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成套出计铁索桥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若此地安置降户,大武军可与京兆府连成一片。”</p><p>卢怀慎表现出了他的宰相才华,他看到的情况比毕构看到的还厉害。</p><p>大武军处在边关地区,冬季苦寒,朝廷只能给正常的军资,还要被将领多拿走一部分。</p><p>有了个新的地方,那边的军队要往回不听奔波,防备冬天黄河结冰降户从河上逃掉。</p><p>看上去那边的军士们很苦,但不要忘了,李易在支撑降户居住地的后勤。</p><p>他能看着另一边的军士白跑一趟?只为了巡逻?</p><p>他会趁黄河结冰,给那边输送物资,正好长安的路要打通过去。</p><p>卢怀慎敢拿脑袋保证,降户一到,大武军地区会拿到李家庄子的东西。</p><p>运输队伍、羽林飞骑、十六卫轮换的时候,正好带过去。</p><p>哪怕是一个肉罐头、一个水果罐头,一个皮帽子,对于大武军的军士们来说都是好东西。</p><p>“老夫不如也。”姚崇自然也看出来了,李易出手开始玩成套的了。</p><p>看着李易是呆在庄子,实际上手伸得可长了,哪里有事哪里就有他。</p><p>张说点点头:“运筹帷幄,现在李易只需要赚钱。”</p><p>说话的时候他看毕构。</p><p>毕构:“……”</p><p>他想跟张说换个位置,让张说当户部尚书,他当宰相,哎?这个行啊,宰相谁不愿意当?</p><p>“老夫晚上去李家庄子。”毕构嘟囔一句,说给李隆基听。</p><p>“看到好东西……”李隆基说五个字。</p><p>“免税了都,户部暂时不用李家庄子提供钱。”毕构明白,看到了不准惦记。</p><p>四个人离开兴庆殿,回去安排把降户内迁的事宜。</p><p>毕构晚上跑到李家庄子,路上即便坐在车中,依旧出一身汗,闷热。</p><p>“老毕来了?先喝碗冷面汤,一起吃烤串儿。”李易招呼毕构。</p><p>毕构现在进庄子可以不在灞水桥头接受检查并等待了,他好歹是个尚书。</p><p>毕构不客气,端起冷面汤灌两口,找位置坐下。</p><p>宫女太监们挪一挪,给他送来洗手的盆和香皂、手巾。</p><p>“今日并州长史王晙上书了,给出来上中下三策,我等决定免去你庄子的税。”</p><p>毕构说出一句一般人听不懂的话,眼睛盯着烤串儿。</p><p>他平时吃不到烤串儿,尤其是调料如此全的烤串儿,他没有辣椒面。</p><p>“老毕,大唐的铁多了,还有水泥,黄河那里原来的竹索浮桥,改成铁索吧,就叫蒲津桥。”</p><p>李易也没说降户的事情,大家都明白。</p><p>他要改桥,历史上就有铁索浮桥蒲津桥。</p><p>正好是那个位置附近,现在属于竹子编制,大部队不好用。</p><p>历史上是李隆基时代给弄出来的,不是现在,用了很多铁。</p><p>“如何改?”毕构心中想到的是两岸的往来,冬天还好说,夏天竹子的桥和摆渡太费劲。</p><p>“先用混凝土制作墩子,粗铁棍安排好位置和结构,用铁索链延伸过去,铺板子,下面放船。</p><p>制作成浮桥,冬天不用放船,趁着结冰,把铁链拉过去,铁链知道怎么运吧?”</p><p>李易怕毕构不懂,刻意问一声。</p><p>“先用麻绳,逐渐加粗绳子,再拉铁链,两岸要先把墩子建好,不然挂不住。”</p><p>毕构没拿正眼看李事情,大家都明白。</p><p>他要改桥,历史上就有铁索浮桥蒲津桥。</p><p>正好是那个位置附近,现在属于竹子编制,大部队不好用。</p><p>历史上是李隆基时代给弄出来的,不是现在,用了很多铁。</p><p>“如何改?”毕构心中想到的是两岸的往来,冬天还好说,夏天竹子的桥和摆渡太费劲。</p><p>“先用混凝土制作墩子,粗铁棍安排好位置和结构,用铁索链延伸过去,铺板子,下面放船。</p><p>制作成浮桥,冬天不用放船,趁着结冰,把铁链拉过去,铁链知道怎么运吧?”</p><p>李易怕毕构不懂,刻意问一声。</p><p>“先用麻绳,逐渐加粗绳子,再拉铁链,两岸要先把墩子建好,不然挂不住。”</p><p>毕构没拿正眼看李易,意思是你当老夫是白痴。</p><p>“对呢。”李易给点赞,老毕就是聪明。</p><p>毕构喝口冰镇的黄酒,拿起一串不知道是什么肉的肉串儿:“然后等铁更多了,就把岸边的混凝土替代,然否?”</p><p>“不然。到哪是,我就有新的建桥技术了,咱们在黄河里打墩子,需要大型驳船。</p><p>在黄河水流不湍急的时候,把驳船当成跳板,建钢筋混凝土柱子往里砸。</p><p>砸进去之后,再一个墩子一个墩子把外围阻水,然后增加底部墩子边缘,用混凝土。</p><p>当墩子打完,在上面直接架桥。过程很烦琐,用的铁并不少。</p><p>好处是修完了,从上面直接跑马车,与平地无异。说白了就是技术不足用钱补。”</p><p>李易要在蒲津桥的旁边建黄河大桥,打墩子,对于现在的技术来说,很高端。</p><p>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是财力,技术他解决。</p><p>丰水期不行,枯水期也不行,下游的枯水期可以,下游是真枯,没有水。</p><p>“木桩桥也是这么打。”毕构想了想,有印象,木头支撑的。</p><p>圆木头下面削尖了,用桐油泡啊泡、晒呀晒,之后打进河里。</p><p>“一个原理,另一种咱现在学不来,那需要抽水机,硬下。”</p><p>李易给毕构半个烤茄子,放了许多蒜泥。</p><p>“小易,这等事情你也懂?”毕构发现自己怎么就看不明白李易呢。</p><p>“略懂,见笑了。”李易谦虚。</p><p>毕构:“……”</p><p>“老夫来之前,陛下警告老夫,不得管你要钱。”毕构尝一口茄子说道。</p><p>“相当于养,现在管我要,我不会给你。等过两年……你未必还能当户部尚书,那时钱就多了。”</p><p>李易坦言,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