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急切推动天下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带着系统来大唐正文卷第百九十章急切推动天下事得到了秘籍,毕构带走一小坛子油辣子,不吃午饭,匆匆回政事堂。</p><p>李家庄子的油辣子和辣椒油不同,辣椒油油多,辣椒面制作。</p><p>油辣子油少,辣椒段。</p><p>相同的是都很辣,辣椒是一样的,小米椒。</p><p>“中午吃火锅,我带回来一小坛。”毕构回到地方,把好消息分享给整个政事堂的人。</p><p>“毕宰辅果然厉害,压李易一头,李易不得不送东西赔罪。”</p><p>“毕宰辅应该多去,我想吃李家庄子的腐乳了,外面卖的不好吃。”</p><p>“李家庄子的甜蒜和咸蒜味道更好。”</p><p>“多亏有毕宰辅,不然我们吃不到。”</p><p>大家一顿称赞,有人跑去膳食局,说晌午别做其他的了,咱们吃火锅,你们送。</p><p>宋璟和苏颋才不信毕构能在李易面前捞到便宜。</p><p>去一趟,拿回来点吃的,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p><p>谁去李易都给,包括政事堂的大大小小官员,小的官员见不到李易,却能拿点便宜的东西回来。</p><p>包括每个月按照官员品级去李家庄子领的东西,习惯了。</p><p>一般是家里的人去,官员没有什么传达的不好意思亲自去取。</p><p>你一个宰相,大早上跑过去,拿回来一小坛辣椒油,好大的面子。</p><p>“有办法了,我到地方一质问,小易就乖乖地……”</p><p>“隆择,不相干的话就不要说了,咱们都懂。”宋璟不得不打断毕构的吹牛行为。</p><p>“我问他,别的可以,就是户籍和公验他给否决了,换成什么都不用拿,他给出的是成套的后续操作手法……”</p><p>毕构老实了,开始复述李易的说话内容,顺便把宫女太监写的额外的一份给两个人看。</p><p>“在保证救济的前提下,为将来的发展铺路,解决京兆府劳动力不足。”苏颋看罢,总结一番。</p><p>宋璟则从中看到了其他的东西。</p><p>“不止解决人口缺少,亦有增加户籍之意。许多逃户得到消息,会到京兆府,重新入籍。”</p><p>宋璟看到了这个,人口统计。</p><p>地方土地兼并严重,逃民增加,朝廷根本不知道一个地方究竟有多少人。</p><p>另外有的人把自己的田地‘卖’给族里的人,这样其本身就属于无田之人。</p><p>再一成为逃户,田,他家还继续种,却不用交租庸调了。</p><p>随着各地逐渐清丈土地,进行摊租入亩,这些人必须把田‘买’回去。</p><p>买田回去就要再入籍贯,涉及到的是是否要求对方补上以前的租庸调。</p><p>感觉是不可能,补不起,有点钱都花了,一下子出那么多,会逼死人。</p><p>如是想,宋璟说道:“清丈土地和摊租入亩要加快,到时候其他的逃户与山民也愿意有个籍贯。”</p><p>“然!老夫相信李易过上几年,会给大唐百姓更多的福利,有钱了。”</p><p>毕构认同,要催一催,推进这个政策。</p><p>现在地方无力反抗,陛下有私军,十六卫再不是当初的单纯战斗力低的军队。</p><p>千牛卫是仪仗兵,长得高大漂亮,现在一个个晒得那叫一个黑呀。</p><p>一冬天根本没闲着,雪地上照样训练,还有冬泳。</p><把田‘买’回去。</p><p>买田回去就要再入籍贯,涉及到的是是否要求对方补上以前的租庸调。</p><p>感觉是不可能,补不起,有点钱都花了,一下子出那么多,会逼死人。</p><p>如是想,宋璟说道:“清丈土地和摊租入亩要加快,到时候其他的逃户与山民也愿意有个籍贯。”</p><p>“然!老夫相信李易过上几年,会给大唐百姓更多的福利,有钱了。”</p><p>毕构认同,要催一催,推进这个政策。</p><p>现在地方无力反抗,陛下有私军,十六卫再不是当初的单纯战斗力低的军队。</p><p>千牛卫是仪仗兵,长得高大漂亮,现在一个个晒得那叫一个黑呀。</p><p>一冬天根本没闲着,雪地上照样训练,还有冬泳。</p><p>看着不那么白了,给人的感觉却更俊朗,整个人的气质变得不同。</p><p>关键是他们有战斗力,之前拿的大长刀是木头杆,刷了漆。</p><p>如今的大长刀是铁棍,也刷了漆。</p><p>一把刀三十来斤,真有危险,他们能挥舞大刀一顿砍。</p><p>陛下的军队厉害,推行朝政的时候地方大族的反抗意志越弱。</p><p>曾经总担心一些政令触犯到大族的利益,然后地方上起义了什么的。</p><p>朝廷无兵可调,全顶着突厥和吐蕃,地方上的兵战斗力太差。</p><p>眼下不怕,起义吧、造反吧,调哪的兵?从长安直接派兵过去。</p><p>让你们见识一下一人三骑的羽林飞骑的行军速度和战斗力。</p><p>于是一群人又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商讨面临的一项项问题。</p><p>……</p><p>京兆府的百姓不操心国家大事儿,他们进行大棚拆除,季节性大棚。</p><p>阴历是三月初,按照阳历算,已经是四月下旬。</p><p>天气暖和,不用大棚辅助,露出大棚里快要罢园的作物。</p><p>阳光充足下,浇点水,还能再猛长一次,然后接上了大地里种的蔬菜。</p><p>永穆公主的庄子,大棚拆除,邻居们又来围观,他们对小兰庄子上的所有东西都好奇。</p><p>“果然长得比我家的大棚好。”</p><p>“人家用了矿物化肥,都搭配好了,分不同的地,可惜去年没买。”</p><p>“今年买,小兰庄子上的蔬菜产量比我家的多,亏了,买化肥才几个钱啊。”</p><p>“要不说李东主有本事呢,小娘好福气。”</p><p>“别说,没过门嚷嚷什么?叫人家小娘怎么活?”</p><p>“小娘找了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