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蔬菜价高守秘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长孙昕开始买房子,要买一个临街的房子。</p><p>罗欧丞给他出主意,在别人没明白之前,先建个茶馆,专门给人喝功夫茶。</p><p>蓝田县是陆路通往长安的主要县,从洛阳那边到长安,走蓝田县,就有人来喝茶。</p><p>冬天的临街店铺买卖不好,盘下来一个价钱低。</p><p>长孙昕觉得有道理,跟着李家庄子走,大钱赚不到,却不会赔钱。</p><p>他一边找牙人看房子,一边买成套的茶具和茶叶。</p><p>李家庄子继续大量出货,煤油灯、暖水瓶、茶具、茶叶、香皂、肥皂、甘油、花露水。</p><p>香水倒是没卖,一直在储备。</p><p>酒精在卖,但打火机不卖了。</p><p>每天李家庄子灞桥的地方都是忙来忙去,还有人送松塔呢。</p><p>黄金、铜钱了、绢帛、兑换券,全部流入进李家庄子。</p><p>兑换券会重新买东西放出来,黄金、铜钱和绢帛只进不出。</p><p>“最近几日,你们谁知道李家庄子赚了多少钱?”</p><p>十一月十日,毕构晚上邀请姚崇等人在家里吃饭,怀贞坊的家。</p><p>他快魔怔了,他甚至想辞职,谁愿意干这个户部尚书就谁来干吧。</p><p>说好的交税,一天天数日子,眼看着那么多的钱跟税无关。</p><p>大唐一年才收入多少?一个李家庄子在长安疯狂攫取利润。</p><p>户部尚书在此时属于凶官,不吉利,他不总是研究五行什么的么,才把他给安排到这个位置上。</p><p>他觉得自己快不行了。</p><p>“不是给你三套茶具,告诉你以后暖水瓶会出更好的么?等着呗!”</p><p>张说吃黄瓜拌的拉皮,有芝麻酱,没有辣椒油,放了蒜泥、醋、糖、盐,爽口。</p><p>卢怀慎用筷子指指芹菜炒肉里的芹菜:“过了年要收的税不全是李家庄子。”</p><p>今天吃的菜,毕构没去李易那里要,他卖铅笔赚钱,有钱。</p><p>派人到市场上买,挑好的。</p><p>京兆府外面二十个县,除了渭南县的大棚因冬天里的一场大雨减产七成多,其他的县全卖得不错。</p><p>大棚的菜,可以一直卖到三月份。</p><p>种的作物一批顶一批,黄瓜等着快不行的时候,专门育的苗会长高,然后分秧。</p><p>很快又能有一次黄瓜采收的时期,其他的菜插着间隙种。</p><p>多的县五十亩大棚,少的县也有二十亩。</p><p>李家庄子的学子们在负责,雇佣百姓耕种,租赁土地的钱也给。</p><p>另外许多富人之家,也弄起来一两亩大棚试种,采光不好,长得慢,但总归能长。</p><p>眼下是大棚蔬菜集中上市的时候,比起往年</p><p>没法比,去年的李家庄子蔬菜只供应一部分给天上人间,其他的自己吃。</p><p>皇宫里的大棚更不卖,宋王那里卖天上人间一些,另外的是按资格私下里买。</p><p>普通的商人,有钱没处买。</p><p>二十个县的大棚,加起来六百多亩,供应不上整个京兆府,蔬菜价格依旧高。</p><p>今天的芹菜炒肉,其实是肉炒芹菜。</p><p>肉多,芹菜少,就那一小把,一百钱,叶子都留下做成咸菜了。</p><p>“早一点多好。”毕构又嘟囔一句,他家派人买的菜,知道价格。</p><p>今天一顿饭,米都不算钱了,酒是李隆基给的,肉才五百钱,蔬菜五缗。</p><p>顶花带刺的黄瓜,用小称来称,一棚蔬菜集中上市的时候,比起往年</p><p>没法比,去年的李家庄子蔬菜只供应一部分给天上人间,其他的自己吃。</p><p>皇宫里的大棚更不卖,宋王那里卖天上人间一些,另外的是按资格私下里买。</p><p>普通的商人,有钱没处买。</p><p>二十个县的大棚,加起来六百多亩,供应不上整个京兆府,蔬菜价格依旧高。</p><p>今天的芹菜炒肉,其实是肉炒芹菜。</p><p>肉多,芹菜少,就那一小把,一百钱,叶子都留下做成咸菜了。</p><p>“早一点多好。”毕构又嘟囔一句,他家派人买的菜,知道价格。</p><p>今天一顿饭,米都不算钱了,酒是李隆基给的,肉才五百钱,蔬菜五缗。</p><p>顶花带刺的黄瓜,用小称来称,一两一百钱一根黄瓜三两多,三百六十钱。</p><p>就算如此,还得早早去买,晚了会让城里的人给买光,尤其是酒楼。</p><p>魏知古端起酒抿一口:“隆择啊,知道你想把账拢在今年,不过明年钱更多。”</p><p>魏知古劝毕构,他也当过户部尚书,知道有多闹心。</p><p>哪个哪个州里的县出灾害了,地方上书要求减免租庸。</p><p>陛下一打仗,管户部要钱,户部需要拆东墙补西墙,然后再来了钱,赶紧补回去。</p><p>每个月官员发俸禄,又得惦记从哪里弄钱。</p><p>关键没有什么来钱的办法,只能是,哪个地方需要钱了,要仔细审核,看是不是用不着那么多钱。</p><p>年底前若能把税钱收上来,明年的预算便好安排。</p><p>魏知古其实羡慕毕构,自己当户部尚书的时候,可没有人给这么多的好处。</p><p>等毕构一来当尚书,李易居然给毕构一份大礼。</p><p>一想到大礼,魏知古又对毕构说:“李易可是没少帮你。”</p><p>“那我也不可能给他减税。”毕构端起酒盅。</p><p>“他交多少税在于他想交多少税,他不交你拿他也没办法。</p><p>何况钱在他手里,他总是想着拿出来给大唐修路、养兵,感觉比你们户部还好用。”</p><p>张说笑着说毕构,一点不给留情面。</p><p>“他答应的。”毕构快哭了,一个老头眉头蹙着。</p><p>他也不知道这个税收的经济账怎么算,他刚刚接触。</p><p>反正李易是说给钱,很主动。</p><p>姚崇有一点嫉妒:“隆择,你现在可以联系李易,比我们强,多跟书信往来学学经济之道,他会得多。</p><p>虽然老夫总看他不是很顺眼,却不得不佩服他所学所知。</p><p>这也就是宋王先看到了他,同时他在长安边,不然的话,放在地方。</p>&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