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管仲谋国莫当真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不行不行,易弟,那边太危险,何况你不能离开长安。”李成器汗毛都立起来了。</p><p>他没想到李易要亲自出去,开什么玩笑?</p><p>把易弟往外派,纯粹是大材小用,易弟就应该呆在庄子。</p><p>然后大家谁有什么涉及到国策的问题,找易弟询问。</p><p>见过宰相不在朝堂,往外跑的吗?</p><p>“我不去,别人不行。经济战,不好打。”李易坚持。</p><p>“知道,《管子》中写过,管仲一次次用经济战打败别的国家,找人专门学一下,就会了。”</p><p>李成器拿出来《管子》一书,其中写了管仲经济战打鲁国、打衡山国、打楚国。</p><p>打楚国的时候说是用钱买鲁缟,然后鲁国人就不种田了,都种桑树养蚕织缟。</p><p>然后齐国呢,继续买。</p><p>最后鲁国没粮食了,齐国就把鲁国给坑了。</p><p>打当时春秋时期根本不存在的衡山国的时候,说管仲知道衡山国兵器好,高价买兵器。</p><p>衡山国都打造兵器,没人种田,吃不饭了,齐国又把衡山国给坑了。</p><p>说打楚国,高价买楚国的鹿,低价卖给楚国大量粮食,楚国就养鹿而不种粮,没粮了,齐国把楚国给坑了。</p><p>李易知道这些故事,他露出哭笑不得的样子。</p><p>“大哥,那是故事,假的,齐国哪来的那么多钱,能够把一个国家的主产业给撑起来?</p><p>那个国家赚了钱,就把钱留着,不花,天天养鹿、打造兵器、织布?</p><p>我说高价收购蒿子,京兆府的百姓可是把田都不种了,专门种蒿子?</p><p>春秋时期的货币乱七八糟,用青铜制作,齐国从哪弄来的钱?”</p><p>李易跟李成器说,别听故事,故事里的就是一种思路。</p><p>真实情况不存在,现在百姓还用鸡蛋换东西,用竹筐换东西。</p><p>还有绢帛也当钱花,铜钱根本不够用。</p><p>百姓赚了钱,当然要消费了,难道一直留着?</p><p>种桑树养蚕要多长时间能种好?一年产几次蚕?</p><p>这个过程中,可是齐国在提供粮食,然后突然断粮。</p><p>也就是说,齐国当时钱多的可以让鲁国进行大面积毁田种桑,并且样蚕的程度。</p><p>同时齐国还能低价把粮食卖给鲁国,支撑鲁国国民的日常餐饮。</p><p>既然你齐国都这么牛逼了,你还怎么不直接开干?</p><p>想想把,齐国要那么办,生产力是别的国家多少倍?</p><p>生产力背后是生产技术,生产技术在用应的时候都是带动军事技术。</p><p>“啊?不行?”李成器还觉得自己看了《管子》,就能把经济战玩明白呢。</p><p>“经济战是简单的买卖行为推动的,却不是简单的买卖。要有个过程,双方在贸易中互相得利和失利。</p><p>综合得利多,叫贸易顺差,就是占了别人的便宜。</p><p>综合得利少,叫贸易逆差,被别人给占了便宜。</p><p>逆差中,大量的资源流失,国力衰减,通常伴随的是对外货币贬值,而对内却通货膨胀……”</p><p>李易又给大哥讲国与国的贸易关系。</p><p>“资源流失,就是贸易逆差?”李成器总结一下。</p><p>“不,如果只是出口物资而不够买别人的物资,账面体现的是贸易顺差。</p><p>若我告诉他们那个地方哪有好的铁矿和煤矿,他们大量开采。<啊?不行?”李成器还觉得自己看了《管子》,就能把经济战玩明白呢。</p><p>“经济战是简单的买卖行为推动的,却不是简单的买卖。要有个过程,双方在贸易中互相得利和失利。</p><p>综合得利多,叫贸易顺差,就是占了别人的便宜。</p><p>综合得利少,叫贸易逆差,被别人给占了便宜。</p><p>逆差中,大量的资源流失,国力衰减,通常伴随的是对外货币贬值,而对内却通货膨胀……”</p><p>李易又给大哥讲国与国的贸易关系。</p><p>“资源流失,就是贸易逆差?”李成器总结一下。</p><p>“不,如果只是出口物资而不够买别人的物资,账面体现的是贸易顺差。</p><p>若我告诉他们那个地方哪有好的铁矿和煤矿,他们大量开采。</p><p>等卖到咱大唐,他们是资源出口性的贸易顺差。</p><p>从大唐买粮食就够吃了,百姓的日子还能过得很好。”</p><p>李易说的时候想到了一个小岛国,卖鸟粪的,其实就是磷矿。</p><p>曾经有一段时间,国民可有钱了。</p><p>之前岛子的人干瘦干瘦的,自从有了钱,一个个都变胖了。</p><p>后来卖差不多了,没钱了,过惯好日子的他们一下子不适应。</p><p>“不能说,易弟,千万不能说,你还知道哪里有矿,最好是在咱大唐比较靠长安的地方,你告诉我。”</p><p>李成器知道了煤炭的好,铁矿更不用说,怎么可以告诉给敌人。</p><p>“所以得我去契丹一趟,把渤海国那里的问题顺手解决了。”李易话题转回来。</p><p>“不行。”李成器继续摇头。</p><p>先不说安全问题,去一趟需要多长时间?</p><p>次去河南府洛阳,长安城里感觉没了主心骨。</p><p>好在去年是为了应对蝗灾,今年形势更严峻。</p><p>收税的事情,毕构一边想着钱,一边又拿不出来完善的操作办法。</p><p>万一哪个地方有漏洞了,户部想办法补,想到的办法又错了,来回改,太耽误事情。</p><p>易弟在庄子呆着,有事可问他。</p><p>“那只能是让他们的人跟着,先送些东西到边界,走私几个,换去钱财。”</p><p>李易暂时打消出去的念头,准备执行另一套方案。</p><p>反正哪个都行,效果不同,随便改。</p><p>“大哥,告诉契丹使臣,我李家庄子的经济文化交流团队成员,三百九十人及其一起跟着去玩的亲属,从被他们抓去的大唐人中出。</p><p>现在我要求团队成员回来,完善后续操作计划。”</p><p>李易又对李成器说起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