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今次已往见不一 请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等车夫接过两个碗,孩子手换位置抓饼,倭国使团的人看醉仙居周围的人,又好奇起来。</p><p>那些人穿的衣服比蓝田县之前见过的人差上许多,麻的衣服,这才正常。</p><p>与自己国家的人所穿衣服料子相同,自己队伍中还有人穿麻制作的衣服。</p><p>“他们吃的是什么?”下道真备见到那些人手上拿的是一片一片的东西。</p><p>用碗舀汤,两个薄片的食物中间夹上点东西,找个地方咬着吃,再喝口汤。</p><p>从吃的样子上看,那东西并不好嚼。</p><p>“黑面包。”小孩子吃东西说一句,又皱眉头,显然脸上的包疼。</p><p>车夫重新赶车,先喝汤,让碗里的汤少一点,以免洒出去。</p><p>他对下道真备说:“几天前从外地一同过来的人,来的时候身无分文,只剩一点陈麦和麸子……”</p><p>车夫介绍,一群人是一个地方的,一起到长安讨生活。</p><p>算是一路走一路讨饭,在洛阳弄到点东西,匆匆赶往长安。</p><p>到蓝田县又没什么吃的,继续乞讨。</p><p>蓝田县的百姓有钱,一家给点东西,从村子走到县城。</p><p>县城有酒楼、吃食铺子,也接济一点。</p><p>之后有牙人找来,给安排事情做。</p><p>说是供吃供住,他们不要,要求日结,把住宿和吃饭折算成钱,一天一人四钱。</p><p>他们睡觉就在外面,天不冷,吃饭买一个一钱的黑面包,够一家三口吃一天。</p><p>吃饭的时候跑到醉仙居门口喝免费汤、吃免费咸菜。</p><p>“怕他们吃不好,醉仙居在汤里加了豆腐和野菜,骨头上的肉明显多起来。等他们养一养,就能去长安了。”</p><p>车夫最后一句说完,咬口卷饼,里面有豆芽、芹菜丝、胡萝卜丝、瘦肉丝。</p><p>刷了用鸡蛋炸的豆豉酱,吃一口满嘴留香。</p><p>倭国使者们有人翻译给其他人听,队伍一下子热闹起来,纷纷议论。</p><p>队伍继续往北去,走出去十里左右,一个驿站出现。</p><p>驿站的外面有个棚子,棚子中坐了两个人。</p><p>棚子下是一口大陶锅,架在土灶上。</p><p>“口渴的话可以喝点水,现在供应的应该是……白开水。”</p><p>车夫吃完东西了,把两个碗小心放好,到李家庄子要还给人家。</p><p>倭国使臣们确实渴了,还饿,在车夫指引下,过去舀水喝,几个人用一个碗。</p><p>咕嘟咕嘟灌,结果有一百多人没喝上,水喝光了。</p><p>守棚子的人重新去取水,指前面:“十里还有一处,不然你们等着再烧一锅。”</p><p>倭国的人商量一下,不等了,加快速度。</p><p>果然,十里处又出现一个棚子和一个驿站。</p><p>刚才未喝到水的去喝水,下道真备继续跟车夫说话。</p><p>“我们来的时候,路上就有修驿站的,十里一个,大唐需要这么多的驿站?”</p><p>下道真备终于确定,是十里一个,赶路时看到,他还不是很相信。</p><p>“方便往来,驿站寻常百姓能进去。说是能免费吃喝,就是吃的和住的地方不好。”</p><p>车夫说起驿站的事情,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他又用不上驿站。</p><p>下道真备眼中露喝光了。</p><p>守棚子的人重新去取水,指前面:“十里还有一处,不然你们等着再烧一锅。”</p><p>倭国的人商量一下,不等了,加快速度。</p><p>果然,十里处又出现一个棚子和一个驿站。</p><p>刚才未喝到水的去喝水,下道真备继续跟车夫说话。</p><p>“我们来的时候,路上就有修驿站的,十里一个,大唐需要这么多的驿站?”</p><p>下道真备终于确定,是十里一个,赶路时看到,他还不是很相信。</p><p>“方便往来,驿站寻常百姓能进去。说是能免费吃喝,就是吃的和住的地方不好。”</p><p>车夫说起驿站的事情,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他又用不上驿站。</p><p>下道真备眼中露出羡慕和吃惊的神色,他知道给百姓免费提供吃住,大唐朝廷要花多少钱。</p><p>自己的国家现在可没有,供养不起。</p><p>他叹口气:“听闻京兆府百姓取消了庸和调?”</p><p>“对呀,因为大家买东西商家交税,就减少两样。摊租入亩之后,没有田的人不用交东西。</p><p>像我,赶车为生,整天琢磨着怎么赚钱,不用再去买别的东西上交。”</p><p>车夫说起此事,露出幸福的模样,负担少了,赚钱多,可以买更多的东西,吃肉。</p><p>当然,车夫不知道倭国现在用的方法是照着大唐学。</p><p>有租庸调,额外还要有劳役。</p><p>同时还学大唐造铜钱,就是流通性不行,到了外面,外面不承认。</p><p>班田制的情况,土地开始兼并了,很严重,跟大唐差不多。</p><p>不过大唐有李易在,他才不允许那么收租子呢,不然过些年也完。</p><p>二人说话的工夫,那边的人喝完水,队伍重新赶路,还是十里一驿。</p><p>太阳西落的时候,众人抵达李家庄子。</p><p>倭国使臣们在远处的时候看到了成排的房子,车辆往来穿梭,走路的人更多。</p><p>河中是一艘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比他们的平城京繁荣许多倍。</p><p>鸿胪寺的官员得到消息,与在鸿胪寺中的日本使臣一同到李家庄子迎接。</p><p>车夫把车停到桥头交易的地方,等庄户看茶叶。</p><p>小孩子拿着碗找到庄户说明来意,被领进去。</p><p>天黑了,倭国使臣要去四方馆住,鸿胪寺里住不下,人太多。</p><p>队伍跟驻守在大唐的自己人说,有两个人病了,留在了洛阳,其他人一共五百五十五个。</p><p>驻守的人带着他们去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