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契丹有宝却成虚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毕构从姚崇府离开,回家去应对在他家排队的人。</p><p>姚崇不见客了,在书房中盘算起来。</p><p>毕构跟他说了煤油灯和暖水瓶涨价的后续处理问题,这不是重点。</p><p>关于官员收税和政绩的平衡之事,涉及到整个朝堂。</p><p>吏部要与户部协同,避免由收税产生地方官员逼迫商人的情况。</p><p>李家庄子旁的灞水桥头,购买煤油灯与暖水瓶的人排起了长队。</p><p>其中商人最多,他们想要买来运到别处去卖。</p><p>一般赶如此操作的商人,在其他的地方有店铺。</p><p>如果商品坏了,把碎片拿到店铺。</p><p>店铺等着再来长安卖货和买货时,顺便带来,跟李家庄子换新的。</p><p>运费自然是不要,留着商铺的信誉。</p><p>买到煤油灯和暖水瓶的人用细布和皮毛小心包裹,以免碰碎了。</p><p>庄子里拿来的两样东西外面是干草,看去一点不细心。</p><p>晌午了,李易在桥头跟右千牛卫的人一起吃饭。</p><p>千牛卫的人端餐盘盛外菜,在外面进餐速度快,怕凉了。</p><p>过年的时间,庄子给轮换到此的十六卫提供的菜中,青菜比较多。</p><p>平日里是肉多,以保证十六卫的人愿意过来值班。</p><p>十六卫的人在自己的地方轮值的时候,吃的可不好。</p><p>给的俸禄就是麦子、小米、黄米、高粱米等东西。</p><p>想买别的东西,拿着米去买,不一定非要拿铜钱或绢帛。</p><p>当仪仗兵的千牛卫值班的时候在宫中吃,宫中不代表吃的好。</p><p>最近李隆基有钱了,才拿出来一些让王皇后补贴后宫。</p><p>钱主要是李成器与李易合伙做买卖的利润,李易的一直不要,都扔进去继续投资了。</p><p>李成器得给兄弟们钱,大家分一分,李隆基最多。</p><p>六李庄种棉花、大棚,除了分一部分用,其他的卖掉。</p><p>宫里饭菜品质提高一点,依旧比不得李家庄子。</p><p>十六卫现在是一旬一轮换,左右千牛卫不想换,其他卫不干。</p><p>左右千牛卫一看,一百六十天才轮到一次。</p><p>于是采取手段,卫里的队,专门有个灞桥桥头轮值的活儿。</p><p>别的卫不准有,千牛卫就可以尽量多安排自己的兄弟吃好东西。</p><p>“李东主新年好啊。”余江来了,笑着跟李易行礼、问好。</p><p>李易回礼:“余兄新年好。”</p><p>接着又说:“余兄不如一同吃些。”</p><p>“也好,如此多谢李东主。”余江未拒绝,自己去取餐盘,随意盛了几样菜,端过来。</p><p>“今年看着年景不错。”余江坐下,开始找话题。</p><p>“也就是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蝗虫还要出来,去年有的地方动作晚了,蝗虫卵进到土里。</p><p>深耕和泡水对付虫卵好用,操作起来普通人家无力施为,只能等着蝗虫出来。</p><p>幼虫的时候最好对付,一旦成虫,并且形成大规模集群,只能用烟熏和火光诱杀,不能吃了。”</p><p>李易说起蝗虫,他带着鸡鸭过去的时候,蝗虫有的还是幼虫,同时没有铺天盖地的情况。</p><p>他选的时间正好卡住关键点,今年蝗虫再冒头,养鸡鸭和养猪的人会开心。</p><p>余江认真听,记住,这可是学问,以后自己那里有蝗灾的时候好应对。</p><p>他并不知道,现在的东北不可能出现蝗灾,树木多,鸟兽也多。><p>“今年看着年景不错。”余江坐下,开始找话题。</p><p>“也就是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蝗虫还要出来,去年有的地方动作晚了,蝗虫卵进到土里。</p><p>深耕和泡水对付虫卵好用,操作起来普通人家无力施为,只能等着蝗虫出来。</p><p>幼虫的时候最好对付,一旦成虫,并且形成大规模集群,只能用烟熏和火光诱杀,不能吃了。”</p><p>李易说起蝗虫,他带着鸡鸭过去的时候,蝗虫有的还是幼虫,同时没有铺天盖地的情况。</p><p>他选的时间正好卡住关键点,今年蝗虫再冒头,养鸡鸭和养猪的人会开心。</p><p>余江认真听,记住,这可是学问,以后自己那里有蝗灾的时候好应对。</p><p>他并不知道,现在的东北不可能出现蝗灾,树木多,鸟兽也多。</p><p>蝗虫可以自己找东西吃,食物足够,同时被鸟吃。</p><p>“李东主,我有一法可治契丹,关于蝗虫。”余江顺着李易的话说。</p><p>“何法?”李易表示好奇。</p><p>“捉大量蝗虫,送到契丹人所占地方的外面,放开后,蝗虫成群结队,吃契丹人的粮食。”</p><p>余江比划着说,看去他对契丹观感不好一般。</p><p>“不可,契丹没了粮食,会死人,眼下我正与契丹人接触,想要友好往来。</p><p>契丹人的日子苦哇,若不是突厥侵犯太甚,契丹还是和我大唐好。</p><p>我能理解他们的处境,愿意帮他们,这样就不用有战争,大家都过好生活。”</p><p>李易摆了摆手,一脸悲天悯人的样子。</p><p>余江愣了,他实在不知道李易是真话,还是假话。</p><p>“李东主,你抓了他们三百九十个人,要怎样处置?给他们送回去?那可是军人。”</p><p>余江随意的样子问。</p><p>“误会,不是抓,是教,教他们各种生活的事情,尤其是农耕。</p><p>他们随时可以走,等天暖和了,带一批货物,他们跟着回去,到契丹换东西,再运回来。</p><p>顺便把咱大唐被抓去的人给要回,大家不要打仗,打仗会死人。”</p><p>李易说完低头猛吃,再不吃就凉了。</p><p>余江有一肚子话要问,见李易现在的样子,也不出声了,吃。</p><p>等李易吃完,余江正好吃完。</p><p>“过完年,余兄可别忘了帮着管桥头的市场,若熟悉了,我找找门路,为余兄安排个官。”</p><p>李易放下筷子,去盛了碗汤回来,跟余江说以后的安排。</p><p>余江连忙答应:“好,之前我就看了,不错,过了年我能管好。”</p><p>应对完此事,他话题一转:“李东主说与契丹换东西,天暖和了,契丹有什么可交换的东西?”</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