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此物不止生一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这就是食铁兽,大熊猫?”张说看到了已经变胖一些的大熊猫。</p><p>“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p><p>毕构顺嘴把形容大熊猫是食铁兽的话给背出来。</p><p>五个人下车站在大熊猫园的上边看,一个个戴着防寒的头套,只露出眼睛和嘴。</p><p>头套是李易发明,包括耳套,可以连下巴一起兜起来的耳套。</p><p>会织毛衣的自己用羊毛线织就行,很简单,保暖效果却好。</p><p>此时被五个人用来隐藏身份,顺便防寒。</p><p>“很暖和,在这么大的院子旁边,能感受到前面热。”姚崇把手伸过去感受一下。</p><p>旁边有个游客,听了后笑了:“大熊猫是李东主的宝贝,要控制温度,走地暖,说是保持十六到十八度。”</p><p>“好家伙,吃起来没完,要不是暂时停了李家庄子储备的竹笋,它们不吃竹子。”另一个人跟着说。</p><p>“那个奶孩子的正在看我们,不凶。”</p><p>卢怀慎发现大熊猫在喂孩子,想到了自己孩子小时候的样子。</p><p>“还给肉罐头吃呢,一次喂五个竹筒的,李东主说不能给吃鲜肉,养成吃鲜肉的习惯,会想着吃人。</p><p>香肠了、熏鸡了、烤的羊腿,还有煮的鸡蛋,它吃起来比人可凶多了。</p><p>最近一直在搀杂着喂,让大熊猫快速长胖。</p><p>冬天还好说,给个地暖,无非烧煤。</p><p>夏天要保持这个温度,可要不少冰,今年冰窖要扩大两倍。”</p><p>旁边的饲养员看到几个人坐的马车豪华,说不定是到庄子买东西的人,便耐心地介绍起来。</p><p>五个人点点头,没说话,继续看,转到了另一个院落上面。</p><p>同样是一大一小两只大熊猫,大的坐在那里啃竹子,小的四处爬。</p><p>爬着爬着就爬到了水泥制作的压光面的滑梯上,它在上面站起来张望。</p><p>看着跟个人似的,也是两条腿,腆着小肚子,然后就不知道它想到了什么,抬头。</p><p>脑袋仰起来了,身体后倾,平衡失去,一屁股坐下去,正好坐到滑梯的地方。</p><p>在很多人惊呼声中,它出溜着骨碌着下来,坐在那里茫然四顾。</p><p>“哈哈哈”周围响起观众的大笑声,太好玩啦。</p><p>“老夫算是知道小易为何非要花大价钱买个养了,大熊猫看了让人心情好。”</p><p>卢怀慎收起笑声,感慨一句。</p><p>大熊猫长的跟其他动物就不一样,熊根本比不了,熊看着就是凶。</p><p>大熊猫皮糙肉厚,身体的颜色,尤其是眼睛和圆圆的脑袋,做什么事情都给人一种好玩的样子。</p><p>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大熊猫,可以缓解。</p><p>“若非价钱太高,我也想养一只,比狗和猫有意思。”魏知古的心被大熊猫给萌化了。</p><p>他算是发现了,大熊猫的一举一动都带着特殊的韵律。</p><p>看它可以一直看着,包括睡觉都好玩儿。</p><p>不过一想到拥有一只大熊猫的钱,他放弃了。</p><p>即便通过其他手段,不花钱弄来一只,不给一万缗。</p><p>到手上又如何?天天给竹子吃,还要有一个园子,保持温度,太冷了不行,太热了也不行。</p><p>尤其是热,夏天温度一高,用冰用不起。</p><p>没听庄子里的人说么,要吹风降温。</p><p&g是眼睛和圆圆的脑袋,做什么事情都给人一种好玩的样子。</p><p>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大熊猫,可以缓解。</p><p>“若非价钱太高,我也想养一只,比狗和猫有意思。”魏知古的心被大熊猫给萌化了。</p><p>他算是发现了,大熊猫的一举一动都带着特殊的韵律。</p><p>看它可以一直看着,包括睡觉都好玩儿。</p><p>不过一想到拥有一只大熊猫的钱,他放弃了。</p><p>即便通过其他手段,不花钱弄来一只,不给一万缗。</p><p>到手上又如何?天天给竹子吃,还要有一个园子,保持温度,太冷了不行,太热了也不行。</p><p>尤其是热,夏天温度一高,用冰用不起。</p><p>没听庄子里的人说么,要吹风降温。</p><p>显然不能是直接扔一堆冰进去,不然李易又不缺心眼,他怎么不那样做?</p><p>“走吧,过来是为了看俘虏,大熊猫怎么看都看不够,有时间再来。”</p><p>姚崇发现盯着大熊猫瞅,会上瘾,叫大家回去再看看俘虏。</p><p>“何必去西南,咱们这边的山里也有,就是不好抓,在深山,遇到人,它们就跑了。”</p><p>魏知古想起了一些情况,大熊猫并非只生活在西南。</p><p>跟别人说一句,他找到庄户:“与李易说,大熊猫除了西南,长安周遭也有人见到过,老夫魏知古。”</p><p>“魏尚书?”庄户一听姓名,第一个想到的是工部尚书。</p><p>“嗯!”魏知古回应一声,上车。</p><p>庄户不敢耽搁,跑去找李易。</p><p>李易在给八十个护士上课,学子们的课下午不上。</p><p>学子们在背书,为了应对科举考试的时候大段填空题。</p><p>诗不用专门学,学子们自己相互交流,给对方指出诗里的问题。</p><p>他们要求作诗一律即兴,看到什么东西,立即作出一首诗。</p><p>要求韵律规整,多以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为主。</p><p>至于时务策,李易告诉他们不用着急,他会安排。</p><p>别的学子是猜,大唐的政治策略是什么,会出啥样的时务策。</p><p>李易不是,他知道情况,他还能改变。</p><p>既然如此,距离考试还有那么长时间,研究什么时务策,提前一个月的时候再说。</p><p>“东主。”刚才在大熊猫园的庄户跑过来。</p><p>“什么事情?”李易示意学生们等一等,他走到门口。</p><p>一般不是大事儿,必须等他把课讲完。</p><p>“工部尚书魏知古和其他几个人乘坐一辆车过来,魏尚书说,大熊猫不止是西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