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官员如此上奏疏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郝灵荃坐下了,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不知如何开口。</p><p>李易露出笑容:“郝将军可是听闻李某弹劾华洲刺史等人的事情,觉得李某可为将军仗义执言,故此寻来?”</p><p>郝灵荃使劲点头:“对,李大夫,我……”</p><p>“你有功,大功。你冒着生命危险出使拔曳固,让拔曳固反了默啜。</p><p>默啜去打拔曳固的时候,本来已经打了大胜仗,结果你又组织起来被打散的兵偷袭默啜。</p><p>我朝有陛下言,杀默啜者,可封大将军,可你到现在也没有被封。”</p><p>李易把情况说出来,郝灵荃就是拼了命去敌人的附属部落搞事儿的。</p><p>更厉害的是,他成功了,带着默啜的脑袋跑回来,高兴,要当大官了。</p><p>资料记载,郝灵荃没当大将军,今年也没给封,明年才给封了一个五品的郎将。</p><p>大将军可是正三品,差太多了。</p><p>然后郝灵荃就哭死了,委屈呀,说好的大将军,凭什么给郎将?功劳又不是假的。</p><p>这事是宋璟弄的,宋璟说,若给郝灵荃封了大将军,会告诉边关的将领们主动出击,穷兵黩武啊。</p><p>然后今年就没理会郝灵荃,冷处理,过了年,随便给个小官。</p><p>“李大夫……”郝灵荃眼泪掉下来,他用袖子擦一下,还是说不出话来。</p><p>确实如李易所说,他着急了,怎么还不给官儿啊。</p><p>他知道是当朝宰相宋璟不给,咋办?似乎找谁都没用。</p><p>他想起李易了,李易急公好义,说不定能帮忙。</p><p>过来的时候他心中忐忑,李易只是文散官,敢不敢得罪宋璟?分量够不?</p><p>结果听到李易的话,他哭了,李易居然了解情况。</p><p>“郝将军,说实话,由于人不是你亲手所杀,而且你直接当大将军,很可能不熟悉情况。</p><p>大将军乃正三品的官,你看从三品的将军行不行?</p><p>毕竟是针对宋璟,直接帮你拿大将军,宋璟面子过不去。”</p><p>李易不用郝灵荃说,他自己说,一口一个宋璟。</p><p>郝灵荃听傻了,感觉哪里不对。</p><p>听李易话中的意思,似乎可以给自己弄个大将军当,却要降一级,变成将军。</p><p>自己过来是要干什么来着?对,让李易帮忙说说话,怎直接定了?</p><p>现在从二品的文散官如此厉害了?</p><p>“郝将军,从三品的将军可否?”李易问一下。</p><p>郝灵荃发呆中……</p><p>“东主问你话呢。”桃红在旁边说一句。</p><p>“啊?啊!行,行,将军行。”郝灵荃反应过来,同时想通了,宫女太监在李家庄子。</p><p>李易的文散官和其他的文散官不一样,哪个官员身边带着宫女太监?</p><p>“恭喜郝将军了,纸笔。”李易先给郝灵荃道个贺。</p><p>青松把箱子打开,取出来纸和铅笔。</p><p>李易放在桌子写:陛下,今天不赏郝灵荃,明天谁还去拼命?臣以为不给大将军,给个将军挺好。</p><p>写完了,折纸,递给旁边的羽林飞骑,羽林飞骑一声没出,接过纸,带几个兄弟,千牛卫在这里的马,跑向长安城。</p><p>郝灵荃:“……”</p><p>他看着李易写的,什么纸?铅笔?写的东西怎么……<话呢。”桃红在旁边说一句。</p><p>“啊?啊!行,行,将军行。”郝灵荃反应过来,同时想通了,宫女太监在李家庄子。</p><p>李易的文散官和其他的文散官不一样,哪个官员身边带着宫女太监?</p><p>“恭喜郝将军了,纸笔。”李易先给郝灵荃道个贺。</p><p>青松把箱子打开,取出来纸和铅笔。</p><p>李易放在桌子写:陛下,今天不赏郝灵荃,明天谁还去拼命?臣以为不给大将军,给个将军挺好。</p><p>写完了,折纸,递给旁边的羽林飞骑,羽林飞骑一声没出,接过纸,带几个兄弟,千牛卫在这里的马,跑向长安城。</p><p>郝灵荃:“……”</p><p>他看着李易写的,什么纸?铅笔?写的东西怎么……</p><p>朝堂的大臣们书是这个样子的?自己官小,果然见识少。</p><p>“郝将军,在这吃碗面吧,童叔,按照人数算,一人一碗面。”</p><p>李易邀请郝灵荃吃面条,大家都有。</p><p>在李家庄子旁边吃饭放心,干净。</p><p>葛岩跑了,跑回庄子,等会来的时候拎了四挂大蒜。</p><p>李易摘下来几头大蒜,剩下的全给摊主了。</p><p>他知道对方不会要面钱,用大蒜顶。</p><p>摊主不好意思地接过蒜,赚了。</p><p>郝灵荃一直在看,看李易,看护卫,看宫女太监,有种安心感。</p><p>正常的面条是清汤面,面黑,九零粉都算不。</p><p>“不要汤。”旁边等着的一个顾客对摊主说,煮完他这一碗才能给李易他们煮。</p><p>“好咧!”摊主答应一声,面条煮好放在碗里,顾客端着碗去免费汤的地方。</p><p>他用勺子舀汤倒进碗里,清汤面就变成了骨头、菜叶汤的面。</p><p>郝灵荃看着:“李大夫,他们……”</p><p>“免费得汤比清汤好喝,今天的是猪骨头汤,有时候是鸡架汤。</p><p>大棚里的菜,有的叶子不好,就放在汤里了,加点盐,冬天喝一碗,浑身舒坦。”</p><p>李易说汤的制作,菠菜了、油菜了等大棚种的菜,不好的,扔免费汤里。</p><p>“李大夫,我是说他们在这里吃饭,直接盛免费的汤?”郝灵荃是这个意思。</p><p>吃面不让摊主放汤,浇免费的汤,吃饭的人如此多,每天要用去多少煤?</p><p>李易点下头:“现在京兆府村子中富贵的人家都会在村口摆米汤锅和咸菜,不然会落个为富不仁的骂名。”</p><p>李易说的是实际情况,米汤是稀粥,大部分是水,喝它饿不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