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黄河水运难何处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眼下的黄河游一段,无大船通行。</p><p>小船往来,到了特殊的地方就停了,该搬运货物就搬运货物。</p><p>实在是无法通行,不然是拼命。</p><p>一般是渔民在黄河捕鱼,不碰浮桥。</p><p>黄河的游,到‘几’字段的时候,是偏僻地区,都护府、军队驻扎的位置。</p><p>从黄河往走,需要纤夫。</p><p>黄河没有被彻底利用,不然从黄河走,水路相连,一口气可以跑到岷山。</p><p>倒腾一段距离的陆路,又是水连水,去益州。</p><p>也就是突厥和吐蕃的造船技术不行,不然人家找到条河,可以直接打到长安。</p><p>从那边往长安属于顺流,黄河利用好了优势很大。</p><p>大唐已往没有轮船,不会选择黄河往去,绕一圈,距离远,运送东西走陆路。</p><p>现在有轮船,铁索浮桥的在连接两岸的时候,对黄河运输形成了阻碍。</p><p>李隆基找来地图,看一看:“那边的人口少,运输物资要绕个大的几字。”</p><p>“三哥,贸易,黄河过去了,往回来容易,哈密瓜、葡萄干、牲畜。不需要纤夫,路的消耗是人吃喝,没有牛马吃喝。”</p><p>李易用手在地图划一下。</p><p>“壶口。”李隆基指头点在最关键的位置。</p><p>“咱的船不大,轮船,一个是在旁边开渠,一个是挂轨道,旱地行船。”</p><p>李易知道壶口瀑布,那里无法行船。</p><p>以前人用旱地行船的方式来解决,船到那里的时候,把船的物资抬岸,船也抬岸,用滚木来走。</p><p>到另一边的时候再放下水,这样就可以通行了。</p><p>不过可以修渠,修一个两米深十米宽的渠,绕,小轮船就过去。</p><p>非要旱地行舟,就加轨道,铁轨,船卡到位置,人拽去。</p><p>牲畜也可以帮忙,壶口瀑布的问题便解决了。</p><p>又不是他那个时候,需要走大船,一直在想办法建设,吨位大。</p><p>李易觉得能整体重五吨就可以了,三吨只要数量够,一样没问题。</p><p>“三哥,你看,从黄河往那边运输,吐蕃想打咱就打,走汉水入长江,陆路需要一段距离。</p><p>走黄河,实在不行,咱就在壶口面一点设个点,还是走一段陆路,用铁轨运输,到地方装卸。”</p><p>李易在地图又划了几下,最主要的是几个浮桥受到了影响。</p><p>李隆基认真看着,涉及到了运输的大事,他不得不慎重。</p><p>“浮桥的话能不能分开?”李隆基心思活跃。</p><p>“能啊,浮桥一直都建在水流不是很湍急的地方,小船通行,拆开一段,然后抛绳到对面,再给连。”</p><p>李易说出他那时曾经的浮桥,还可以解索,铁索是挂着的。</p><p>需要通航,摘下来,等船晚过去之后,白天一早再连。</p><p>专门有人负责顶着河流的冲击用绳索把桥重新归位,很方便。</p><p>“需要许多钱。”李隆基又谈起经济账。</p><p>“收费,往来船只缴纳费用,建设的钱一点点就回本了。”</p><p>李易有办法,这个不是他投资不投资的问题,必须得按照规矩来。</着,涉及到了运输的大事,他不得不慎重。</p><p>“浮桥的话能不能分开?”李隆基心思活跃。</p><p>“能啊,浮桥一直都建在水流不是很湍急的地方,小船通行,拆开一段,然后抛绳到对面,再给连。”</p><p>李易说出他那时曾经的浮桥,还可以解索,铁索是挂着的。</p><p>需要通航,摘下来,等船晚过去之后,白天一早再连。</p><p>专门有人负责顶着河流的冲击用绳索把桥重新归位,很方便。</p><p>“需要许多钱。”李隆基又谈起经济账。</p><p>“收费,往来船只缴纳费用,建设的钱一点点就回本了。”</p><p>李易有办法,这个不是他投资不投资的问题,必须得按照规矩来。</p><p>现在两边的人过浮桥是免费,历史以后也是李隆基的时代,用铁索浮桥,同样没收过钱。</p><p>百姓过河怎么收钱?人家没钱。</p><p>拎一篮子鸡蛋过来卖,还要拿走人家几个鸡蛋?</p><p>浮桥不能收钱,收船的钱啊。</p><p>装一船鸡蛋去卖,拿几十个鸡蛋当费用不很正常吗?</p><p>李隆基眼睛亮了:“收多少钱合适?”</p><p>“先建了再说,至少我庄子准备组建船队,朝廷不投资,我投资,我张家船队不交钱,其他的人我收钱。”</p><p>李易也不晓得应该收多少钱,人工渠还没有呢,现在谈这个太早,要看运力好不好用。</p><p>李隆基动心了:“易弟,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图,为兄送去,找人研究,再分析怎么操作。”</p><p>“我设计就是全套图了,哪有什么简单不简单,想要绕壶口瀑布,修出来的水路必须是弯的,不然落差太大。</p><p>等以后咱们在枯水期和水少的时候把桥墩子砸下去,距离水面的高度提高了,正常的中型轮船能过去。</p><p>然后该配帆就配帆,遇到风向好的时候,辅助轮船加速。”</p><p>李易根本不敢去想一次走几百吨的船,中型轮船,整体加起来十五吨满载,包括自身重量。</p><p>有个渠就行,不要小瞧了中型轮船的运力,数量多到一定程度,一切会变得不一样。</p><p>鹅船那种就算了,去不够水冲的。</p><p>李隆基继续看地图:“易弟有的位置水流还是太快,是不是能分段运行,轨道在码头负责搬运,船不过去?”</p><p>李易诧异地看自己这个三哥一眼,行啊,厉害了,知道分段航运。</p><p>对,没错,自己以前那里就是分段,古人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