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蜀商看重士气腾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你信不过余某人?”余子龙瞪眼,一副要干的样子。</p><p>潘管事微笑以对,他才不怕呢,他此刻代表的是蜀地盐商。</p><p>“还不请潘管事进来。”余子龙也笑了,招呼手下,放行。</p><p>他懂,钱他贪不到了,不如做个好人。</p><p>怎么说送钱的也是个正三品的文散官,比自己品级高。</p><p>在长安能跟陛下扯上关系,不可轻易招惹。</p><p>一群人推着车、扛着袋子进来。</p><p>军士给送水喝,不看在对方辛苦的份上,难道还不看在两缗钱的面子上?</p><p>潘管事等人确实累了,他累,一路着急赶,还要临时雇佣人手。</p><p>干活的不用多说,干活还有不累的?</p><p>大家找地方坐着喝水,余子龙陪在潘管事身边打听李易的事情。</p><p>他和长安有书信往来,对方提到了花露水李东主。</p><p>据说很有钱,跟平康坊的姑娘们关系亲密。</p><p>对,信中重点说李易和平康坊的事情,尤其是南曲。</p><p>这让余子龙心生向往之,漂亮的女子不一定能进南曲,但能进南曲的基本上都漂亮。</p><p>“潘管事,你见过很多南曲的姑娘?馨研大家怎么样了?”</p><p>余子龙不问钱的事情了,他打听重要的事情。</p><p>“没见过,倒是往来书信中说,她们总会去李家庄子。”潘管事给出个答案。</p><p>蜀地盐商不能断了与长安的往来,有铺子在,有人手。</p><p>“那你说李易能吃得消吗?”余子龙一点都尉的样子都没有,说话的时候还挤眼睛。</p><p>潘管事跟着贼兮兮地笑了:“听说馨研大家们一过去,李东主晚上叫喊的声音都能传到长安东城墙上。”</p><p>“那不是好几里么?”余子龙露出惊恐的神色。</p><p>“对呀,李东主拿喇叭唱歌,哎呀,那么多歌呀,可好听了。”潘管事说。</p><p>“那等事情还能用喇叭唱出来?”余子龙继续震惊。</p><p>“可不是么。”潘管事跟着闲扯,不然干什么啊,现在要是睡,一会儿起不来,不如就聊吧。</p><p>当太阳跳出地平线的时候,各家各户炊烟升起。</p><p>平日里两顿饭,家中的男人要出征了,得给吃好好的,不然没力气倒下,就不是多吃一口饭的问题了。</p><p>“去,找兄弟们集合。”余子龙一直在聊,他睡不着,看时候差不多了,大喊。</p><p>一户户的以为要打仗了,先跑出来看情况,若宣布出征,就赶紧回家穿戴,同时背上粮食。</p><p>此次大唐召集七个折冲府的兵力,共计三万人。</p><p>有远有近,说明一个问题,很多折冲府无兵可用。</p><p>大唐连年争战,需要后勤,就是粮食,种地的不能少。</p><p>需要战士,折冲府就去拼。</p><p>有时一个折冲府拼差不多了,就撤了,换个地方重新弄一个折冲府。</p><p>西南蛮的、大食的、吐蕃的、突厥的、契丹的,还打过倭国和暹罗。</p><p>大唐不能集兵于一地去打,敌人就不在乎,那些个周围的势力都发现这个情况了。</p><p>南蛮也要上来咬一口。</p><p>士兵们知道了要打谁,对西南蛮,他们并不是太过在乎,都死人,但能打过。</p><p>队伍集合好,余子龙拿来花名册,交给潘管事。</p><p>他带几个人站在高台上,他喊一句,旁边几个人跟着喊一句。</p><p&g问题,很多折冲府无兵可用。</p><p>大唐连年争战,需要后勤,就是粮食,种地的不能少。</p><p>需要战士,折冲府就去拼。</p><p>有时一个折冲府拼差不多了,就撤了,换个地方重新弄一个折冲府。</p><p>西南蛮的、大食的、吐蕃的、突厥的、契丹的,还打过倭国和暹罗。</p><p>大唐不能集兵于一地去打,敌人就不在乎,那些个周围的势力都发现这个情况了。</p><p>南蛮也要上来咬一口。</p><p>士兵们知道了要打谁,对西南蛮,他们并不是太过在乎,都死人,但能打过。</p><p>队伍集合好,余子龙拿来花名册,交给潘管事。</p><p>他带几个人站在高台上,他喊一句,旁边几个人跟着喊一句。</p><p>“兄弟们,陛下给我们送钱来了,一个人两缗,拿回家,这钱不是抚恤钱,是额外给的钱。”</p><p>余子龙非常直接,一句废话都没有。</p><p>士兵们的胸脯一下子挺起来,有钱?一个人两缗?陛下给的?</p><p>这两缗钱可管大用了,能买许多东西。</p><p>潘管事开始按照名字发钱,每个人都是一样多的东西。</p><p>拿了东西的站在那里,不准离开,以免有人又冒充别人站出来一次。</p><p>泸州的折冲府也开始了,其他地方的队伍还没到,需要等一等。</p><p>拿了钱的军士果然士气高昂,他们看到的是陛下想着他们,就算战死,也会有很多钱财。</p><p>今天的蜀地益州,许多大商人看到了一种镜子。</p><p>比起铜镜来说更轻巧,还不用总是磨,铜镜磨对了,把上面的一层给磨下去,就得重新弄。</p><p>现在的铜镜表层有水银,平时要保养,不是谁都能用的,贵着呢。</p><p>当然,玻璃镜子更贵,新奇呀。</p><p>“杨兄,听闻你这镜子是长安灞水李家庄子所制,还给了你们很多兑换券。”</p><p>有消息灵通,同时又有实力的人找上门来,找杨环晋。</p><p>“有。”杨环晋不隐瞒,为对方泡了茶:“刘老弟,你是想要镜子还是想要兑换券?”</p><p>“兑换券,拿着兑换券,老弟我相信到长安找到李家庄子可以换到镜子。”</p><p>被杨环晋称为刘老弟的人叫刘棣,砍木头的,组织起来一大群人,砍伐完木头在河里放排。</p><p>就是把大木头捆在一起做成木头排子,顺水运输,人有的需要站在上面撑篙。</p><p>一不小心,水流变幻,人就死在河里面了。</p><p>能放排的人都不一般,水性要好,还要会看河中的暗流、熟悉木头的惯性和移动规律。</p><p>盐有盐帮,排有排帮,义字当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