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木轨亦成海贸定一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一队快马从长安城冲出,去追离开几天的张九龄。</p><p>朝堂上的会继续开,张九龄的事情等追上再说,眼下问广州市舶司。</p><p>“臣请命广州刺史上报广州与昆仑人买卖货品种类、数量,若数量过大,当开市舶司。”</p><p>姚崇不清楚广州有多少东西需要交换,贸然开市,必派人手管理,空耗钱粮。</p><p>张说喝口茶水,放下杯子:“陛下,可是李易所提?”</p><p>“嗯!”李隆基回应一声。</p><p>“臣以为当立即着手设立市舶司。”张说得到答案,马上支持。</p><p>卢怀慎看张说一眼,对李隆基:“陛下,李易怎么说的?”</p><p>“主动出去卖,用丝绸和陶瓷到外面换东西,最后回来拉一船粮食,收税。”李隆基没隐瞒。</p><p>“需要市舶司。隆择会高兴。”姚崇不用再问。</p><p>出去卖东西,数量自己控制,可以很多,有个部门管理。</p><p>卢怀慎附和:“多一船粮,则多百户一年之食,积攒起来,递次运输,即便路上有所损耗,百姓也定然少饥。”</p><p>李隆基颔首,他还未考虑怎么吃那个粮食,早着呢。</p><p>他看向源乾曜,该你了。</p><p>源乾曜低头沉思,片刻后说:“人员在外,言语难通,行市或起冲突,有损大唐声望,当慎之。”</p><p>他停顿一下,又说:“然,市舶司当开,却不应收昆仑人之税,以显大唐恩德。”</p><p>“朕知道了。”李隆基没下结论。</p><p>四个人识趣地告退,回政事堂。</p><p>晚上李隆基一家三口到李家庄子,王皇后带着小家伙去疯跑。</p><p>小家伙自从会跑了以后,便闲不住了,不像有的孩子总觉得累,让大人抱,小家伙不愿意被抱着。</p><p>“三哥来了,正好看看制作出来的模型。”李易带李隆基去河边。</p><p>河边修了一个很小的水坝,水到这里的时候流速加快,模拟壶口瀑布。</p><p>在瀑布的旁边有一条更小的河流,一只几寸长的小船再过闸门。</p><p>先是在低处停下,后面的闸门关闭,水流继续流,水面上升,升到和上面的平台一个高度,小船过去。</p><p>继续向前,又到一个有闸门的位置,小船停下,关闸门,水位升高。</p><p>“三哥你看,从壶口瀑布旁边凿出来河,一层一层往上去,同时十几只船一次。”</p><p>李易用小模型演示、讲解。</p><p>再重复下来的办法,反向操作。</p><p>李隆基看了看:“好想法,另一种呢?”</p><p>“另一个在这里。”李易带李隆基换个地方,不远。</p><p>同样模拟壶口瀑布,一个板子斜着摆好,倾斜角度不大,板子上面是一排滚轴。</p><p>李易用绳子把小船拴上,往倾斜的板子上拉,船底碰到滚轴,滚轴旋转,船被拉上去。</p><p>板子放平,正好搭在轨道上,铁轨,板子的下面有轮子,火车的那种轮子,卡在铁轨上。</p><p>拽板子上的绳子,轮子滚动,板子在铁轨上前进。</p><p>到另一边,板子后面有绳子,倾斜,船滑下去。</p><p>“易弟,就这个铁轨,用铁不少,现在却出得起。”李隆基作选择。</p>&l重复下来的办法,反向操作。</p><p>李隆基看了看:“好想法,另一种呢?”</p><p>“另一个在这里。”李易带李隆基换个地方,不远。</p><p>同样模拟壶口瀑布,一个板子斜着摆好,倾斜角度不大,板子上面是一排滚轴。</p><p>李易用绳子把小船拴上,往倾斜的板子上拉,船底碰到滚轴,滚轴旋转,船被拉上去。</p><p>板子放平,正好搭在轨道上,铁轨,板子的下面有轮子,火车的那种轮子,卡在铁轨上。</p><p>拽板子上的绳子,轮子滚动,板子在铁轨上前进。</p><p>到另一边,板子后面有绳子,倾斜,船滑下去。</p><p>“易弟,就这个铁轨,用铁不少,现在却出得起。”李隆基作选择。</p><p>“逐渐升高的不要?”李易认为第一个好。</p><p>“壶口瀑布石头太硬,一次次升高,需要凿太多的石头,水也不够,壶口位置周围的水向壶口汇聚。”</p><p>李隆基对李易讲解,别看利益模型做得好,没用。</p><p>铁轨的行,本来就是旱地行船,有铁轨方便。</p><p>李易低头考虑一番,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忘了咱们现在的技术程度不足以支撑。”</p><p>他把木板在铁轨上拉来拉去:“铁轨用不了太多的铁,原本打算用算上自身二百五十石的船,现在决定一百石。”</p><p>李易之前考虑十五吨的船,发现用铁轨,船沉,铁轨要能承受住。</p><p>用手葫芦拉十五吨的船同样累,改成六吨一百石,相对就轻松了。</p><p>关键是木板上的滚轴,船重了会压坏滚轴。</p><p>李隆基蹲下看看铁轨:“铁轨两边用水泥铺好,采用牲畜拉,制作两道铁轨,一道上,一道下。”</p><p>“好,我这就可以灌铁轨,冬天施工。”李易制造铁轨的办法是灌。</p><p>李隆基又打量了一番轨道,提议:“若只有百石,用木头轨道,轮子可以是铁的,放在木头轨道上走。”</p><p>李易抬头看天,他计算六吨重的东西的受力面积和木头的承压能力。</p><p>一百石的轮船,放到木板上,木板下面装八个轱辘。</p><p>“一百五十石的船也行,木头轨道没问题。”李易又要提高船的运货量。</p><p>“你多造几种,到时候看看行不行,不行则用在其他河流。”</p><p>李隆基也不会计算,但他会试。</p><p>“好,从一百石到三百石,做出来五种。”李易同意了,每一种向上增加五十石。</p&g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