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宴会歌舞成专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宫女和太监们还真的往下撤,这可是给他们吃的。</p><p>别人动了筷子,自己吃起来心里不舒服。</p><p>今天的菜样式多,回去把相同的放在一起热热,就能吃顿好的。</p><p>实际上平日里的伙食并不差,自从陛下有了钱,后宫在吃穿用度上皆有所提高。</p><p>要感谢李东主,是李东主帮陛下赚到许多钱,好人啊。</p><p>大家吃喝,王皇后也在,母仪天下,带孩子。</p><p>小家伙一副小大人的样子,端坐在那里,等宫女给涮肉吃。</p><p>宫女很小心,真正的涮,用小勺子控制羊肉片,刚刚熟透便拿出来,放到小家伙的碟子中。</p><p>时间久一点,小家伙就吃不动了。</p><p>小家伙蘸的是果酱,自己拿筷子,夹起来伸舌头舔舔,烫,确定了,吹吹。</p><p>王皇后看着,并不帮忙,她不怕儿子烫到舌头、烫到嘴唇。</p><p>烫出泡了,今天晚上就去李家庄子。</p><p>对小家伙来说,就是吃一顿饭,在哪吃不是吃?人多也一样吃。</p><p>群臣们却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是未来的太子,如此大的场面,孩子给带出来。</p><p>不过看着孩子不错,不哭不闹,自己夹东西吃,还很小心。</p><p>知道情况的大臣们感叹,李易教孩子也有一手。</p><p>许多十来岁的孩子,家中来了客人,遇到大场面都会出问题,需要有人跟在身边随时制止。</p><p>再看这个两岁多的孩子,长得跟娃娃似的,根本不像男孩子。</p><p>那大眼睛、长睫毛,不说他是男娃儿,看着就是女娃儿,怎么看都是。</p><p>等小家伙吃了一片肉,又夹了一片,想想,伸筷子过去:“爹。”</p><p>说话的时候手没控制好,筷子一松,肉掉下去。</p><p>李隆基伸手接住,直接抹嘴里:“好吃。”</p><p>小家伙露出开心的笑容,让宫女继续涮,涮好了吹吹,蘸酱,再给王皇后。</p><p>距离相对近的宋璟看着,多一句话都不敢说。</p><p>小家伙察觉到目光,等又涮了片肉,他吹一吹,要下去给宋璟。</p><p>宋璟自己端盘子过来:“臣谢殿下。”</p><p>“吃!”小家伙笑着说。</p><p>然后他再次给毕构和苏颋送,送完才自己高兴地吃。</p><p>等又吃了一片肉,他看服侍他的宫女太监,指着肉:“倒,你们吃。”</p><p>宫女看向王皇后,不知道该怎么办。</p><p>“让你们吃,你们就吃。”王皇后说一句。</p><p>“是。”宫女把肉和菜放进去,单独拿个碟子和一双筷子,也不放调料。</p><p>熟了后自己先吃一口,再轮换其他人。</p><p>近出的大臣:“……”</p><p>无语了,这么小就懂得孝敬父母,收买人心。</p><p>不,不能说小家伙在收买人心,他又不懂,他就是单纯地想让别人吃。</p><p>这要是说明天立太子,大家选,保证得选小家伙。</p><p>不然等小家伙长大,他带着宫女太监就再来一次玄武门。</p><p>毕构三人就没这样考虑,他首先想到的是李易。</p><p>有李易在,不需要玄武门。</p><p>倭国的使臣们根本不清楚情</p><p>“是。”宫女把肉和菜放进去,单独拿个碟子和一双筷子,也不放调料。</p><p>熟了后自己先吃一口,再轮换其他人。</p><p>近出的大臣:“……”</p><p>无语了,这么小就懂得孝敬父母,收买人心。</p><p>不,不能说小家伙在收买人心,他又不懂,他就是单纯地想让别人吃。</p><p>这要是说明天立太子,大家选,保证得选小家伙。</p><p>不然等小家伙长大,他带着宫女太监就再来一次玄武门。</p><p>毕构三人就没这样考虑,他首先想到的是李易。</p><p>有李易在,不需要玄武门。</p><p>倭国的使臣们根本不清楚情况,他们离的远,见不到小家伙跟其他人互动。</p><p>他们吃着,歌舞表演开始了。</p><p>第一个就是歌伴舞的笑红尘,倭国使臣们直接听傻、看傻。</p><p>他们感受到的是女子那种柔中带刚的风姿,想到的自然是现在的元正天皇。</p><p>元正天皇就长得漂亮,而且是女子。</p><p>“此曲子好,何人所作?”阿倍仲麻吕看舞蹈的时候问旁边的高树纯一郎。</p><p>“李易。”高树纯一郎其实不想说,他知道会打击到人。</p><p>果然,连同阿倍仲麻吕在内的周围几个人全懵圈了。</p><p>等第二曲沧海一声笑出现,似乎与上一曲有着相同的风格,却不同的豪迈。</p><p>如果说笑红尘展现的是女人的风姿,那么这曲则透着男人的豪情。</p><p>阿倍仲麻吕看向高树纯一郎,高树纯一郎点头,对,这个也是李易所作。</p><p>等到了第三个是女人花。</p><p>前奏一出,给人的感觉就不同了,等歌词出来,一听便知,同样是写女人。</p><p>若是笑红尘是柔中带刚的独立,那么这个就是女人的一种期盼、一种等待,如泣如诉。</p><p>“是。”不等别人看,也不用别人问,高树纯一郎自己先说,没错,李易。</p><p>接下来一首接一首,包括演唱的诗、词,每一守高树纯一郎都回答一个是字。</p><p>一直到宴会结束,就没有一个是其他人的曲子。</p><p>倭国使臣在含元殿欣赏了一次李易专场,从头到尾。</p><p>还有许多他们没见过的乐器参与进来,然后得知,这些乐器也是李家庄子制作出来的。</p><p>从含元殿回四方馆的一路上,倭国使臣们还处在茫然的状态中,许是酒喝多了。</p><p>“我确实想把李易带回我国。”阿倍仲麻吕说出心里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