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粗心细作行有痕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他们想比就比?他们若是问热气球为什么他们的飞不起来,难道李易还要告诉他们?”</p><p>姚崇露出不屑的神色。</p><p>张说张嘴无声地笑,他们已经通过派在吐蕃的情报人员了解到情况。</p><p>吐蕃造了一百个热气球,等酒精一到,开始尝试。</p><p>想尽办法,情报传回来的时候,吐蕃正在制作新的热气球,原来的全烧没了。</p><p>什么很多小窄颈的罐子一起点火、把吊篮造大一点,绳子距离火远一些</p><p>反正能试的都试了,结果相同。</p><p>高力士没去回应姚崇,他继续说:“陛下,臣听闻有人传李易得到了天授之宝,得此宝者得天下。”</p><p>“不过是一块里面有虫子的琥珀,拿着它怎么能得天下?”李隆基得到消息了。</p><p>“陛下可让李易献上此物。”卢怀慎提议。</p><p>“不献,今天说一物李易得了能某天下,他献上东西。</p><p>明天再有人说他活着大唐就完,难道他还要献命?</p><p>派人去查,从哪传出来的,若找到人,抓起来。”</p><p>李隆基强硬,他可不愿意被别人利用。</p><p>在庄子中的李易同样得到消息,三个消息全知道了。</p><p>突厥他们把马送来,合格的话,刺杀的是事情告一段落。</p><p>吐蕃那边估计是认为吃亏了,想找补回去,还出题。</p><p>要看看赌注是什么,能让自己心动,就答应,再限制一下题,不可以问机密的事情。</p><p>至于流言,简单。</p><p>“往外传,说李家庄子的李易得到宝贝,经过研究他发现,那东西有巨大的威力。</p><p>他准备先仿制出更多的那种东西,然后在吐蕃、突厥、契丹等地用。”</p><p>李易与宋德说,反正都是假的,随便。</p><p>他都不用在报纸上纠正。</p><p>“另外干活的牛马,养差不多了,可以套车租借给别人,只需要提供草料。”</p><p>李易盘算起那么多的牲畜使用问题,太多了。</p><p>明年耕地,全租借出去,远的地方他管不到,京兆府一圈,能照顾就照顾。</p><p>别人提供,庄子节省草料,庄子捞名声,租的人得实惠。</p><p>宋德去安排,李易给学子们上课。</p><p>他知道是谁在传谣,余江不是一个人啊,有团儿的。</p><p>谣言除了恶心一下人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用处。</p><p>当然,可以试探一下大唐的皇帝对李家庄子的态度。</p><p>十一月四日,天上开始下雪,没有什么风。</p><p>流言果然变了,不再是李易会篡位。</p><p>是那个宝贝只有李易能研究出来怎么用,以后大唐会变得越来越厉害。</p><p>御史台的人早朝的时候像不知道有流言的事情,没有一个站出来弹劾李易。</p><p>“余江在那里住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接触外面的人?”</p><p>李易想起来送琥珀的人,应该过来见自己呀。</p><p>“东主,他在那里喜欢与人聊天,还唱一些蜀地的歌,跟人学织毛衣。”</p><p>二管事旬信负责派人盯着余江。</p><p>李易笑了:“沉得住气好,准备充分更好,外面摆摊里面应该有他的同伙。”</p><p>“东主,他到那天起,我们已经盯着了。”旬信认为没问题。</p><p>“若是他的同伙一个月之前就过来了呢?换成我,我甚至能提前半年布局。”</p><p>李易不认为现在去盯着有用,对方又不傻。</p来越厉害。</p><p>御史台的人早朝的时候像不知道有流言的事情,没有一个站出来弹劾李易。</p><p>“余江在那里住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接触外面的人?”</p><p>李易想起来送琥珀的人,应该过来见自己呀。</p><p>“东主,他在那里喜欢与人聊天,还唱一些蜀地的歌,跟人学织毛衣。”</p><p>二管事旬信负责派人盯着余江。</p><p>李易笑了:“沉得住气好,准备充分更好,外面摆摊里面应该有他的同伙。”</p><p>“东主,他到那天起,我们已经盯着了。”旬信认为没问题。</p><p>“若是他的同伙一个月之前就过来了呢?换成我,我甚至能提前半年布局。”</p><p>李易不认为现在去盯着有用,对方又不傻。</p><p>旬信愣一下,低头无奈,真提前安排,确实查不出来。</p><p>若是等余江过几天去摆摊的地方,看他接触谁,同样没用,他接触的可能是其他正常摆摊的人。</p><p>比如他在那里吃面,同伙也吃面。</p><p>他跟卖面条的人说话,说着说着就把有用的信息传出去了。</p><p>“把余东家他们找过来,我请他们吃饭,说一下赚钱的事情,小买卖。”</p><p>李易坐在那里想了一会儿,对旬信说。</p><p>“好的东主。”旬信回应。</p><p>“没别的事情了,你去忙。”李易点点头。</p><p>下午的时候,受广告影响而卖掉不少货物的余怀德等人兴匆匆赶来。</p><p>第二天余怀德一行人带着一个个小箱子兴高采烈地离开,箱子里似乎有什么宝贝一般。</p><p>住在楼上的余江房子比较好,可以看到南北西三面。</p><p>也就是南边有房间、北边有房间,西边把山。</p><p>冬天把山的房子其实挺冷,一般人不愿意住,他强烈要求,说是能够看到蜀地的方向。</p><p>当余怀德等人离开之后,他终于忍不住了。</p><p>他出去溜达,走呀走,走过了灞桥,来到摆摊的地方。</p><p>早上卖小吃的比较多,卖汤和粥的没有,因为李家庄子在这里有免费的送汤的地方。</p><p>余江没吃饭,他到一个卖冻梨的摊子面前,蹲在那里看梨。</p><p>梨的外表是黑色,摸上去很硬。</p><p>“你这梨没虫子吧。”他问。</p><p>摆摊的人四十多岁了,两鬓斑白,摇头:“不知道,反正就是从山上找到摘下来,便宜,一钱五个。”</p><p>“你们这天冷是好,我那蜀地就不行,冻不住,刚才那些有钱,听说就去过蜀地,可惜我那时就不在,一个不认识。”</p><p>余江翻着梨,似乎选中了两个,放到旁边,继续挑。</p><p>卖冻梨的摊子旁边是个卖小枣的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