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另有新物烧开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不长时间,四个人自己吵了起来,争论应该种什么,种多少地。</p><p>陈墨安静地喝着茶水在那听,他没什么想法。</p><p>非要说想啊,就是想着半年后把四个人送走。</p><p>瞧情形,陛下是在给村子找麻烦,原本一切都好,四人来了,开始折腾。</p><p>差不多的时间,其他各县的大部分考生村官都出了笑话。</p><p>不过确实有厉害,到村子里自己做饭,吃完了找村正报个到,出来开始逛村子。</p><p>看看地理位置,谁家富裕,哪一家的房子正在修葺。</p><p>再看院子,有的人家院落整洁,有的脏乱。</p><p>掏出本子和红蓝铅笔记下,有的脏乱未必是家里人不勤劳,很可能干活的人少。</p><p>在到村口瞧瞧柴火垛,遇到人了问问分别是哪家的。</p><p>村民大柴火垛会堆在外面,家中放小柴火垛和柴房。</p><p>一旦起火,扑救更容易。</p><p>柴火垛也能反映出一家的人数和勤劳程度,柴火垛一般都是木头,没有劈开的木头。</p><p>面用草帘子苫,下雨了不会全部浇湿。</p><p>有时路过谁家了,在院子外面喊一嗓子,等主人出来,进去瞅瞅放煤块和煤坯的仓房。</p><p>李家庄子,李易给护士们下午完课,李隆基一家又来了。</p><p>今天是五月二十九,本月最后一天。</p><p>小家伙看到李易,直接跑过来张开小胳膊让抱。</p><p>他平时在宫中,感受到的氛围不同。</p><p>王皇后倒是带着他坐旋转木马、划船。</p><p>周围一大群羽林飞骑,即便如此,王皇后也不带孩子去禁苑。</p><p>小家伙少了一种田园间玩耍的快乐,主要是看不到小伙伴儿。</p><p>在庄子里总能看到小孩子跑来跑去,他会看着别人笑。</p><p>“易弟,洛阳已经修路了,人多,一直连到了蓝田县,水泥用,刻意制作了轮子宽一圈的车。”</p><p>李隆基说之前商量好的事情,从洛阳雇人修轨道。</p><p>车轮宽,直接在路压出来车辙,其他车的轮子只要不宽过这个,就可以在里面跑。</p><p>轨道的路中间不是水泥,水泥的路面马跑起来太废马蹄铁。</p><p>这种路相当于快速车道,中间的泥压实一些。</p><p>下雨的话,水会先流进车辙里,再从车辙轨道旁边的槽子流出去。</p><p>“今年冬天前能用?”李易在计算时间,冬天前可以用的话,经济效益便体现出来。</p><p>冬天前未完工,耽误好几个月。</p><p>李隆基笃定道:“不连续下大雨耽误工期,能。”</p><p>随即他又提起京兆府水网的事情。</p><p>“今年水网同样能修好,秋天即可,有了水网,百姓种田会安心。下大雨的时候,水网还能帮着排洪。”</p><p>大臣们发现好处了,跟李隆基提过。</p><p>八条河流若是水多,进水网,水网最后会流向秦岭那边。</p><p>若水太多了,能形成一条河流,顺着低处的秦岭山脉边缘走。</p><p>多了一个泄洪的渠道,不然一冲直接冲京兆府。</p><p>连续多日下大雨,水会先把土地给渗透了,接着主干流河道承受不住决口。</p><p>水网建成,不等水积攒起来呢,先就排着,即便是哪一处漫堤,也仅仅是一个地方。</p><p>土地冲了,可以从其他地方能。”</p><p>随即他又提起京兆府水网的事情。</p><p>“今年水网同样能修好,秋天即可,有了水网,百姓种田会安心。下大雨的时候,水网还能帮着排洪。”</p><p>大臣们发现好处了,跟李隆基提过。</p><p>八条河流若是水多,进水网,水网最后会流向秦岭那边。</p><p>若水太多了,能形成一条河流,顺着低处的秦岭山脉边缘走。</p><p>多了一个泄洪的渠道,不然一冲直接冲京兆府。</p><p>连续多日下大雨,水会先把土地给渗透了,接着主干流河道承受不住决口。</p><p>水网建成,不等水积攒起来呢,先就排着,即便是哪一处漫堤,也仅仅是一个地方。</p><p>土地冲了,可以从其他地方运粮过来。</p><p>百姓的房子冲了,地还是被冲,房子也完了。</p><p>换成李易那边就叫冲农村保城市、冲田地保城镇。</p><p>李易已经想到了,他露出笑容:“水网河道可以每年清理淤泥,淤泥肥田。”</p><p>“鱼也多,尤其是泥鳅,放点盐或香油让它们吐吐沙子,很好吃。”</p><p>李隆基跟着说,以前他没想过百姓吃多少鱼的问题。</p><p>如今他明白了,百姓用竹篓抓一次鱼,可以吃两天。</p><p>还能够用盐腌制风干,保存很长时间。</p><p>每一个新的好办法让百姓多吃几口肉,许多个办法累积起来,百姓不就可以天天吃肉了?</p><p>远的地方暂时管不了,京兆府打个样儿,其他地方照着学。</p><p>“三哥,调料的种植要跟,制作鱼和肉的时候,调料多了,百姓才有更多的选择。</p><p>盐的价钱不能提高,即使是大盐商卖盐,也不要收税。</p><p>每斤盐若收一钱的税,最后到百姓身,就可能涨五钱。”</p><p>李易反对现在收盐税,盐是生存必须品。</p><p>“粮同样不收税。”李隆基见识同样不浅,盐、粮,不可动。</p><p>“三哥,我让工坊制作了一个烧水的东西,你拿回去,等太阳光足的时候用。”</p><p>李易说着看向太监们,四个太监跑出去。</p><p>等他们回来,搬了一个布满了小镜片的锅。</p><p>锅的边缘延伸出来一个铁架子,架子放了一个铜水壶。</p><p>“镜子?”李隆基认识镜子。</p><p>不过看这么多的小镜子放在那里,照一照,眼睛难受,好多个自己。</p><p>“对着阳光,这些镜子发射的光落到水壶的范围,水壶就会被加热,烧开水。”</p><p>李易看着工匠们制作的镜子太阳能灶介绍。</p><p>“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