方太大,另外渔民会在近海打渔。</p><p>小渔船没有编号,没有定位系统,大唐没有雷达。</p><p>“不去管药材,倭国人想运,自己收集。越是限制他们,他们越觉得东西好。”</p><p>李易放弃阻拦,敞开,由倭国人自己操作。</p><p>李成器同样想到此点:“只能这般,大唐有了好东西,别人全觊觎。”明白不可以对着人射。</p><p>“毕构的意思是让你列一个清单,哪样东西不教给倭国、什么东西不可以带出去。”</p><p>李成器一起看的信,问一下。</p><p>李易皱眉头,他比较纠结,大唐的海上封锁不行。</p><p>别说大唐,他那时还是有船只在海上偷渡、走私。</p><p>海岸线长,需要管理的地方太大,另外渔民会在近海打渔。</p><p>小渔船没有编号,没有定位系统,大唐没有雷达。</p><p>“不去管药材,倭国人想运,自己收集。越是限制他们,他们越觉得东西好。”</p><p>李易放弃阻拦,敞开,由倭国人自己操作。</p><p>李成器同样想到此点:“只能这般,大唐有了好东西,别人全觊觎。”</p><p>他相信轨道、轮船、雪橇,倭国都会学。</p><p>“易弟,倭国的河流多不多?”李成器想到轮船,打听倭国的水系。</p><p>李易点头:“小河多,许多河流短,水流急,因为山多,轮船其实很适合在上面往来,逆流可行。”</p><p>“他们会制造很多轮船?”李成器不舍得。</p><p>“不会,他们穷,奴隶多,一个个势力也多,以后有乱的时候。”李易又摇头。</p><p>他不认为现在的倭国能够有大量的钱财制造轮船,运输为什么要在河里?</p><p>“倭国现在的情况和咱大唐一些偏僻的地方差不多,平城京与扬州、益州差不多,比不上京兆府。”</p><p>李易又说起现在倭国的大概情况,对比大唐全方位落后,人口也少。</p><p>人口密度比大唐的大,大唐许多地方无人烟。</p><p>倭国的北海道的人就少,冬天冷,下雪,谁愿意在那里呆着。</p><p>李成器放下弹簧枪:“挺可怜。”</p><p>“可怜?他们只要有机会就想办法去打别人,他们的民族感很强,别看过来的使臣和交流生懂礼貌,实际上骨子里傲着呢。”</p><p>李易没心思去可怜别人,自己大唐的百姓还有很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p><p>整天和野生动物战斗,还要防备蚊虫和毒蛇。</p><p>冬天的时候那么冷,没有火炕与棉被,用草铺在地上。</p><p>这才是可怜,大唐也就是京兆府的百姓日子好过。</p><p>“他们一旦发展起来会打大唐,之前不是打了么,没打过。</p><p>新罗那里始终被倭国觊觎,大唐帮着新罗打败了倭国,新罗统一了整个地区。</p><p>与咱大唐往来紧密,包括渤海国,一旦大唐势弱,就没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