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统一定价不可违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易弟,若如此,应能知晓,所有的壳和肉皆分离。”</p><p>李成器看一眼盘子中的蛤蜊,部分分离了。</p><p>“混杂着活的一起炒,上哪能看出来?更南边的海,制作罐头,油浸的蛤蜊肉和蛏子肉罐头。”</p><p>李易说一句就换个话题,竹筒罐头用在海鲜上不错,让地方多捕捞、多制作。</p><p>尤其是江南道,也就是福建那一代,百姓能多赚钱,就更愿意听朝廷的话。</p><p>当地田少,叫山一水一分田,与贵州一样。</p><p>就那一分田,现在用来种占城稻了。</p><p>当地但凡有点活路,百姓对朝堂就拥护。</p><p>没要求过政治利益,只有生存诉求。</p><p>“养殖的事情已经在那里了,给工钱,回头派人快点过去操作。”</p><p>李成器一次海边都没去过,根本不知道那里究竟是什么样子。</p><p>他只知道,沿海一圈,买东西贵了,登州那里都得多给工钱才行。</p><p>换个商人,绝对会叫当地百姓吃个大亏。</p><p>宁肯联合其他同样的商人给好处,也不让海边的百姓把价格提上来。</p><p>李成器不想,他的利润很高,百姓赚点钱,对大唐有好处。</p><p>“大哥,江南道那里可设立码头,船只过去,进行装卸买卖,当地的丝绸和陶瓷器皿,顺便就出口了。</p><p>要统一价钱,不可贱卖,谁敢贱卖就收拾谁,谁敢走私就罚得他倾家荡产。”</p><p>李易要成立新的港口,同时定规矩。</p><p>联合定价才是出路,不然自己人和自己人互相压价,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人。</p><p>跟东西两市卖大棚蔬菜一样的操作,每天一早,把价格定下,谁都不可以降价。</p><p>“若夷人上岸自己收,该如何?”李成器有所担忧。</p><p>“谁都收不走,告诉整个地区,没人敢违反。”李易对此深有感触。</p><p>曾经他去大连海鲜市场,知道有卖螃蟹的,十月左右,梭子蟹。</p><p>海鲜市场在地下,一车车的螃蟹运到地方,都是用尼龙绳袋子装。</p><p>卖的人是养螃蟹的,给螃蟹的螯套了皮筋。</p><p>大连其他市场要进货,都在这。</p><p>人家进货的人看货,当时是一斤十五元,有大有小。</p><p>他想买一大袋子,上百斤的,问价,别人是十五元,告诉他的就是三十元。</p><p>去哪一个车旁边都是如此,人家相互之间认识,能看出来。</p><p>最后没办法,他去上面一层,那里专门挑选,有大有小,多买,一次买上百斤,对方给出的价钱是十元。</p><p>当然,对方已经把螃蟹放在水里了,吸了一些水,不过却给泡沫箱子和冰块。</p><p>如此一算,还是在上面买划算,下面卖自己就是三十一斤,还没有泡沫箱子和冰块。</p><p>这便是规矩,批发商给零售商抬价。</p><p>对外出口,依旧可以如此操作。</p><p>“好,即便是有自己的船向外卖的,价钱也不能低,谁给出低价,谁就会死在海里。”</p><p>李成器认同了,就这么干。</p><p>他吃个蛏子,辣得吐舌头:“易弟,如今大唐是更好了,你想不想再升个官儿?”</p><p>“不想,我升不升官有什么区去上面一层,那里专门挑选,有大有小,多买,一次买上百斤,对方给出的价钱是十元。</p><p>当然,对方已经把螃蟹放在水里了,吸了一些水,不过却给泡沫箱子和冰块。</p><p>如此一算,还是在上面买划算,下面卖自己就是三十一斤,还没有泡沫箱子和冰块。</p><p>这便是规矩,批发商给零售商抬价。</p><p>对外出口,依旧可以如此操作。</p><p>“好,即便是有自己的船向外卖的,价钱也不能低,谁给出低价,谁就会死在海里。”</p><p>李成器认同了,就这么干。</p><p>他吃个蛏子,辣得吐舌头:“易弟,如今大唐是更好了,你想不想再升个官儿?”</p><p>“不想,我升不升官有什么区别?俸禄可以高一点?倒是四十二个学子,今年冬天要安排一下。</p><p>二百二十个学子,看他们的具体情况,若愿意,给他们放到周围的县里,却不可当一把手。”</p><p>李易自己不想升官了,但愿意给学子们安排。</p><p>李成器同样惦记着李家庄子的学子们,他们学的东西太杂了,而且学习成绩还好。</p><p>要不是李易压着,四十二个学子都可以升五品官了。</p><p>李易不同意,就放在县里磨练。</p><p>去年的甲第二百二十人,跑到村子里当村官,即便是甲第头名的人。</p><p>换一个别的考上甲第的官员,才不会答应下村呢,宁肯留着官位等。</p><p>“易弟,你如此压制,不怕他们心有怨念?何时才可为大唐出力?”李成器从人性的角度出发。</p><p>“怨?他们自己不清楚自己学到了多少知识?怨我?</p><p>想升官可以,过来,我考试,我拿出来新的知识。</p><p>经济基础理论知识都没学明白,怨什么?</p><p>看太医署,三年生、五年生、七年生。七年是最厉害的了,可七年就够了,我当初……”</p><p>李易说着停下,都是眼泪呀。</p><p>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然后考上去,本科、硕士、博士,年。</p><p>在硕士的时候就参加一些工作,等全毕业了,还得慢慢熬。</p><p>医学上的博士其实是起点,必须拿出来自己的本事才行。</p><p>跟官场一样,博士毕业怎么滴?最多是经济发展不好的地方给你一个正科,你想直接上正处都不行。</p><p>博士毕业可以直接当县长?做梦啊?</p><p>现在这些学子刚考上‘公务员’,要上天?</p><p>李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