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不堪回首往事多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姚崇等人还没回到宫里准备吃工作餐,宫中有人跑出来寻他们。</p><p>告诉他们东南战事有招,快点过去。</p><p>一听到这个,再想刚刚宋王招呼都没打一声就跑过去的事情,姚崇又难过了。</p><p>“如今的快报需要给一个文散官先送,我等要之后才知道。”</p><p>姚崇满心难过,在天上人间被人堵回来,现在又是这般。</p><p>“我等应该在宫里吃饭。”卢怀慎提关键的事情。</p><p>咱们都有宫里提供的饭菜,好多个小碟子呢,你不吃,非要去天上人间。</p><p>在宫里的话,不就先得到消息了么。</p><p>“老夫就是这么一说,文散官不应该拿战报。”姚崇自知理亏。</p><p>他也知道自己整天跟李易较劲不对,可就是忍不住。</p><p>等到了宫里,李隆基已经命人摆好了桌子和吃食。</p><p>今天大家吃火锅,一人一个小锅,自己涮。</p><p>李隆基终于发现一个好办法,能够吃上热饭菜的好办法。</p><p>火锅,你们尝吧,哪一样都先尝尝。</p><p>等你们尝完没有事情,朕再把火点上,在里面刷着吃,蘸料都给你们先尝。</p><p>果然,可以吃到热乎的饭菜了。</p><p>米饭你们要是也先尝,朕就直接在火锅里下面条。</p><p>火锅烧的是酒精,不用炭,怕中毒。</p><p>酒精装在一个个瓷的盒子里,等烧没了,就由宫女过来把瓷盒子先盖住,再取走,换上新的。</p><p>而不是用酒精往里添加,李易一次次强调,容易出问题。</p><p>尤其是坐在对面的人,添加的时候火没有熄灭,轰隆一下,燃爆。</p><p>看到有火锅吃,姚崇等人松口气,说明问题不严重,不,是对大唐有利。</p><p>“诸卿且坐,边吃边说,好消息。”李隆基从座位上走出来,跟大家坐在同一个平面上。</p><p>“陛下,可是西南地区打了胜仗?”张说在宫女端来的盆中洗洗手,坐下。</p><p>“第一次接触,西南蛮不知道热气球的厉害,总被我方提前发现。”</p><p>李隆基一副不是很在意的样子,表现得云淡风轻。</p><p>大家就明白了,陛下很高兴。</p><p>高力士在旁边负责念前线传回来的战报,大家吃着听着,果然不错。</p><p>西南的山多,就怕被埋伏,热气球一升,有人的地方就没有鸟在那里飞,也没有动物靠近。</p><p>在上面用望远镜看,人躲着,至少动一动,就仔细看某一个区域。</p><p>比如趴草丛里,风一吹,其他的草摇动,就那一块地方不动。</p><p>“陛下,热气球果然是宝贝,战争利器,随时可起瞭望台,还能起几十上百丈高,又有望远镜那等东西配合,远近可用。”</p><p>姚崇夹起几片肉扔火锅里煮着时说,他不喜欢涮,胳膊累。</p><p>卢怀慎涮,边涮边出声:“金紫光禄大夫李易,当为首功,应赏。”</p><p>他比较怕,李易对他太好了,他总觉得自己要生病,还是会死人的那种病。</p><p>他一个宰相,工作很认真,还想为大唐作贡献,没活够。</p><p>不多说李易的好话,叫李易知道了,生病送过去,李易就说救不了,尽力了,怎么办?</p><p>问太医,太医也说无能为力。</p><p>就像宫女喜儿的肠痈一样,太医都说晚了,来不及了。</p><p>结果到了李家庄子,过些日子,又活蹦乱跳地回来。</p><p>还有朱邪金山,眼看着不行了,在那硬挺着,十上百丈高,又有望远镜那等东西配合,远近可用。”</p><p>姚崇夹起几片肉扔火锅里煮着时说,他不喜欢涮,胳膊累。</p><p>卢怀慎涮,边涮边出声:“金紫光禄大夫李易,当为首功,应赏。”</p><p>他比较怕,李易对他太好了,他总觉得自己要生病,还是会死人的那种病。</p><p>他一个宰相,工作很认真,还想为大唐作贡献,没活够。</p><p>不多说李易的好话,叫李易知道了,生病送过去,李易就说救不了,尽力了,怎么办?</p><p>问太医,太医也说无能为力。</p><p>就像宫女喜儿的肠痈一样,太医都说晚了,来不及了。</p><p>结果到了李家庄子,过些日子,又活蹦乱跳地回来。</p><p>还有朱邪金山,眼看着不行了,在那硬挺着,太医告诉人家的儿子准备后事。</p><p>送庄子去,结果还是没问题,还给镶的牙呢。</p><p>就这医术,得罪谁也不能得罪他。</p><p>“当为光禄大夫。”魏知古知恩图报,去年差点完了。</p><p>“臣附议。”毕构用舌头舔舔新换上的三颗牙。</p><p>“应该加食邑。”张说反应速度也不慢。</p><p>然后大家看姚崇,意思是说,该你了。</p><p>“对,加食邑。”姚崇用余光看一眼高力士。</p><p>他担心大家都同意了,自己搞事,被高力士透露给李易。</p><p>谁愿意被李易惦记呀?李易多忙了,想着百姓和对外战争,就别给他想其他事情的机会了。</p><p>“加食邑就不用了,他又不指望那点粮活着。”李隆基抠门了,不想给李易送粮食。</p><p>送了,朝廷就缺,那些粮食对李易来讲,也就是庄户吃两两顿饭。</p><p>每月朝廷给他去送俸禄,都是宋德那着李易的印出来领,盖完印,再给送东西的人一大堆东西。</p><p>“姚卿,此事你多操劳。”李隆基把给李易升官的事情丢给姚崇。</p><p>转过头他想起个事情。</p><p>“真在宣阳坊东北角邻街邻道的地方买了一处地方,要建成浴池,往后诸卿沐浴可去。”</p><p>李隆基先提一句,告诉别人,那里虽说不允许做买卖,但朕给买了,你们谁的手下别去查。</p><p>“陛下,那浴池可比照天上人间?”姚崇一想李隆基弄块地,保证是私房钱少了。</p><p>那里谁安排的,还用说么,安排事情的人在天上人间吃饭呢,把老夫都给劝走了。</p><p>“还不知,是朕不忍许多人冬季少了沐浴的机会,才建。”</p><p>李隆基绝对不承认是为了钱,李成器都跟他说了如何运作。</p><p>赚大钱的买卖呀,挨着平康坊,生意果然好作。</p><p>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