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官方采买利润高 请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带着系统来大唐正文卷第百七十一章官方采买利润高“若非大棚蔬菜收上来些税,买石灰的钱都拿不出来。”</p><p>二十二十日,毕构又批出去一笔钱,继续购买生石灰。</p><p>他后悔了,当初说好的,河道的事情归他管,船的成本归李家庄子。</p><p>两边对半分钱,船只需要维修,他还觉得自己占了便宜。</p><p>哪想到水网也要维护,生石灰看着价钱不高,但用的数量多。</p><p>蓝田县的石灰矿始终在烧,与烧水泥的挨在一起。</p><p>百姓们买,自从李家庄子的报纸上写了什么是酸性土壤、什么是碱性土壤后,百姓就知道地不好的原因了。</p><p>通过多种方法观察土壤的酸碱程度,太酸的要用生石灰,顺便杀菌。</p><p>盐碱地就用水泡,本来没人种的盐碱地,去年秋天就有人利用水网灌进去水了,冬天结了冰。</p><p>等天再暖和暖和,把水放出去,种早播的高粱,还得等一个多月,慢慢泡。</p><p>泡完深耕种高粱,高粱不指望结多少高粱米,不等成熟,割了制作成青贮。</p><p>李家庄子牲畜多,收青贮。</p><p>然后再种一茬大豆,同样不指望结多少豆子,只要能长出来就行,能豆种子本即可。</p><p>采一些毛豆吃,最后能出多少大豆就自己吃,豆秧翻田里,继续改善土壤。</p><p>酸性土壤太酸的,百姓调整,想变成弱酸和中性土壤,到时候就是好田了。</p><p>京兆府周围的田其实都不错,大部分属于弱酸和中性。</p><p>不好的地没人种,空着,今年全要用上。</p><p>包括天然的坑,已经有人跟官府商量,租上几年,要种荷花。</p><p>水已经放进坑里一些了,泡着土,过两天种,到时候吃莲子和藕,放水的时候放进去鱼,也在里面养。</p><p>同样要撒生石灰,消毒。</p><p>毕构的户部大量购买,蓝田县跟李易合作的人的库存快清理没了,新的还在烧。</p><p>从烧石灰到出售石灰,需要一个月的时间。</p><p>烧要烧上七天,然后静置和粉碎,最后出售。</p><p>一批顶一批,一窑接一窑。</p><p>毕构哭穷,心疼钱,不管谁问,都说户部没钱了。</p><p>看着很可怜,实际上户部还有很多积蓄。</p><p>“要不要找小易问问这钱他应该出不?”毕构感觉往水网里撒的不是生石灰,而是兑换券。</p><p>他感到亏了,河道投资多,李易的船投资少。</p><p>“我看行。”宋璟支持,去吧,看你能要来钱不?</p><p>“待晚上的。”毕构下决心,李易不是叫嚣着大家有招对他使吗?来吧,给钱。</p><p>被毕构惦记上的李易在算钱,赚了,户部好有钱,使劲买生石灰。</p><p>光是生石灰就入账六万多缗了,后续还有。</p><p>“东主,梁掌柜的派人带了礼物,说感谢你带他们去买地和做买卖。”宋德在旁显得很骄傲。</p><p>“当初说好的两年回本,三年翻倍,由于需求增加,所以一年回本,现在已经不是翻一倍的问题了。”</p><p>李易对组团骗人的商人们很有好感。</p><p>蓝田县的矿产业,他一钱不花,别人一人一千缗。</p><p>第一年到年底的时候,十税一,就把蓝田县财政亏空的窟窿给补上了。</p><p>商人们回本,还小有结余。</p><p>第二年翻了三倍多,今年看样子要继续翻倍。</p><p>调配好的矿物化肥、卖的石膏;<p>被毕构惦记上的李易在算钱,赚了,户部好有钱,使劲买生石灰。</p><p>光是生石灰就入账六万多缗了,后续还有。</p><p>“东主,梁掌柜的派人带了礼物,说感谢你带他们去买地和做买卖。”宋德在旁显得很骄傲。</p><p>“当初说好的两年回本,三年翻倍,由于需求增加,所以一年回本,现在已经不是翻一倍的问题了。”</p><p>李易对组团骗人的商人们很有好感。</p><p>蓝田县的矿产业,他一钱不花,别人一人一千缗。</p><p>第一年到年底的时候,十税一,就把蓝田县财政亏空的窟窿给补上了。</p><p>商人们回本,还小有结余。</p><p>第二年翻了三倍多,今年看样子要继续翻倍。</p><p>调配好的矿物化肥、卖的石膏、水泥、石灰、造纸添加剂、制作的火浣布、烧瓷器、采矿过程中发现的玉石……</p><p>今天户部结算,李易赚六万缗,商人们一共赚七千五百缗,还有七千五百缗给蓝田县衙门交了税。</p><p>不过估计这个税会被毕构直接给抽走,蓝田县的衙门太有钱了。</p><p>“东主,他们已经赚了许多钱,要不要……”宋德想要踢开商人们由庄子自己干。</p><p>“以后谁还跟庄子合作?他们有钱,才能让其他的人心动,我准备跟他们合作另一个买卖。”</p><p>李易根本不用考虑,直接否决。</p><p>赚钱利用自己的关系把别人给踢开,其他人怎么想?</p><p>关键是这些合作的人相信自己,好控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虽说人家以前就比较富。</p><p>“是何买卖?还是成的利归我们?”宋德对成的利润很满意。</p><p>别人出钱,东主出技术,技术值成,毛利成。</p><p>“京兆府上面州府的百姓家中养殖扶持。给农户提供仔猪和饲料,帮农户修建猪圈。</p><p>同时在城西地区盖一个大的养殖场,统一管理,不然庄子自己就干了。</p><p>涉及的事情太多,庄子人手不足,不能继续增加人手了。”</p><p>李易把之前提到的生猪规范化养殖的事情安排给合作的商人。</p><p>到时京兆府及周边的百姓能够吃到更多便宜的猪肉,其他地方的商人愿意学,免费教。</p><p>现在除了李家庄子有自己的一个猪场,其他人属于散养。</p><p>冬天的时候猪肉才是最多的,年底杀猪。</p><p>也有的人用大猪圈养了几十口猪,下崽、养大、卖钱。</p><p>“我这就找人给他们送信,让他们准备一下。”</p><p>宋德无所谓李易说什么买卖,反正都不会赔。</p><p>“悄悄地抓猪,别人的大猪也要活的,一点点买,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