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在智商在科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在你家庄子免费住宿的考生们,今年报了同一个科,你可知道?”</p><p>李隆基放下一个事情,提起另一个。</p><p>“明法,他们不适合考进士。但凡心中对自己才华有点信心的人,不会愿意到庄子聚居区住。”</p><p>李易手抓了一串煎的豆腐,分析学子的心理。</p><p>“你是用降低好处来分辨人?”李隆基似乎明白了。</p><p>“他们不想回家乡,嫌丢人,又明知道待遇下降了像羞辱,还愿意过来,实则是走投无路。”</p><p>李易说完吃一块豆腐,等咽下去,继续说。</p><p>“他们学习已经学懵了,对自己不自信了,若朝廷放弃,他们真就被放弃了。</p><p>我借着宋璟的吏部尚书送礼,把他们安排到免费为百姓诉讼。</p><p>在帮助百姓之后,他们对专科非常了解,并愿意去努力。</p><p>考科举当然选择明法,至少有个出路,不然怎么办?”</p><p>“原来如此。”李隆基想起来当初说起这些学子时候的事情,李易当时就说会有安排。</p><p>谋划之深远,用心之良苦,已经没法说了。</p><p>李易又喝口酒:“他们不是一无是处,专一科才厉害。将来大唐司法要单独拿出来,他们正好用。”</p><p>“现在也是单独的。”李隆基想到了御史台、刑部、大理寺。</p><p>“那只是朝廷的独立,要地方司法独立,地方刑判依旧是县尉、县令来管。”李易摇头。</p><p>大理石和御史台只针对高官,品级低的七品和百姓,由刑部处理。</p><p>地方去哪找刑部?地方官员的权力太大。</p><p>没有制衡,刺史、节度使、都督都不用说了。</p><p>县令,又管行政、又管意识形态、又管司法。</p><p>不管的情况下该腐败都腐败呢,管的时候岂不是更腐败,谁来制约?</p><p>李隆基端着酒碗停住:“和陛下要建的救灾的部门一样,独立,地方管不了?包括审计?”</p><p>“对,垂直管辖,不过司法是直接由陛下来管,其他的人无权,大唐第一巡查团可以举报。”</p><p>李易给一大群考明法科的学子们安排好了后路。</p><p>谁说他们考了不如进士科的?要看怎么用?说给权,就有权。</p><p>人家如此信任李家庄子,跑来住,得叫人家看到希望。</p><p>“给的俸禄是不是要很多?”李隆基想到另一个情况。</p><p>“高薪养廉,陛下不给,地方行贿。不但要给高薪,还要灌输想法,像羽林飞骑一样。”</p><p>“他们是只花钱,不赚钱?”</p><p>“百姓更加信任朝廷,本身朝廷就是赚了。百姓守法,官员贪赃枉法的时候,他们出手,查处官员家产……”</p><p>李易说着停下,赚钱可以的,抄家。</p><p>一个县抄一个贪墨厉害的官员,啥钱都回来了。</p><p>李隆基喝一大口酒:“好,此法好。考明算的是否能去当审计?”</p><p>“可,不过要先学,我的书快写完了,里面涉及到了许多问题和算法,包括定理,不好学。比考试的内容难多了。”</p><p>李易说大实话,现在考的算术太简单了。</p><p>他那个时候的初中毕业的一律轻松解答,不存在困难。</p>,还要灌输想法,像羽林飞骑一样。”</p><p>“他们是只花钱,不赚钱?”</p><p>“百姓更加信任朝廷,本身朝廷就是赚了。百姓守法,官员贪赃枉法的时候,他们出手,查处官员家产……”</p><p>李易说着停下,赚钱可以的,抄家。</p><p>一个县抄一个贪墨厉害的官员,啥钱都回来了。</p><p>李隆基喝一大口酒:“好,此法好。考明算的是否能去当审计?”</p><p>“可,不过要先学,我的书快写完了,里面涉及到了许多问题和算法,包括定理,不好学。比考试的内容难多了。”</p><p>李易说大实话,现在考的算术太简单了。</p><p>他那个时候的初中毕业的一律轻松解答,不存在困难。</p><p>不,也不是,他那时的初中毕业生,甚至高中毕业的,估计能答来的不多。</p><p>难,不是难在题本身,是难在文学功底。</p><p>比如有个池子,单独灌水,八个小时满。</p><p>单独放水,十二个小时放空。</p><p>问同时开放,多长时间可以把池子灌满四分之三的水。</p><p>答案很简单。</p><p>换成大唐的问题就不是了。</p><p>他会出题:一池盈满犹斤半,流尽余滴日轮换。三季比年共入出,且作同位得几算。</p><p>学文学的都要琢磨,一个池塘灌满,是斤的一半,八两。</p><p>全流出去是太阳升起落下又升起,十二个时辰。</p><p>三季比年就是四分之三,告诉你单位算是一样的,来,写出答案。</p><p>这个考的不是数学题,大多数初中生看完题,直接就不写了,换下一题,看不明白。</p><p>高中生能看懂的有,不过等着研究明白了,答完这道简单的题,已浪费好多时间了。</p><p>还有什么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有八一,试问塔顶几许明?</p><p>真正的功夫都放在了读题理解,根本不是人作的。</p><p>现在的明算就这么玩儿,哪怕是孩子学的数学再好,文字功底差,答题的时候就一脑袋浆糊。</p><p>李易想着,忍不住笑出声。</p><p>“易弟因何发笑?”李隆基看看自己的身,没问题,又摸摸脸。</p><p>“没事没事,我就是……哈哈哈哈~~~我写的会计和审计方面的,比较浅显,一般能识字的,仔细琢磨一下就懂了。”</p><p>李易赶紧说话,不然他觉得吃不下去饭了。</p><p>“浅显好。”李隆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