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收税之地当用税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带着系统来大唐正文卷第六百一十九章收税之地当用税“小易,最近在庄子可好?”毕构中午抵达李家庄子。</p><p>李易在宫女和太监的陪同下吃火锅,鸳鸯锅。</p><p>毕构一到,宫女和太监起身。</p><p>他们把跟李易吃的大鸳鸯锅端走,送上来一个小锅。</p><p>“老毕,早上吃饭没?”李易打量着毕构询问。</p><p>“吃了。”毕构坐下。</p><p>“早上吃的是什么?”李易继续问。</p><p>“包子,小米粥,你庄子上的虾油小菜。”毕构如实回答。</p><p>“上午喝水了?喝得多吗?喝茶了?”李易还有问题。</p><p>“喝了,不多。”毕构回忆了一下。</p><p>“你先别吃饭,晚上我给你检查肝功能。”李易露出笑容。</p><p>毕构吸吸鼻子,鸳鸯锅里的骨头汤鸡汤的味道和麻辣的味道真香啊。</p><p>“老毕,你去书房看书吧。”李易不忍心,大家吃鸳鸯锅,一个人在那看。</p><p>“不,不用。”毕构咬咬牙,从现在开始不吃不喝。</p><p>于是这个小锅撤走,李易又坐到大锅的旁边。</p><p>“小易,你才一个月户部收了多少税?”毕构不能吃,他就跟李易聊天。</p><p>“应该有去年户部财政两个月多吧。”李易猜测。</p><p>“诶?对,比两个月多,一百十万,全大唐开始收税,一个月还不得比上往年的几年收入。”</p><p>毕构说起钱,变得兴奋。</p><p>“明年开始,大棚蔬菜不能十税一,京兆府的百姓会留出来地,专门种大棚。</p><p>大棚蔬菜再卖不上高价,上百钱一根的黄瓜不要想。</p><p>刨除大棚的成本钱,百姓赚到手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p><p>李易想说少,又改口,不可能少。</p><p>毕构又吸吸鼻子:“百姓有钱好,买东西多,外来卖东西的便多,我收税。你说何是全大唐一起收税?”</p><p>“户部人员学好了,今年下放到各州府教,把地方收税的细节完善,后年才能尝试。”</p><p>李易对全国一起收税不急,只要京兆府开始收,钱足够支撑大唐现在的财政支出。</p><p>想到京兆府一地收税,来支持国家财政,李易跟毕构提支出问题。</p><p>“京兆府收税,外来商人拿着收据,朝廷该给的好处要给。</p><p>京兆府百姓承担起消费来提供税收,户部要拨钱。</p><p>主要是修路,周围二十个县通往长安的主干道还不错……”</p><p>李易让毕构花钱,给对方讲公平性。</p><p>他说主干道还要再修一修,不适合修水泥路,太贵。</p><p>各县除了县城,村落分布,村落到县城的路要修,达到村村通。</p><p>还要有一部分资金划拨出来,给低收入家庭补贴修葺和盖新的房子。</p><p>修葺的钱直接拨,盖新房子的钱,一部分朝廷负责,一部分住户自己掏。</p><p>自己掏那一部分由朝廷先垫付,住户按照月来慢慢还,不加利息。</p><p>河道和沟渠该清理还是要清理,拓宽小河。</p><p>保证在京兆府各河流支流到村子水渠上能行小舟。</p><p>可以用水泥来修建小码头,方便没有牲畜的百姓除冬季外的季节用舟运送物资。</p><p>毕构负责听,旁边的两个宫女和两个太监放下筷子,掏本子轮换记李易说的话。</p><p>“京兆府有田地的百姓,麻不要种了,都种棉花,战略需求,免去庸调,由朝廷收购,保各县除了县城,村落分布,村落到县城的路要修,达到村村通。</p><p>还要有一部分资金划拨出来,给低收入家庭补贴修葺和盖新的房子。</p><p>修葺的钱直接拨,盖新房子的钱,一部分朝廷负责,一部分住户自己掏。</p><p>自己掏那一部分由朝廷先垫付,住户按照月来慢慢还,不加利息。</p><p>河道和沟渠该清理还是要清理,拓宽小河。</p><p>保证在京兆府各河流支流到村子水渠上能行小舟。</p><p>可以用水泥来修建小码头,方便没有牲畜的百姓除冬季外的季节用舟运送物资。</p><p>毕构负责听,旁边的两个宫女和两个太监放下筷子,掏本子轮换记李易说的话。</p><p>“京兆府有田地的百姓,麻不要种了,都种棉花,战略需求,免去庸调,由朝廷收购,保持价格。”</p><p>李易顺着思路提到了另一个要触动别人利益的事情,庸调,取消。</p><p>百姓不再额外付出劳动时间和上交麻和绢,不种麻和桑树,不养蚕。</p><p>一律改成种棉花,李家装和六李庄的棉花籽够用。</p><p>毕构左右看看,很心虚,他压低声音:“按照人来算,棉花都是分开了,有大户人家地多。</p><p>他们已经改成了种粮食,今年大棚蔬菜,他们中有一百二十户参与了。”</p><p>他对数据熟悉,派人盯着人家大棚出多少菜,当然知道谁种了。</p><p>“种田的不用管,种出来的粮食还不是大家都吃,长安冬天黄河一结冰、一枯水,粮食少。”</p><p>李易暂时不去对付大户人家的土地兼并,慢慢来,跑不了。</p><p>京兆府再想兼并土地,没机会了。</p><p>李家庄子通过另一种方式借给别人钱,包括买衣服、看病、买食用油等等。</p><p>百姓慢慢还,实在出了意外还不上的,延长换款期,减免利息。</p><p>他还总给找活儿干,百姓不用卖地就能活下去,收入还增加了呢。</p><p>不然百姓为何要给他立长生牌位?长生牌位又不是看你长得好看就给你立。</p><p>毕构又吸吸鼻子,咽口水:“每年都安排专门的官员到河南府坐镇,就怕长安吃不上饭。”</p><p>他懂这个情况,魏知古到河南府查过,因此得罪了姚崇。</p><p>他去年从河南府回来,之前是整顿河南府的仓库。</p><p>长安没粮了,皇帝带着一大群人去洛阳吃饭。</p><p>洛阳有运河,不是非要黄河来支撑运输。</p><p>“老毕呀,最近没有大的需要朝廷拨款的战争,一百十万缗,告诉百姓,京兆府就投入这些。”</p><p>李易到现在一口菜都没吃,光聊天了。</p><p>“啊?全给?”毕构心一抽抽。</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