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此庄天下第一属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毕构走了,吃完饭,带着一百套儿童万花尺走的。</p><p>他没喝酒,却有些恍惚。</p><p>吃饭的时候李易跟他讲,庄子上的炸药打起来的时候,能让敌人的尸体把这段的灞水给填满。</p><p>庄子上有多少其他的东西,李易没说。</p><p>毕构却明白了,李易说的敌人,是以羽林飞骑那种来计算。</p><p>与普通的将士无关,李易根本没把羽林飞骑之下的敌人当成威胁。</p><p>“这哪里是庄子啊,分明是个军事堡垒,火药一直在制造,朝廷都没有,全在庄子里啊。”</p><p>坐在车里往回走的毕构感慨自语。</p><p>他终于知道陛下为何把庄子当成休息的地方,安稳啊。</p><p>经过一次次的皇城撕杀,皇城并不能给人一种安全感。</p><p>玄武门似乎永远带着血腥味,内宫里面蜡烛晃动,就是刀光剑影。</p><p>在宫里杀了那么多的人陛下,岂会不担心被杀?</p><p>兴庆宫正在改建,估计改建完应该是陛下晚上去住的地方。</p><p>兴庆宫挨着长安东边的城墙,多了一道屏障,想要离开,可以顺下绳子爬上去跑。</p><p>如是思忖,毕构想通了。</p><p>“陛下对小易不仅仅是问政,陛下把李家庄子当成了家。</p><p>怪不得看到陛下时,陛下显得那么精神,晚上能睡好觉。</p><p>小易确实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在他身边,总觉得有麻烦他能随时解决。”</p><p>毕构又评价一下,他理解李隆基。</p><p>李隆基六五年出生,太小的时候不知道情况。</p><p>四岁开始就感受到杀机,武则天六年杀了好多人。</p><p>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p><p>李隆基九岁的时候,武则天又杀李旦的妃子刘氏、德妃窦氏。</p><p>同时把李隆基的大哥李成器和恒王李成义降为郡王。</p><p>然后是唐中宗李显当皇帝,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联手给毒死了,还要收拾李旦一家,包括李隆基。</p><p>李隆基没办法,只好主动杀出去。</p><p>之后争皇位,太平公主也要偷摸动手,李隆基再杀。</p><p>从小到大,他一直处在紧张的环境中,杀!杀!杀!</p><p>在这么一番斗争下当上皇帝的李隆基却不再杀了,兄弟们都不杀。</p><p>毕构想着,决定陛下不一般,斗争多残酷啊。</p><p>同时认为陛下有点可怜,睡个觉都睡不好,只有在李家庄子才舒服。</p><p>“所以小易不是外相,他是……”</p><p>“东主,陛下喊你过去。”毕构正分析着的时候,车停了,管事在车外说。</p><p>“进宫了?”毕构纳闷。</p><p>“是遇到陛下的车,陛下出城了,咱们离城门口不到一里。”管事回答。</p><p>“啊!”毕构回过神,下车,跑到李隆基的车中。</p><p>“去庄子看过了?”李隆基亲自泡茶给毕构。</p><p>毕构双手接过:“好庄子,天下第一庄啊,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邻里和睦、庄户勤劳、东主心善。</p><p>另有百工之技,利民利己,助学推医、猪肥牛壮,积粮如簇、绢帛成仓、备械满库。</p><p>有颂书之声,亦存流水之音。其花也灿、其苗也安、其立为山、其动成潺。”</p><p>毕构这一顿夸呀,恨不能把李家庄子给顶天上去。</p><p>李隆基听着微微颔首:了,管事在车外说。</p><p>“进宫了?”毕构纳闷。</p><p>“是遇到陛下的车,陛下出城了,咱们离城门口不到一里。”管事回答。</p><p>“啊!”毕构回过神,下车,跑到李隆基的车中。</p><p>“去庄子看过了?”李隆基亲自泡茶给毕构。</p><p>毕构双手接过:“好庄子,天下第一庄啊,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邻里和睦、庄户勤劳、东主心善。</p><p>另有百工之技,利民利己,助学推医、猪肥牛壮,积粮如簇、绢帛成仓、备械满库。</p><p>有颂书之声,亦存流水之音。其花也灿、其苗也安、其立为山、其动成潺。”</p><p>毕构这一顿夸呀,恨不能把李家庄子给顶天上去。</p><p>李隆基听着微微颔首:“问策了?”</p><p>“问了,臣学到不少,于户部有利。”毕构说实话,跟李易聊天确实涨知识。</p><p>“额外问什么东西了吧?比如激将。”李隆基又问一句。</p><p>毕构擦汗:“陛下怎知?”</p><p>“他们一个个的整天就琢磨着为难朕的易弟,你去他们吃饭,他们必然出主意,或暗示你。”</p><p>李隆基忿忿道,一副朕的易弟还要面对那么多乱七糟的事情朕不满的样子。</p><p>“是,一不小心问出来。”毕构继续擦汗,同时鄙视姚崇等人。</p><p>你们太坏了,无怪乎与我饮酒的时候,一次次说李易有问必答,原来给我设套呢。</p><p>“他们就是闲的,朕的易弟不管问什么,保证给你一个好的答复,一次次的就不知道教训。”</p><p>李隆基根本没想过李易会被难住,他就是觉得宰相没有宰相的样子,闹心。</p><p>“陛下所言极是,李易问了就说,可管用了。”毕构嘴上说着,内心深处理解姚崇等人。</p><p>上瘾啊,平时有疑惑的事情,见到李易,问出来就行。</p><p>“毕卿问了何事?”李隆基找到关键点。</p><p>“臣与李易说起赚钱之事,然后……”毕构说过程,越说声音越小。</p><p>李隆基越听越无语,你这是问策吗?你分明是在刁难。</p><p>要不你进团儿吧?我大唐的巡查团需要你。</p><p>“就,就这个东西,给孩子们玩儿的。”</p><p>毕构心虚地说完,叫人拿过他车中放着的一套儿童万花尺。</p><p>“毕卿啊,门球和哗啦圈你都问了,一起拿来呀。</p><p>罢了,与你无缘,回头让兄长去取,卖了钱分易弟。</p><p>你回去在坊里卖吧,定然很有意思,大唐的商税要派人去盯好蓝田县。</p><p>若有纰漏,赶紧找朕的易弟商量,不可一意孤行,毕卿辛苦了。”</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