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攻心更胜杀人前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呵呵呵。”郭子仪看李易满脸委屈的表情,实在是没忍住,笑出声。</p><p>心说,你还要作什么?火药和热气球不够?</p><p>人家不就是为了这两样东西才派人到庄子偷和抢么。</p><p>一个偷成功了,实际上被坑了。</p><p>另一个不晓得怎么想的,竟然从皇庄进。</p><p>郭子仪笑过,摇摇头,继续吃,他喝酒了。</p><p>今天参加山头战斗的羽林飞骑都喝酒,缓一缓,他们头一次杀人。</p><p>别看郭子仪厉害,以前没杀过人。</p><p>说心中无波动,不可能。</p><p>只有李易没什么事情,别人都喝白酒压惊,他喝黄酒,抿一口,吃个小串儿。</p><p>真的是小串儿,一个大肉串能顶四个小肉串。</p><p>李家庄子的肉串不是随便穿,一斤肉要穿十个大串,小的自然是四十个。</p><p>烤的时候需要用扇子不停地扇风,不然小肉串的竹签子细,会被烤断。</p><p>李易杀的人最多,还能把尸体搬运回去说是冻起来。</p><p>再回来吃肉,什么事情都没有,如往常那般平静。</p><p>“李东主,你对杀人好像看得开?”郭子仪怀着好奇的心思问。</p><p>“敌人有什么的?前线的战士不都杀?”李易随便找个借口。</p><p>他其实是见到的太多了,麻木了,这回不过是他亲自动手。</p><p>动手之前他已经进行过心理建设,决定要如此做。</p><p>又不是活人在那挣扎着喊‘别杀我’,他拿刀子一点点割。</p><p>他用枪,用枪和用刀杀人的心理压力不一样。</p><p>至于杀完之后处理尸体,那属于家常便饭。</p><p>“听你一说,确实是。”郭子仪心情好多了。</p><p>大家吃着肉串儿,孩子们高兴,百姓安心,羽林飞骑也解馋,平时他们吃不到这种烤串。</p><p>而同一时间,长安宫里的一群人在闹心。</p><p>六个突厥人被押回长安,他们是死罪,有刑讯高手负责审讯。</p><p>姚崇一帮人在那讨论。</p><p>“陛下,尸体应该拿出来,还有另外二十五个人,当杀。把尸体放在闹市,好叫后来者戒。”</p><p>姚崇得知五十个尸体被李易拿去,说是动起来练手,他觉得有伤天和。</p><p>“李易行的医术,需要活人来练手,之前挖了死人,还偶然救回来一个,不给他人,他医术如何提高?”</p><p>李隆基支持李易在死人身上练习,然后才能救活人。</p><p>被刨出来的人,后来不是给缝上了么。</p><p>那个小宝宝,若没有李易让王兴去挖,会彻底死掉。</p><p>挖一百个死人练手,救活一个,是功德。</p><p>敌人的尸体新鲜,又没人找上门说是他家的,五十个,多好啊。</p><p>还有抓住的六个,应该绞刑,不砍头,绞死后送给李易。</p><p>卢怀慎在旁边跟着说:“陛下,听闻五十个人,李易亲手杀掉四十七个,臣恐他杀戮过甚。”</p><p>卢怀慎关心李易,认为杀人多了,对其自己不好。</p><p>“不怕,他救的人也多,他给出来的医书,使行医者学了,多活多少人?”</p><p>李隆基对李易杀人不在乎,反而有亲切感。</p><p>他就没少杀人,包括亲手杀的人。</p><p>现在大家一样了,全杀过人,是自己人。</p><p>“陛下,听闻李易有一种兵器,可在二百步外轻易杀掉敌人,又能连续发射,此物应送到工坊,德。</p><p>敌人的尸体新鲜,又没人找上门说是他家的,五十个,多好啊。</p><p>还有抓住的六个,应该绞刑,不砍头,绞死后送给李易。</p><p>卢怀慎在旁边跟着说:“陛下,听闻五十个人,李易亲手杀掉四十七个,臣恐他杀戮过甚。”</p><p>卢怀慎关心李易,认为杀人多了,对其自己不好。</p><p>“不怕,他救的人也多,他给出来的医书,使行医者学了,多活多少人?”</p><p>李隆基对李易杀人不在乎,反而有亲切感。</p><p>他就没少杀人,包括亲手杀的人。</p><p>现在大家一样了,全杀过人,是自己人。</p><p>“陛下,听闻李易有一种兵器,可在二百步外轻易杀掉敌人,又能连续发射,此物应送到工坊,拆了研究。”</p><p>张说不帮李易说话了,他惦记上好武器。</p><p>李隆基摆下手:“拿命换的,望远镜,庄子也造,就比不得用命换的。拿着造不出来,不然李易早自己造了。”</p><p>“陛下,此事如何处置?”姚崇见李隆基百般维护李易,说正事吧。</p><p>“正要问诸位。”李隆基把问题甩回去。</p><p>“臣以为当以此为由,招突厥人和蕃邦各使臣质问。”姚崇立即说出自己的意见。</p><p>“臣觉得还是如先前那般,问完了杀掉,二十五个人李易愿意送去挖矿,那就挖矿。”</p><p>卢怀慎这时可就不是伴食宰相了,大事上他要争。</p><p>以前他只处理小事,大的事情全留给姚崇。</p><p>为的是不起冲突,姚崇权利欲大,跟着一起争,属于内斗。</p><p>别人就总嘲笑他,自己知道,却不在乎。</p><p>遇到了刺杀的事情,他认为照着李易的办法来,不提。</p><p>最大的压力不是问,是不出手,让对方在那猜,越想越多。</p><p>张说见两个人的意见相左,他也不偏向谁。</p><p>他提议:“不如问问李易,李易在准备带孩子出去的时候,已经想到过会出问题,想来喜欢谋定而后动。”</p><p>“郭子仪长史已经问过,李易说传扬开,说他要报复,要杀人。”</p><p>李隆基说出李易让郭子仪报上来的话。</p><p>“说要找谁杀了么?”姚崇皱一下眉头。</p><p>李隆基笑了:“没说,若说找谁,对方自己把自己人杀死,可诬赖李易。</p><p>李易不说,对方自己把人杀了,想诬陷李易,则证明刺杀的事是他们干的。</p><p>李易传话的时候已经考虑到此点,又让传他有三百步外轻易杀掉别人兵器的事情。”</p><p>“果然好计策。”卢怀慎一拍手。</p><p>随即笑出声:“哈哈,如此那些人整日里要提心吊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